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及心功能变化临床观察

2018-03-31孙秀红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9期
关键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

孙秀红

【摘要】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及心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情况。方法 将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作为临床探讨观察的对象,按照发病至到院溶栓治疗的时间进行分组,6 h内的视为溶栓1组(n=40例),6 h之后的视为溶栓2组(n=34例),临床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以及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疗后,观察统计溶栓1组的心电图ST段抬高情况低于溶栓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溶栓2组(P<0.05),但比较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另外,溶栓1组患者中的梗死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溶栓2组(P<0.05),而且比较两组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栓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尽早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及心功能指标,其临床应用价值颇高。

【关键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9..01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机体存在持久性及严重性的心肌缺血症状而使部分心肌發生急性坏死[1],为常见心血管疾病中的急重症之一。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不能够在发病6小时内及时采用溶栓治疗方法,则易引发一系列的严重心血管并发症事件,而且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其心功能也会严重受损[2]。但若能够在最佳治疗时间能及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则可帮助患者获得显著的疗效。现本文对比探讨了发病不同时间段到院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及心功能变化情况,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作为临床探讨观察的对象,按照发病至到院溶栓治疗的时间进行分组,6 h内的视为溶栓1组(n=40例),6 h之后的视为溶栓2组(n=34例)。两组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标准。溶栓1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2~75岁,平均(56.43±4.46)岁。溶栓2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42~74岁,平均(56.39±4.39)岁。上述两组临床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院后,立即对两组患者实施持续低流量吸氧及心电监护。溶栓治疗方法:静脉给予尿激酶150万U+生理盐水100 ml,滴注30 min,在静脉给药前5 min应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 mg,另再应用低分子肝素5000万U,2次/d,持续溶栓治疗5~7 d。

1.3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QTD测定

计算心电导联中的QTmax(最长的QT间期)及QTmin(最短的QT间期),并用心率进行校正。QTD=QTmax-QTmin(即QTmax/-QTmin/)。

经计算所得溶栓1组的QTD=(19.54±10.15)ms,溶栓2组的QTD=(31.21±21.4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电图及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同时临床观察发现,溶栓1组患者的心电图ST段抬高情况(0.14±0.04)低于溶栓2组(1.24±0.56),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4.13±5.31)%明显高于溶栓2组(41.44±7.46)%(P<0.05),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9.34±6.13)mm则与溶栓2组(50.05±5.8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梗死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溶栓1组患者中的梗死血管再通率94.59%(35/37)明显高于溶栓2组62.16%(23/37),并且比较两组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0%(0/37):8.11%(3/37);8.11%(3/37):29.73%(11/37)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坏死区会明显丧失收缩功能、心室壁发生局限性运动障碍、心室收缩不协调、心肌拉长变薄、心肌排血功能受到损害,使得QTD明显增大,进而导致心肌舒张功能也严重损害。目前,溶栓治疗属于一种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3]。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可促进急性梗死血管尽快再通,使得缺血心肌恢复再灌注,缩小其进行心肌梗死病灶范围,从而大大改善其心功能及预后。

上述研究结果已充分说明了若能够在发病6小时内积极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显著减小QTD,降低患者的高危性及难治性,非常利于恢复其心肌局部及整体功能,大大降低临床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溶栓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尽早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及心功能指标,其临床应用价值颇高。

参考文献

[1] 于振海,郭 峰.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心电图与心功能的变化分析[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5,4(3)59-60.

[2] 杜 林,伍 勇,李 伟.急性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心电图变化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J].《中外医疗》,2016,35(34):192-194.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的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D—二聚体在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研究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急诊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