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臧克家诗歌特色

2018-03-31金周详

北方文学 2018年6期

金周详

摘要:臧克家对艺术有着执着追求。他既取法于外,融汇了象征通感手法,在诗中加入叙事戏剧元素;又承继传统,注重押韵,讲究炼字,活用古典诗歌语言。而身处乱世、民生凋零,左翼的文艺思想让他植根民间,发扬现实主义精神。因此他的诗呈现出融贯古今,学贯中外风貌。

关键词:取法于外;民间意识;承继传统

臧克家在创作中汲取了各大流派特点,在语言、形式、意象等方面深耕挖掘,使诗歌更具诗性但又贴近乡土中国。而不应将之简单归于左翼诗人特点。这丰富性背后是臧克家对中外诗学资源的汲取,对现代文艺思想接纳密和个人经历不可分。

一、取法于外

臧克家一直被认为与中国传统诗学有着密切联系,是一位有着古典主义倾向诗人。但是对外来诗学的涉猎,让他对雪莱,莎士比亚,托马斯.格雷留下深刻印象。在潜移默化中,西方诗歌的表现技巧融入了他的诗歌中。

首先是象征、通感手法的运用。他没有采用当时中国诗歌会盛行的战斗口号式写法。为了增加诗的艺术美感和诗韵,他喜用暗示替代说明,但又褪去苦涩,包含更广阔的天地。比如他的成名作《老马》。臧克家勾勒出一个古老民族的底层人民的群体像。勤恳劳作,忍辱负重,无论多大灾难都压不垮他们脊梁。“总得叫大车装个够,他横竖不说一句话。”[1]只知奋力前行。其次还有对通感手法使用。它往往让视听、嗅、触等不同感官之间相互沟通,让联系更为新奇。比如在《春鸟》中,它把属于听觉的声音比作可以看到的“像煞黑天上的星星”,却又能听出它的“灿烂”声响,而又把这音乐比作“像若干只女神的手,一齐按着生命的键。”[2]这样大幅度联想比喻使不同类型的意象相互联系,大大提高诗的表现力。

其次,在诗中加入了叙事和戏剧元素,但又保证了诗的特性。他的诗集《烙印》很多都是叙事性和画面感结合,它们生动却又具有诗的意味避免了概念化。比如《贩鱼郎》。虽然生意兴隆让他卖光了所有鱼。但是“人们提着鱼散了阵把他剩给了黄昏两只空诳朝他看”可是他没有喜悦感,想到“天大的情面借来的本钱,末了赚回了不够一半。”[3]他心中只有无比的苦涩。相似诗篇还有《老头儿》、《当炉女》等。没有离奇情节,也没有怒号式的控诉,但是简单的将事情勾勒已将所有感情传达。在《老哥哥》中,又创造性加入了戏剧中的对话和旁白,以两句对话作为一组,后加一行括号的旁白,这可以看做英语诗的某种变体。诗中善良孩子改变不了老人境遇。这不过是三十年前老一辈地主的重演,老人麻木的唇舌吐不出復仇的弹丸。这样一组诗剧,证明了语言动作性,诗的可读性。

最后,部分诗在情感上与存在主义的相近。的确,臧克家没有亲口确认是否受过存在主义思潮影响。但是他的部分诗篇的哲理意蕴却和存在主义不谋而合。在《生活》中,除了直言苦难与挫折是生活的常态。“过去可喜的一件件,(说不清是真还是幻)是一道残虹染在西天记来全是黑影一片,惟有这是真实,为了生活的挣扎,留在你心上的痛”[4]他更希望是直面苦难,在忧患丛生社会,其寄望虚幻不如“拼命的来个痛快”,纵然会“累得你周身的汗毛都撑着汗珠”也能体会到生活的真味”[5]。忧患感中孕育着生命力,苦斗和倔强中积聚着转变的契机,这是诗人要表述的另一个母题。

二、身处乱世

民间意识是臧克家的重要特点。臧克家出身地主家庭,但他从小和家里的帮工相处,对他们遭受的苦难感同深受。长大后,山河破碎,“我们的时代已在暴风雨里,经济破产使得都市动摇,乡村崩溃”[6]这让有着时代责任感的他迫切想拿起手中笔去反映现实。民间成为了精神和生命的滋养,也成为了他实现生命自身价值所在。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上,虽然臧克家对中国诗歌会口号化、概念化持批评意见,但是它们对反映现实的强调,对人民作为主人公的推崇和诗歌大众化的倡导都给臧克家产生了影响,臧克家将其融入到了他的创作中,而且成为重要一部分。

民间意识决定了他的视角是向下的。臧克家描绘的是底层民众的众生相,没有高亢激越的格调,也没有政治意识的图解。臧克家就用最朴实的笔调写他们在生活压迫下迸发出的生命韧性。《炭鬼》写的是矿井工。这是一个“鬼都望着害怕的黑井筒”[7],地下水,瓦斯的爆炸没有吓退他们。即使生命终止但妻子生活或许有那份抚恤而更好吧。《神女》在觥筹交错中看似风光。她们用美妙的歌喉、巧妙的舌头无声的眼波与客人们尽情欢笑,冷暖自知。另外还有丈夫贫病而逝,抛下身边孩子独自承担生活重担的《当炉女》;有在大雨磅礴之夜,冒着寒风默默等着客人的《洋车夫》;有勤勤恳恳为主人家劳作一辈子,老来被扫地出门的《老哥哥》。臧克家在用他的笔,奏响了生命的悲歌,也敲响了旧时代行将崩溃的丧钟。

现实主义倾向让他追求细节真实,语言质朴。细节真实就是犹如小说中对场景,对动作的如实描绘。同时注意一定的形象化。比如《当炉女》中“白绒绳拖在散乱的发上”[8]简单的截取就有丰富的意象。白绒绳暗示丈夫刚过世,“拖”而不是“扎”显示主人公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装扮自己。这与后面的散乱的头发一起告诉我们主人公既为丈夫去世而悲痛憔悴又有濒临穷困潦倒的危险。眼盯住而不是看着,因为她看见自己儿子在地上哭很焦急,情感更激烈。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终究放弃,把对孩子的爱对生活的恨都转化到工作中去。她肩负着一家的希望,她绝不能倒下,“果敢咬住牙根”刻画出她的坚韧还有力不从心。同时臧克家对某些意象和诗句口语化更贴近生活《难民》中“日头坠在鸟巢里。”用日头,是因为它比太阳更符合难民的生活语境。而且日头给读者感觉更有重量感,它与“坠”搭配更贴切。还有《老头儿》中“他口里一劲的唧哝。”[9]用“唧哝”相比一般性的“抱怨”他更能刻画老头儿的喋喋不休,更能传达出老头儿心里的愤懑。可见臧克家对口语使用是以艺术作考量,保证诗歌自身的韵味。

臧克家之所以称为“农民诗人”是因为他始终以平等姿态真挚感情抒写他们生活的悲歌。他身上兼济天下的儒家精神延续,又有“以民为主”大众情怀。因此同样写人力车夫,臧克家的《洋车夫》虽然情感较为内敛,但却没有胡适《人力车夫》的淡淡隔膜。他的人物诗写难民、写渔翁等着眼是群体。《忧患》、《希望》等抒情诗也没有自我情绪的伤春悲秋,有的是为一个“大我”的关照。他深深根植于他的土地,他诗句的每一个话语是他亲身经历的体会,是是对人民的爱意。这也是他相比同时代悬在“半空”的中国诗歌会艺术成就更高更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承继传统

臧克家有深厚的古典文化素养。他小时候的私塾教育经历让他对古文古詩信手拈来,后来师从闻一多,闻一多汲取古典诗学资源,提出的“三美”为臧克家所欣赏。因此臧克家的很多新诗在形式和意境上与中国古典诗歌相通,实现了新诗对民族性的认同。

在形式上首先注重押韵。押韵是中国古诗最重要特点,当初胡适的以我手写我口主张,打破诗歌的韵律走出了白话诗的关键一步。但是这也造成诗歌诗意的缺乏,诗歌与散文界限过于模糊的诸多缺点。为此闻一多提出了音乐美的主张。臧克家在诗集《烙印》中就有诸多的遵循实践。著名诗篇《老马》就押ABAB式的隔韵。比如够(gou)扣(kou)、话(hua)和下(xia)等。《当炉女》则全篇押ang韵。有的诗篇没有整首押韵,但也会在某一节某几句押韵。比如《万国公墓》“头顶的春鸟叫得多好(hao),再也不能引逗你们笑(xiao),月下的秋虫叫得多悲(bei),也不能催落你们的泪(lei)”[10]。这样的押韵让诗歌具有了声韵之美,帮助诗情的传达。臧克家诗也大体注重诗行的排列。比如《洋车夫》、《炭鬼》等都每节四行,每行字数大体相近。有人曾做过统计,臧克家《烙印》的45%诗是以四行为一节从这比重可以看出臧克家对诗行外在形式的注重。

在诗歌语言上,臧克家会根据语境的需要,大胆引用古典诗词的语句入诗。比如《李大钊》“天苍苍,水茫茫,身后撇下太平洋”[11]。而更多时候他会把古代诗歌语句稍稍变形,创意般进行翻新。比如长诗《运河》中“南国的荔枝带着绿叶,/一阵轻风吹到了宫掖,/得宠的御女满口香甜,/谁说天涯不就在眼前”[12]就来自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翻版。

更多时候臧克家会承继古人的炼字传统。比如在诗集《烙印》序中,闻一多就把臧克家和孟郊相比较。并直言“如果跟着孟郊的指示走去,准没有错。”[13]与炼字一起的是臧克家对古典诗情的营造。比如他的名作《难民》“日头堕到鸟巢里/黄昏还没溶进归鸦的翅膀/陌生的道路,无归宿的薄暮/把这群人度到这座古镇上”[14]。这里面“黄昏”、“归鸦”、“薄暮”等皆是古典常用意象,萌发古人的羁旅之思,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悲凉的画面。而“溶”一字是动词,写出了夕阳西下,霞光落山的动态。归鸦不停扇动翅膀显出它们的急切,夕阳仿佛是对它们归巢的呼唤。这由鸦及人的内在对比,显示他们漂泊在外的内心凄苦。

或许有人批评臧克家的部分诗的古典化倾向,但是中国诗歌千年传承,它的审美方式,意象造句都是一笔丰富财富。新诗为了与传统诗歌划清界限,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使诗歌肤浅轻飘并不值得提倡。臧克家既能师法于外又能向古典诗歌汲取资源恰恰显示了他目光的远见。而根植民间关注民众,把握时代前进方向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化人在家国存亡之际、乾坤颠倒之时的担当。

参考文献:

[1]臧克家.臧克家诗选新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18.

[2]同上,第218页.

[3]同上,第17页.

[4]同上,第35页.

[5]同上,第11页.

[6]臧克家.新诗答问.臧克家全集第3卷[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25.

[7]同上,第19页.

[8]同上,第24页.

[9]臧克家.臧克家诗选新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14.

[10]同上,.第26页.

[11]同上,第79页.

[12]同上,第59页.

[13]臧克家.臧克家诗选新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

[14]同上,第8页.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