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文学批评的新变

2018-03-31柳颖刘粲张军英马丁

北方文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学批评新媒体

柳颖 刘粲 张军英 马丁

摘要: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文学活动的动力来源,也是文学发展的引导性和建设性因素,推动文学创作的传播和接收,影响文学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在文学的整个发展进程中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发展迅猛的当代,文学批评虽然打破了传统的形式,但其自由、灵活、个性化的新变,仍然对当代文学创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文学批评;新变

文学批评从文学实践出发,同时,反作用于文学实践,是文学理论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文學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性作用。但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文学批评无论是在批评语言、批评手段、批评方式等各方面都较之传统文学批评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将传统文学批评与新媒体文学批评在各要素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文学批评在新媒体时代的一些变化,从而使文学批评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地起到引领和指导文学实践的作用。

一、传统文学批评的特征

第一,传统文学批评的主体是具有一定理论水准的文学评论家。这些批评家一般都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修养与理论背景,所以,他们往往是站在比作家更高的视点上去分析理解作品。在传统的文学作品大规模复制的时代,作者与读者是相互隔绝的,批评家反而能够通过对作品的细读,更加深入地认识作品,从而将作品更好地解读给读者,提高读者的文学理解能力。同时,批评家也能够将读者的反应与评价反馈给作者,可以说,传统文学批评家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中介。

第二,传统文学批评具有理论深厚、文学性凸显的特征。传统文学批评基于文学理论的基础,是一种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具有系统的文学批评方法。

第三,传统文学批评一般是以文本的形式见诸媒体的。传统文学批评以纸质文学评论学术期刊为阵地,发声于各类学术期刊的文学评论才被称之为正宗评论,而普通读者的评论仅仅叫读后感,由于传统文学评论在学术要求上的高标准,使得普通读者的评论不能登上评论界的大雅之堂,从而使传统评论成为阳春白雪,只能以学术评论文章类的文本形式见诸报端。

第四,传统文学批评是单方向的品评和鉴赏。鉴于传统文学批评的纸质化,使得阅读者只能被动接受,反馈渠道缺乏,从而使传统文学批评成为单向的评价,而不能随时接收反馈。

二、新媒体文学批评的特征

当今中国,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浪潮汹涌,现代传媒四通八达,各显神通,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大量信息。新媒体文学空前发展,文学作者不局限于投稿、上期刊,而是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技术媒介,将作品上传、发表。同样,新媒体的广阔性、开放性使得文学批评迎来了空前的自由。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终端设备,将个人评论发布出去,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学批评的阵地形成了挤压,但新媒体文学批评则由于其自身在批评标准、批评体系等方面的无序状态,无法担当起指导文学的重任,这与新媒体文学的繁荣景象是无法匹配的。想要规范,首先要了解其自身特征和变化。

第一,新媒体文学批评是一种个性化的批评。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使批评的“门槛”降低,任何读者都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文学批评的权威话语,实现了批评语言的多元化,广大草根阶级可以自由发表对作品的不同看法,带有强烈的个性化倾向。但由于大众评论的文学理论水平有限,这些评论仅仅代表个人观点,无法实现对作品在整体上的关照,从而降低了文学批评指导写作的功用。虽然,文学批评主体的界限被打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大众化、普及化,但由于过度随意,出现了很多水平极低的评论,这正是新媒体文学批评的优与劣。

第二,新媒体批评是一种互动性的批评。相比于传统文学批评的单向性,新媒体文学批评由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在线性”特征,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即实现了批评者和作者之间的零距离,出现了批评传播上的零时间。新媒体文学批评对于作品的评论从作品开始创作,在媒体上第一次发帖开始,就已经跟随作品的创作开始了,读者可以随时随地的关注作品,随着作品的发表进行即时评论,对作者创作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作者也可以在阅读了读者的评论帖子之后,采纳合理意见,进行即时的修改。作者和批评者可以随时交流感受,使得新媒体文学批评实现了即时互动,较之传统文学批评实现了时间、空间上的改变。

第三,新媒体文学批评形式多样,阵地多元化。由于新媒体自身形式的多样化,新媒体文学批评也随之突破了文本的局限,不仅限于纸质的形式,期刊的载体。新媒体批评可以在网络论坛,可以在手机微信朋友圈,可以是评论文章,也可以是简短几句感受,在形式上更加灵活,也更加便捷,简化了传统批评文章的审核过程,能够更加快捷地将批评话语传达给作者。

简而言之,文学批评在新媒体急速发展的今天,想要继续保持指导文学创作的使命,就需要积极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变化,积极地去融合,去借鉴,使网络、手机等电子平台成为批评家施展才华、表达思想的广阔阵地。

(作者单位:保定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文学批评新媒体
文学批评新生代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网络文学批评史的持论维度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文学批评史视野里的《摩罗诗力说》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