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2018-03-31张春芳

北方文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化

张春芳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也是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其任务是教好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语言要素,也包括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既然是语言教学,就必然会涉及到学习目的语一定的文化内容,也必定包括一定文化因素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文化教学在促进语言教学的同时,文化误解也会对语言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知道文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语言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任何人不管学习哪一门语言,除了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等语言要素外,还要知道和了解我们所学习目的语国家的人是如何看待周围事物和现实世界的,还要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等。要熟知他们是怎样用他们本国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习惯和行为,要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

语言和文化都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人们出生以后,通过一定的社会环境获得的。文化所具有的特点,语言也同样具备。于是,外国学习者要想熟练地掌握汉语,必须对中国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二)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语言,需要语言来帮助表达,如果文化的形成没有语言的记载,文化不可能历经千年不断,被完好地传承下来。因此,汉语学习者虽然是在学习汉语,但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中国的文化。

(三)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语言也会随之发展;语言在时代变迁中的进步,对文化的提升和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学习者不仅要学好语言,还要通过自身努力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正确理解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不能一味的只学习语言而忽略文化的重要性。当然,我们也要发展自己的文化,与时俱进。

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我们了解到,要学习和使用一种语言,还要了解和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文化越了解,对他们学习语言更有利。由此,我们可以把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运用到到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中。与其他外语教学如出一辙,对外汉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又肩负文化传播交流的伟大使命,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教学一定要包含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二、文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语言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因而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也包括一定的文化教学。我们针对外国人所进行的对外汉语教学内容都包含有文化的因素。因此对外汉语教学本身具有文化的性质,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对所教语言进行文化讲解,这也就成为对外汉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文化纷繁复杂,但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语言教学,所以文化教学不能代替语言教学,文化教学的内容应该根据语言教学的内容而确定。因此,怎样才能更好地对对外汉语文化进行有效的教学,是当前对外汉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重要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上,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定位存在偏误

文化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且文化教学也成为对外汉语教学语言要素的内容之一,但是现在很多人对文化教学的定位仍存在偏误。比如很多教材都是把文化要素作为“导入”和“引入”来进行教学的,给人一种感觉文化本不是目的语学习的一部分,而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语言额外加进来的。

(二)教学内容上,教师对学生文化背景缺乏了解,没有针对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也得到飞速发展,来华的外国留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他们来自世界各国,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的背景文化也就各种各样。比如,一个班级会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他们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会差别很大,如果教师不了解所教学生所在国家的文化背景,就会出现在教授某一个文化知识点时,学生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

(三)教材上,文化教材编写与其它民族文化缺乏沟通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文化背景的多样化和文化差异,在汉语学习中存在更复杂和深入的文化内容。因此,汉语教材的编写可能由于文化的不同而产生与其它民族不同看法,而我们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缺少与其他民族进行关于文化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从而不利于留学生对汉语的理解与学习。

(四)教学方法上,一些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薄弱

一些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汉语文言和俗语等语言问题,不能依据学生本国的背景文化,对其进行基于跨文化传播的文化翻译,因材施教进行跨文化教学,以至于课堂教学枯燥无聊、死板僵硬,学生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尤其是那些来自西方国家的留学生,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心里会对某些蕴含中國文化的特殊现象敷衍了事。

三、文化导入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留学生学习汉语知识,是有步骤、分阶段进行的,都是由浅入深、由难到易,认知水平也会随着汉语学习难度的加深而不断提高。所以,文化教学内容的导入也是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难到易、循序渐进地展开。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教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就应注重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如果汉语学习者只重视汉语语言的学习,而忽略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汉语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语言学习的进度也会放慢,也很难真正理解自己所学习的汉语内容,更不能进行有效的运用。

(二)适度性原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异。本民族的中国人所掌握的中华文化也只是九牛一毛,都不能百分之百确定能完全掌握,更不要说让外国人来学习这多样的中华文化了。而且文化教学大都是在语言教学的框架中出现的,是以导入的方式讲解的,并没有真正作为单独的教学内容,对其进行完整的介绍和讲解。这也并不能说明对外汉语教学,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文化教学,更不会以文化或者语言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只是对传统语言教学法的延伸、补充和发展。因此,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汉语教师一定要掌握适度性原则,让汉语学习者能根据自己的汉语掌握水平,来有效地学习中华文化,这样,文化教学才能更好地展开。

(三)针对性原则

由于汉语学习者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背景文化,所以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汉语教师在进行汉语教学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文化的学生进行讲授,对中华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也要因人而异。比如亚洲国家的留学生由于和中国属于同一个文化圈,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比较高;而欧美国家的学生由于和中国文化的巨大差异,对中华文化的接受程度较低。

四、文化导入的内容

根据文化导入的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文化导入的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一)习俗文化

习俗文化是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在其日常生活和交际中使用的风俗习惯,例如:中国人日常交际语用文化的正确使用,中国人喜欢的聊天话题、理解中国人使用的委婉语、中国日常生活中的社交习俗和礼仪等等。比如汉语中常说“说曹操曹操到”,意思是正在说一个人的时候,他就突然出现,很巧合。而对于那些不了解中华习俗文化的留学生来说,他们会理解成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曹操来了。再有,中国人比较谦虚,在受到别人的赞扬时常用“哪里哪里”来回答,“你穿这件连衣裙很漂亮——哪里哪里,随便穿穿”,经常让外国人莫名其妙,雨里雾里,还会让西方人觉得中国人虚伪。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才导致这样的误解。

(二)思维方式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从未中断,中国五千年文明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都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因此在价值观念上和西方文化的外国人存在很大差异,比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念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等。中国人在表达时间和地址的方式上习惯于从小到大,比如时间依次为年、月、日、时、分、秒,地址依次为国家、省、市、县、乡或镇、街道。汉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本国思维方式和目的语国家的不同,有助于学好汉语。

(三)历史文化

虽然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进入信息时代,但汉语中的许多成分其意义和中国历史仍有密切关系。如“状元”、“新郎”、“内人”、“四人帮”等词语,其意义的形成和文化的历史发展是分不开的。一些成语典故、警句格言以及熟语更是中华文化的历史结晶,汉语学习者也要对其了解。

(四)体态文化

体态文化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人的动作、手势、表情等非语言符号系统来表现的,体态文化对于交际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中国如果长辈伸手抚摸小孩子的头,表示喜欢和疼爱,而在泰国,抚摸小孩子的头却是大忌。由于这些体态语的不同,为了避免外国学习者和中国本族人出现矛盾,汉语教师在教授汉语时,也要对其进行讲解。

五、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一)教学内容

1.文化教学体现差异性和针对性

在文化课学习中,学校要让外国学生根据本国文化背景知识和自身兴趣来选择,这体现了差异性和针对性的文化教学,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例如,中国绘画追求“意境美”,而日本绘画讲究“幽玄美”,因此在讲授中国绘画美时,可以让“意境美”和“幽玄美”相比较进行讲解,更有利于留学生的理解。

2.交际文化课与专门文化课相结合

交际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重点,它的文化基础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日常交际和交流中的习俗文化。而专门文化课的基础是以精神和思维为中心的以文化教学,其目的是消除各国文化之间的隔膜,提高文化交际的能力。把以习俗文化为基础的交际文化课,与以精神和思维文化教学为基础的专门文化课相结合,取两者之长补其短,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教学。

(二)教材编写注重中外文化横向比较

西方的教材大都以横向为基础,而中国本土的文化教材是以纵向为编写方式的,所以中国的教材并不适合留学生。因此,我国应在横向比较了东西方文化基础,并全面了解了其文化差异之后,结合留学生本国文化背景编写适合留学生使用的教材。

(三)教学策略:分阶段教学

汉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其进行分阶段、有层次的文化教学,以适应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和现实需求。例如,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文化教学应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进入中级阶段后,教师要把、语言知识和文化内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讲解;进入高级阶段,汉语学习的难度加大,而文化教学难度也随之加大,可以开设文化专题讲座、综合文化课等方法进行教学。

文化教学过程中,要以书本讲授和课堂练习为主,讲练结合,有助于留学生系统的学习文化知识。

六、小结

综上所述,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进行汉语教学时也要适量、适度导入文化教学。随着最近几十年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在语言教学中文化的引入对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在世界各地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将汉语更好地推广下去是对外汉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如何教育出更高水平的外国学习者,也是当前对外汉语研究者所面临的难题。我们要正确使用民族优秀文化,借助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平台,将汉语推广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全靠文化来吸引学习者的兴趣,将文化与汉语学习相结合,让语言学习更具趣味性,更加生动有魅力。

参考文献:

[1]赵金铭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文化概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

[3]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商务印书馆,2006.

[4]王晓辉.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报,2010(10)26卷.

[5]马世才.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几点思考[D].西北民族学院,2002.

[6]( 美 )李又安.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D].马里兰大学,1980.

[7]袁新.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第1卷(2).

[8]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9]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10]鄶琳琳.浅谈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困境及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9.

[11]陈光磊.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7(1).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