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权主义视角下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018-03-31孔伟

北方文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阿加莎克里斯蒂女权主义

孔伟

摘要:阿加莎·克里斯蒂是19世纪英国知名的女性作家。女权主义在20世纪日渐成熟,在19世纪,英国主流思想依然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观,但是在19世纪末孕育出了第一次与第二次女权运动,所以关于阿加莎是否具有在当时可以算是进步的女权思想,学者们争论不一。本文站在女权主义视角来分析阿加莎的作品,在众多女性形象中概括出了男女平等、男女平权、女性的独立与自由思想,论证了阿加莎个人的女权主义观点以及她为女权运动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关键词: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女权主义;女性形象;女性思想

对于阿加莎是否是女权主义者,学者们一直具有争论。一批学者认为阿加莎是一名女权主义者,因为在她的作品中不止一处的体现了女权主义观点,甚至阿加莎本身就是女权主义的发言人。“克里斯蒂在1920年发表她第一部小说《斯泰尔庄园奇案》后受到惩罚,20世纪是一段激烈的性别谈判时期。在法律上,1918年三十岁以上的妇女第一次获得了选票,1919年妇女允许获得职位,而当时议会撤销了阻止她们这样做的立法。1928年‘女性投票权允许女性与男性在同样的法定年龄条件下投票。中产阶级妇女的教育由此开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直专注于女性作为妻子与女儿在地位上与男性的平等与独立”(Merja Makinen,2006:4)

但是,阿加莎在她的作品中却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阿加莎认为女性的最终归宿依然是找一位男子幸福生活到老。这也是很多学者不同意阿加莎是一位女性主义者的主要原因。劳拉·汤普森在《英伦之谜:阿加莎·克里斯蒂传》里写道:“像她那样的女孩没有职业,她们有丈夫。”(劳拉·汤普森,2011:96)“她”在这里指的就是阿加莎,她们则是代表了19世纪的英国女性,她们认为婚姻就是女人的命运,她们不需要职业,只要有丈夫就可以了。

这两种观点都没有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阿加莎的作品中却是表达出了一些女权主义的思想,女权主义思想可以概括为男女平等、男女平权以及女性的独立与自由,女性争取自身与男性在社会地位上的平等同时,她们进一步追求在政治领域与经济领域的权利平等,在地位与权利达到平等之后继续追求作为独立性别所应该享受的自由,不受拘束。这三种观点在阿加莎的作品中有所体现。从这一角度出发,就可以从中得出阿加莎的女性观,笔者认为阿加莎虽不是典型的女权主义者,但她的女权主义思想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女权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阿加莎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

阿加莎向我们展现了女性拥有和男性一样的智慧与能力来独立的完成犯罪,她们聪明、果敢并且具有强大的野心。“以《无尽长夜》中的格里塔形象为例,我们看出阿加莎在对女性罪犯的刻画上与传统侦探小说家的不同,即将女性罪犯视为拥有同样犯罪动机和同等犯罪能力的‘正常罪犯。”(韩秀,2010)小说中的格里塔是一个非常具有野心的女人,她也非常聪明,亲自计划了犯罪的每一个环节。而里面的男主人公迈克则是沦为了助手,按照格里塔的精心布置谋杀了艾丽并夺取了她的全部财产,格里塔一直在幕后操纵这一切。

2013年一篇BBC America中的报道这样写道:“尽管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世界文坛上备受瞩目,但是她时常因为作品中陈腐的性别观念而饱受批评,但事实上,她与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传统展开了斗争,传统文学把眼光聚焦在男人身上,女性在其中只是不必要的存在,而阿加莎却把女性聪明而且贪婪的一面展现了出来。”①此外,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阿加莎描写了这样一群罪犯,他们之中有男有女,共同完成了一桩谋杀案。无论男女,他们在谋杀的水平和能力上都是相等的,这充分展示了阿加莎的男女平等观点。“阿加莎的女权观点在奥利弗的表述中凸显的尤为清楚,‘你们是男人奥利弗太太在麦金蒂夫人死去之后这样说道,‘如果现在女人成为苏格兰场的领导的话……在小说里,奥利弗太太这样抱怨道:‘男人们都如此迟钝不堪,我就能很快告诉你这件事到底是谁做的这些语句可能读起来并不是典型的女性主义,但是在當时这些句子已经出现在了出版的小说里,为人所共知。”②

阿加莎在《尼罗河上的惨案》中这样描写林内特·里奇维:“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他压低嗓门,继续说道:‘她获得百万财产,准备动用数万元在此地建一游泳池、意大利花园、舞厅,原有的房屋半数都要拆除重建……‘她会把钱带进本地,他的朋友说道,这是一个精神萎靡的瘦子,话语中充满羡慕与嫉妒。”(阿加莎·克里斯蒂,2006:5)这样的女性受害者,代表了不依靠男人,有自己独立经济权利的富家小姐们,这体现了阿加莎的另外一个女性主义思想,男女平权。

马普尔小姐作为女性侦探而独立于阿加莎其他的作品,这是非常具有女性主义精神的体现,在传统观念里面,侦探这一角色必然是男性的,他们冷静、刚毅、聪明甚至冷血,而马普尔小姐则是相反的,她羸弱、衰老、行动迟缓而且和蔼可亲,但是同样的,她也非常的敏感与细致,能够观察入微,从一些日常琐碎的小事之中发现事实的真相,她对案件的分析是从人性的角度,从我们日常生活的角度,在没有完全肯定的事实证据的前提下,挖掘出了真相。阿加莎笔下的侦探与福尔摩斯不同,他们都是依靠谈话甚至是直觉来断案,而其根源则是依赖于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人性的理解。在《藏书室女尸之谜》中马普尔小姐自己就说过:“我的侄子雷蒙德说(当然是开玩笑,而且非常友善)我的心像个污水坑。他说大多数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人都这样。而我只能说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人对人性懂得太多”。(阿加莎·克里斯蒂,2007:210-211)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借布克之口,阿加莎讲述了波洛的断案风格:“你只需要坐在那里,运用你脑中的灰色小细胞。”(Christie,1994:47)

《阳光下的罪恶》中,阿伦娜代表了女性在追求自己真爱的那一股勇气和执着,但是帕德里克从头到尾只是想要她的钱而已,于是他伙同自己的妻子上演了这一出不忠的戏码,和阿伦娜虚与委蛇,最后谋杀了她。这一悲剧性的结果出自女性对婚姻的背叛与不忠,结局固然令人惋惜,但矛盾也出现了,女性是否可以自由的追逐爱情?这一点在维尔蒂·亨特身上也能表现,在《复仇女神》里,维尔蒂在圣伊丽莎白教堂里遇到了年轻的麦克并与他相爱,但是这一幕刺激了克洛蒂尔德修女,克洛蒂尔德爱着维尔蒂,害怕维尔蒂离去而谋杀了她。同样是爱情,克洛蒂尔德的爱是自私的,是扭曲的,因此她受到了惩罚。维尔蒂则是一位美丽的善良的姑娘,她想要和麦克一起过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最终依然没能实现。从阿加莎不断对这种浪漫场景的描绘能够看出来阿加莎对于女性自由追逐爱情这种独立与自由的肯定,但是无论是阿伦娜、林内特还是维尔蒂的最初目的都是希望能够最终和心爱的人厮守一生,因此,阿加莎认为女性的最终归宿依旧是结婚,和自己的爱人共度一生。从这些女性形象中,我们得出阿加莎的女性主义思想,即:男女平等、男女平权、女性的独立与自由。

二、阿加莎个人的女性主义观

19世纪的英国还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就是在家里相夫教子,但是到了20世纪,英国迎来了女性主义的黄金时代,女性可以参与议会的投票并且拥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权利。(瞿世镜、任一鸣,2008:5-6)阿加莎对女权运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首先,她打破了侦探文学领域由男性主导的现状,1956年,她荣获“不列颠帝国勋章”和埃克塞特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71年,她又荣获女爵士封号。她因创作侦探小说的成就,被吸收为英国皇家文学会的会员,后被英国女王授予”侦探女王”的桂冠。③在玛丽女王的80岁生日的时候,她指名英国广播公司BBC播放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其次,阿加莎的女性主义思想被包含在了第一次女权运动之中并鼓舞了一大波女权主义者为争取自身的权利而奋斗。最后,阿加莎完善了女性主义思想,推动了男女平等、男女平权、女性的独立与自由等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

阿加莎可能不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女权主义者,但是她的作品中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想是不可否认的。阿加莎在她66本小说中尽管含有反对女性主义的成分,但是她依然尊重女性并且对女性抱有同情心。(Marty S.Knepper,1983)“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她的侦探小说中给我们呈现了这样的悖论:朴素的女性意识使她的创作有别于柯南道尔的男性文本模式,这尤其可以体现在侦探形象的塑造上;但根深蒂固的男权话语又使得阿加莎不自觉地以男性中心文化为标准塑造了大量扭曲的女性形象。”(鲁向黎,2006:36-38)“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她的偵探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中,打破了男性为中心的侦探形象,以女性的细腻和感性构造出全新的女性形象,呈现出了朴素的女性意识。然而,她没有摆脱时代给她带来的男性话语权的影响。在女性命运的安排上显露出男权意识下的规范和劝导。”(杨雪,2013:145-146)

阿加莎在自己的自传中也这样说道:“我考虑的事情仅有一桩——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阿加莎·克里斯蒂,2017:33)因此,阿加莎个人的女性主义观可以概括为:女人是具有欲望与智慧的独立个体,她们懂得去争取自己的幸福,但她们依然需要男人的支持,她们的成功或失败都离不开男性,女人最终的归宿依然是与自己心爱的男人结婚,共度余生。

三、阿加莎与女权运动

1792年,女作家玛丽·沃司通克拉夫特发表了著名的《女权辩》,提倡妇女应在教育、工作、政治诸方面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要求开发妇女智力,自强自立。英国妇女追求自身的权利与平等可谓历史悠久。曾担任《济贫法》监督的埃米林·潘克赫斯特夫人就说过:“我虽然参加过妇女选举权运动,但是我现在才开始认识到,妇女手握选票不仅仅是一项权利,还是一种迫切的需要。”(玛格丽特·沃特斯,2013:226-239)1919年,英国妇女获准参加选举,但是直到1928年3月,在保守党政府执政期间,她们才真正实现在选举权上的平等。

阿加莎的男女平等思想与当时英国社会的妇女运动思想不谋而合,她们同样的开始关注女性,开始为女性的平等而发声。在20世纪早期,妇女获得了法律上的平等与公民平等,这就为女权主义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一战的爆发使得大量的男性被送往战场,女性接替了男性从事工作,她们开始要求在薪资上与男性保持一致。此外,妇女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只是要求平等,还要有差异,即对女性的特殊需求提供帮助,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面向女性的杂志,弗吉尼亚·伍尔夫出版了《一件自己的房间》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开始探讨女性的生存与独立,深刻揭露和讽刺了英国剑桥大学对女性的歧视与不尊重,战后英国允许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一批知识型女性的出现为女权主义打开了新的大门。“继伍尔夫之后,英国当代文坛上又涌现出不少出色的女作家,她们在创作中表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以较强的女性自我意识来创作女性题材作品,另一倾向则是回避女性自我意识,以非性别化的作家身份来表现大千世界整体。”(瞿世镜、任一鸣,2008:139)

四、结语

通过研究阿加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发现阿加莎的女性主义思想。阿加莎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止一次的体现了自己对女性的看法。无论是聪明,有野心的女性罪犯,还是善良纯洁的女性受害者,抑或是机智,敏感的女性侦探,阿加莎在她的作品中宣扬了男女平等的进步思想,同时可以从这些思想中概括出她个人的女性主义观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而推导出阿加莎对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的推动作用,阿加莎是进步的,同时也是保守的,但是她的思想直到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依然鼓舞了大多数女权主义者为了自身的权利与地位而努力斗争。

注释:

①http://www.bbcamerica.com/anglophenia/2015/09/agatha-christie-four-heroines-that-make-her-an-unlikely-feminist-icon.

②同上

③https://baike.baidu.com/item/阿加莎·克里斯蒂/977941? fr=aladdin&fromid;=9297903&fromtitle;=阿加莎克里斯蒂

参考文献:

[1]Merja Makinen.Agatha Christie: Investigating Femininity[M].UK: Palgrave Macmillan,2006: 4.

[2]劳拉·汤普森.翻译:妖翠丽、姬登杰.英伦之谜:阿加莎·克里斯蒂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96.

[3]韩秀.阿加莎·克里斯蒂矛盾的女性主义观点—以《无尽长夜》为例[J].学理论,2010(11): 149-150+280.

[4]阿加莎·克里斯蒂.翻译:宫英海.尼罗河上的惨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

[5]阿加莎·克里斯蒂.翻译:任林静.藏书室女尸之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210-211.

[6]Agatha Christie.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4: 47.

[7]瞿世镜,任一鸣.当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5-6,139.

[8]Marty S.Knepper.Agatha Christie—Feminist[J].Armchair Detective.1983(16): 4

[9]鲁向黎.女性意识的自我悖谬[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4):36-38.

[10]杨雪.《尼罗河惨案》中矛盾的女性观[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10): 145-146.

[11]阿加莎·克里斯蒂.翻译:王霖.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 33.

[12]玛格丽特·沃特斯.翻译:朱刚、麻晓蓉.女权主义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26-239.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阿加莎克里斯蒂女权主义
好好活着
好好活着
克里斯蒂亚诺·阿蒙:拥抱5G时代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可敬的夫人》的后现代女权主义角度解读
浅析女权主义的兴起
门罗作品《逃离》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
全球视野中的克里斯蒂娃研究——第二届克里斯蒂娃研究会国际研讨会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