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专题

2018-03-31主持人王雪梅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多语种外语教学外语

(主持人:王雪梅)

主持人按语: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如何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与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如何切实做到“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引发学界热议,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势在必行。大学外语教学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素之一,其创新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鉴此,有必要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地域与学校优势,探索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目标、课程、教法、师资等问题。就改革目标而言,传统的“专业+英语”人才培养理念需要进一步拓展为多语种人才培养。2018年9月,教育部专门召开加强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工作会议,探索如何培养更多“一精多会”(精一门外语、会多门外语)、“一专多能”(懂专业,能多语种沟通写作)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各试点院校包括综合类、外语类、理工类、财经类等。可见各院校有必要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外事、外贸经济、教育文化等需求,进一步彰显特色,打造不同类型的复合型人才。就课程设置而言,国际化、模块化、层级化已成为必然趋势,需提高课程的国际前沿性,建构专门用途外语、学术外语、跨文化沟通、跨学科领域知识等不同课程模块,落实课程分级建设。同时丰富拓展慕课、微视频、Spoc等立体化教学资源。此外,为缩小区域、院校差异,有必要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优质外语教学资源共享。就教学方法而言,需将个性化、泛在化、智能化等理念融入教学各环节中,在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模式,将线上线下、第一课堂与第二、第三课堂相结合,营造学习空间,提高教学质量。就师资队伍而言,各院校除了有针对性地引进海内外优质人才,鼓励海外访学之外,还应根据教师个人学术特点和专业发展需求,借助教师发展中心、学术共同体等平台,对新手、熟手和专家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其学术转型和调整,提升其教学专长和认同感。

本期专栏推出三篇论文,分别涉及大学教师、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等层面。其中第一篇运用问卷与访谈,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TPACK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第二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案例,探讨了英语全能提高型教学体系。第三篇运用实验法,研究了非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课堂的互动技能培训对小组互动质量的影响。其中既有宏观思考,也有微观实证;既有质化研究,也有量化和混合研究;既有国际视野,也有本土构念。相信对一线教师、研究者和教学管理者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多语种外语教学外语
语联世界,言通天下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多语种《中级军事汉语》教材的编写思路与指导思想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北美“新清史”研究的基石何在——是多语种史料考辨互证的实证学术还是意识形态化的应时之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