APP下载

中关村的变与不变

2018-03-31刘卓军

中关村 2018年2期
关键词:燕园清华园一条街

刘卓军

中关村首先是一个地名。新中国成立后,在1950年版的北京地图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关村的称呼。地理位置上与之关系最自然的当属由北京市海淀区行政管辖的中关村街道。该街道目前所覆盖的区域包括东至京包线,西至中关村大街,北至成府路,南至北三环西路。总面积6.23平方公里,辖30个社区。经过近70年的发展,中关村三个字已变得赫赫有名,享誉国内外。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与共和国同龄诞生的中国科学院,陆陆续续把在北京地区的大多数研究所落户到这个区域。毗邻这个区域的北部有清华园和燕园,它们分别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所在地,于是中关村、清华园和燕园一带自然发展成新中国最具实力最有影响力的科教中心。人杰地灵,中国近现代相当多的科学家从这里走出。与清华园和燕园相比,中关村由于不是校园故更开放一些;由于没有皇家园林的“血脉”故更市井一些。所以,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前后,与当时最新技术(产品)密切相关的电子一条街出现在了中关村而不是清华园和燕园。与城市中心区相比,这里相对安静,当时穿行过这里的公共汽车只有320、332和355等很少的几班。其中的320公交车还是为回应数学家陈景润在人代会上提出的问题而增开的。

改革开放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很多事情都在探索中前行。包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在内,其发展建设的初期不免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坚持的态度,没有面对问题的勇气并作出加以解决的安排,就没有中关村的今天。

在国家最高决策层的支持下,1988年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建立了;1999年在该开发试验区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2009年中关村科技园区进一步被国务院定位为中国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标是建设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从空间和政策区域上看,中关村园区已经形成一区十六园的格局,几乎遍布到了北京市的所有区域。

乘改革开放的大势,历经30年的洗礼,中关村园区已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楷模并让世界瞩目。中关村一词也已完成了由地理的概念到园区的概念到(科技和经济)创新的概念之蜕变。中关村一词已不再为海淀区乃至北京市所特有,她的辐射作用之大,已成为全国众多地区创新发展的标杆。

中关村不仅展示出了一种品牌价值,也代表了一种创业精神,还蕴涵了巨大的创新源泉。作为一种品牌,她是一种象征,需要呵护、需要发展、需要“持有者”努力为之继续增添价值。作为一种精神,她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力量,让人追随和向往。

狭义地讲,品牌主要是供社会识别之用。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比如,一个企业将某品牌在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注册登记后,即成为商标。所以,品牌的建立和商标的打造常常是相通的。如果一个品牌的指代物没有质量、不能获得认可和好评,这个品牌就没有了价值,就失去了意义。考察全国150个左右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不难看出中关村园区的整体实力和综合实力都堪称排头兵,而且中关村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因此,中关村起到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品牌。

如果说过去的30年,中关村(园区)发生了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的话,那么有一点却始终没有变,即中关村发展所依靠的根本动力源于“中关村精神”。这不仅仅包含着勇往直前、无惧挑战的创业干劲,也体现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市场的创新态度,更相伴于充盈着持续学习特征的制度和机制探索的尝试,还尊竖着勇于担当、崇尚服务的包容理念以及不重眼下而图长远的壮志胸怀。

当然,中关村精神是由具体的企业家、科学家、创业者、产品、企业、行业的鲜活事迹诠释的 -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视角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档案中检索出丰富多彩的相关内容,而且这些内容今后还将持续更新。

展望未来,中关村品牌的價值将更巨大,中关村精神的影响将更深远。

猜你喜欢

燕园清华园一条街
钱钟书清华园养猫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2021年河南省高考理科考得比较好的同学谈高中学习心得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情系燕园六十年》评介
红领巾一条街
燕园的山
从清华园走出的教育新产业——习冠创业导航仪
燕园思达通“燕园”猿声啼鸣创“平台”
燕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