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忍无可忍”形式意义源流考辩

2018-03-31张瑶

北方文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溯源成语

张瑶

摘要:关于成语“忍无可忍”的源流存在诸多争议。笔者认为“忍无可忍”形式源头来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缩略,意义源头不是“忍之无可忍”,还可向上追溯。此外,关于“忍不可忍”为何会嬗变成“忍无可忍”,本文会给出新的解析。

关键词:忍无可忍;成语;溯源;释义

成语“忍无可忍”,《当代汉语词典》:“忍受已达到极点,无法再忍受下去。”《现代汉语词典》:“要忍受也没法儿忍受,形容忍耐达到极限。”、《新华词典》:“再也不能忍受下去。”《多功能成语大词典》:“忍耐到了极点,无法再忍受。”如此可知,“忍无可忍”现今的意义和用法都无甚差别。但笔者所见多部辞书中,对其形式之源的追溯及意义的解释却颇具争议,值得我们重新讨论。

一、形式之源考察

(一)辞书所溯之源

1.源自“忍不可忍”,与汉译佛经有关。《佛教成语》:三国时代康僧会编译的《六度集经》第三章主张:“忍不可忍者,万福之原。”成语“忍无可忍”就是由此产生的。

2.或源自“忍不可忍”,来自中土文献,首见于《三国志·魏志·孙礼传。

①《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原或作“忍不可忍”,《三国志·孙礼传》:(孙礼)因涕泣横流。宣王(司马懿)曰:“且止,忍不可忍。宋·沈作喆《寓简》七:忍固难也,然忍其可忍者耳,司马懿所谓“且止,忍不可忍”,此最难也。明·袁宗道《白苏斋类集·二○·俭约》:若冯道居茅庵,卧一束薪,以忧归里,躬自樵爨,清苦极矣,若淡然无欲者。然而事四姓,奉十主,忍不可忍之辱,而不忍弃一官,又何也?”

②《汉语大词典》:忍受到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三国志·魏志·孙礼转》:“(孙礼)涕泣横流。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蔡东藩《唐史通俗演义》第六十回:“公主未免挟贵自尊,暧忍无可忍。”

③《汉语成语大词典》:《三国志·魏志·孙礼传》:“(孙礼)涕泣横流。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3.由汉译佛经的“忍不可忍”类推而成,源自“忍之无可忍”的省略。

高列过在《“忍不可忍”源流考辨》一文中认为,汉译佛经《六度集经》和中土文献《三国志·魏志·孙礼传》都不能作为“忍无可忍”的源头,“忍无可忍”应该由汉译佛经的“忍不可忍”类推而成,源自“忍之无可忍”的省略。

(二)形式之源再溯:源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简略

笔者认为,追溯“忍无可忍”的形式之源,以上书证都比较晚,最早的书证应该是《论语·八佾篇》中的:“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二、意义之源考察

(一)辞书所溯之源

1.源于佛经,原意为“能忍受不堪忍受的”

①《佛教成语》:《六度集经》共8卷,收录佛经91篇,其中有81篇讲述佛的本生。康僧会将它们汇编成集,按大乘佛教所说的“六度”分为6章,其中第三章为《忍辱度》,专门论述“忍”对于修行者的意义。“忍”,是“忍受”、“认可”的意思。《成唯识论》卷9里面说:“忍”包括“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等3种。《显扬圣教论》卷2里面说:“忍”以受害而“不愤”、受苦而“不乱”以及“正慧”为目的,其实质是“智慧”。但是,作为佛教普遍宣传的一种美德,“忍”的重心在于“耐怨害”和“安受苦”,所以叫做“忍辱”。《六度集經》第三章主张:“忍不可忍者,万福之原。”——能忍受不堪忍受的,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后福。成语“忍无可忍”就是由此产生的,意义由“能忍受不堪忍受的”变化为“要忍受也无法忍受”。由此可知,《佛教成语》认为,“忍无可忍”源于佛经理论教义,原意为“能忍受不堪忍受的。”

②译经中释义为“能忍受不堪忍受的”还有:(1)北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忍不可忍是真忍,忍者应忍是常忍,于羸弱者亦应忍,富贵强盛常谦忍,不可忍忍是名忍。”(2)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佛告诸沙门:‘……吾世世忍不可忍者,制意立行,故今得佛为三界尊。”“当忍不可忍,含忍为宝。”“夫为高士,当赦众愚,忍不可忍者,是乃为佛正真之大戒也。”

③从“忍辱”一词可给出辅证,也能看出佛家倡导“能忍受不堪忍受的”。《俗语佛源》:忍辱是大乘菩萨所修“六度”之一。《维摩诘经·佛国品》说:“忍辱是菩萨净土。”《法华经·序品》说:“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大集经》:“忍辱如大地”。此外,还有佛事之典“忍辱草”。《中国典故大辞典》:《涅槃经》卷二十七引《狮子吼菩萨》:“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则出醍醐。”雪山上有忍辱草,佛家取其义而教育弟子应能忍辱,便自成佛。后用来咏佛事之典。

2.源于中土,释义为“要忍受也无法忍受”

中土也是一个讲究“忍”的民族,如:(1)宋程颢《代富弼上神宗皇帝论永昭陵疏》:“且陛下不知则已,今既闻之,在常人之情,无可忍而不为之理,况陛下至仁大孝乎?”(2)明罗汝芳《近溪先生一贯编·心性上》:“曰:子之不肖,岀于天性,又止生一子,过责恐夭没,付之:于命可否?曰:父子主恩,决无可忍之心,亦无可弃之理,大凡天下鸟兽虫鱼皆可以感而移,况于人乎?但教亦多术,须悉心尽力,乃得奇中而妙运也。”此外,还有很多倡导“忍”的文献:《论语·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谋”、《荀子·效儒》:“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晋书·朱伺传》:“伺曰:‘两敌相对,惟当忍之;彼不能忍,我能忍,是以胜耳。”以及著名的“忍字百书”的典故,《中国典故大辞典》:《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北齐时,东安王高永乐诣宅慰抚旌表焉。隋开皇中,大使、邵阳公梁子恭亦亲慰抚,重表其门。贞观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赐以缣帛。”

3.高列过认为“忍无可忍”源于清末,释义为“要忍受也无法忍受”

(二)意义之源再溯

笔者认为,仅将“忍无可忍”溯源到清末,未免割裂了语言的连续性,因为语言是流动的。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相当数量的佛教成语在意义上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如(1)“大海捞针”,《佛教成语》:《法苑珠林》第31卷的《惭愧篇·引证部》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一针投海中,求之尚可得。”成语“大海捞针”就是由此产生的,原表示能够找到,后来意义发生了根本改变,用来形容极难找到,也用来比喻事情非常不好办,难以达到目的。(2)“惟我独尊”,《佛教成语》:根据大众补“超人间佛陀”、“超自然佛陀”的理论,《长阿含经·大本经》里面说: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右胁出世以后,没有人搀扶,就在地上走了七步,然后“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佛教神话的原意在于说明,释迦牟尼在万事万物中是最伟大的。佛教后来称释迦牟尼为“世尊”,就是“于是独尊”的意思。作为一条成语,“惟我独尊”的意义却大有变化,不是用来表现释迦牟尼的神圣、高妙,而是用來形容:极端自高自大,认为自己最了不起。(3)“敲骨吸髓”,源于佛经中“投身饲虎”的故事,原用来比喻舍身求道,后用来比喻十分残酷的剥削。同样的,“忍无可忍”意义之变化也是同理。

三、“忍无可忍”嬗变之原因

(一)形式之变:“忍无可忍”在形成的最初阶段,形式多变且不稳定。从最早的“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到“忍不可忍”、“忍之无可忍”、“无可忍”。在漫长语言交际过程中,最后才以四字格的形式被固定下来。

(二)意义之变:“忍无可忍”前后意义为何截然相反?成语如何释义,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忍不可忍”提倡“忍受不堪忍受的”,多见于清之前,而“忍无可忍”意在倡导奋起反抗,多见于清末,这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有关。整个封建社会生产力低下,天灾人祸,苦难不断,佛教倡导的“忍不可忍”给中土带来了解脱之道,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长治久安,也大为提倡。而到了清末,中国即将面对被瓜分的命运,人人自危,国人必须奋起反抗,“忍无可忍”才频繁出现。高列过给出的清末释义为“要忍受也忍受不了”的三则书证,张之洞的《熟权俄约利害折》以及梁启超的《光绪圣德记》,还有无名氏的《拒约奇谈》二(《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237)都和反对外国侵略有关。所以总的来说,“忍无可忍”成语的意义由“忍受不堪忍受的”变化为“要忍受也忍受不了”,是受特定历史环境的影响,因时代的不同而发生的嬗变。

注释:

《当代汉语词典》编委会:《当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9:122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商务印书馆,2013:1095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修订:《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826

《多功能成语大词典》编委会:《多功能成语大词典》.外文出版社,2011:829

朱瑞玟:《佛教成语》.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253

刘洁修:《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开明出版社,2009:866

《汉语大词典》编委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第2版上册第七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411

汉语大词典编辑处:《汉语成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646

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25

朱瑞玟:《佛教成语》.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253

吉迦夜共昙曜:杂宝藏经影印大正藏本第四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463

康僧会:六度集经影印大正藏本第三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6

康僧会:六度集经影印大正藏本第三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8

康僧会:六度集经影印大正藏本第三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27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俗语佛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37

辛夷、成志伟主编:《中国典故大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558

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中华书局,1981:534

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一一二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00

辛夷,成志伟主编:《中国典故大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558

朱瑞玟:《佛教成语》.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153

朱瑞玟:《佛教成语》.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63

朱瑞玟:《佛教成语》.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203

参考文献:

[1]梁晓虹.论佛教词语对汉语词汇宝库的扩充[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4):2.

[2]孙萌萌.四字格佛经成语的汉化研究[J].文学界(理论版),2012(12):4.

[3]宋贝贝.汉语成语的新义位成因[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3.

[4]高列过.中古汉译佛经比喻与三则成语溯源[J].西域研究,2009(04):1-3.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溯源成语
毛泽东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
“箪瓢陋巷”典故研究
“时务文体”溯源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