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赣州市低质低效林改造现状与对策

2018-03-31王桥刘洪斌

防护林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低质赣州赣州市

王桥,刘洪斌

(1.江西省赣州市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江西 赣州 341000;2. 江西省龙南县林业局龙南镇林业工作站,江西 赣州 341700)

1 现有低质低效林面积

低质低效林是指受人为因素的直接作用或诱导自然因素的影响,林分结构和稳定性失调,林木生长发育衰竭,系统功能退化或丧失,导致森林生态功能、林产品产量或生物量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相同林分平均水平的林分总称[1]。根据《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 1690-2007)之低效林评判标准,结合《江西省低产低效林改造规划(2014-2020年)》和《江西省2013年森林资源补充调查成果资料》,将赣州全市低质低效林划分为16个类型,合计106.20万hm2,其中,乔木低质低效林88.09万 hm2 [2]。本文所述低质低效林仅指乔木低质低效林。

2 低质低效林改造概况

赣州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市委市政府全面谋划和部署生态屏障建设工作,低质低效林改造得以空前重视。2014年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低质低效林改造试点工作,建成41个市、县两级林业局领导示范点,改造面积1 400 hm2,由此撬动全市筹措改造资金1 143万元,辐射改造低质低效林3.03万hm2[3];2015年,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低质低效林改造 提升森林质量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基本原则,确定了改造对象、实施重点和改造方式,制订了保障措施,全市低质低效林改造工作全面推进;2016年,李克强总理考察赣州,对赣州市开展低质低效林改造给予明确支持,并做出重要指示。为贯彻总理指示精神,全面、重点、有序、科学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工作,赣州市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市低质低效林现状进行了补充调查,编制了《江西省赣州市低质低效林改造规划》(下称《规划》),规划用10年时间改造低质低效林66.67万hm2,同年,中共赣州市委办公厅、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赣州市2016-2017年度低质低效林改造实施方案》,明确2017年度全市完成以马尾松为主的低质低效林改造任务4万hm2。经第三方机构核实结果表明,2017年度,全市实际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面积4.55万hm2,占计划任务的113.7%。

3 问题与对策

经领导示范点建设、2015—2016年小规模实施和2017年度全面铺开,赣州低质低效林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面、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通过实践,丰富了实用技术,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目前,赣州低质低效林改造尚处于建设初期,完成量还不到规划任务的10%,后期任务相当艰巨,对当前存在及今后可能出现的政策宣传、树种选择、作业设计等影响实施进程和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应事先做好预案,把握主动权,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为如期实现《规划》目标铺平道路。

3.1 多数农户对低改政策不理解、不配合,应加大宣传和政策引导力度

相比国有林地,集体山林经营管理更加粗放,是低质低效林的主要分布区和实施改造的主战场,而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后,大部分集体山林已分山到户,林农拥有广泛的自主经营权,对其山林实施林分改造,更需要农户的参与和配合,而实施《规划》中的低质低效林改造是以公益性为主、经济性为辅,农户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配合尤显重要。因此,(1)要认真研究制定宣传计划,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宣传低质低效林改造的必要性、紧迫性和生态共享理念,从思想认识上激发农户的主动性;(2)要整合相关涉农涉林资金,研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充分调动农户的能动性;(3)要契合林农需求,合理搭配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生态与经济相兼顾,提高农户的积极性;(4)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活林地经营权,推动林地合理流转,建立健全新型林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低质低效林改造,并确保其合法权益。

3.2 部分低改林地布局散乱,应坚持相对集中的布局原则

要根据群众意愿、生态区位、示范宣传效应等综合因素,统一规划、规模布局,优先选择:(1)群众积极性高、贫困农户较为集中的低质低效林地;(2)生态区位重要且相对集中的区域,如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脆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饮用水源地、城镇屏障防护林等;(3)宣传示范效果好的地段,如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等通道沿线,城区、乡镇、村庄周边,人口较为集中的林区等;(4)连片遭受松材线虫病、黄龙病等严重病虫危害及火灾、冰冻等自然灾害地区。

3.3 个别地方树种选择较单调,应多角度综合考虑慎选造林树种

有些县(市)大规模设计枫香、木荷两树种,林农难以接受,个别小班地块仅安排1~2个树种,综合效益难以发挥。建议在适地适树前提下坚持以下原则选择树种:(1)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慎用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树种;(2)与林业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相结合,优先使用群众喜欢、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如南酸枣、红锥、黄檀、花榈木、观光木、银杏、杨梅、柿树、板栗等;(3)与乡村振兴、乡村风景林建设相结合,优先使用具有地域特色、景观效果好的树种,如火力楠、山乌桕、山樱花、楠木、马褂木、黄栀子、梅花、含笑、山茶等;(4)与森林防火林带建设相结合,提升防火功能,如火力楠、米老排、樟树、油茶等。总之,在生态效益优先的同时,造林树种应多样化并充分兼顾社会、经济和景观效益。

3.4 作业设计精准度不够,亟须提高作业设计的可操作性

综观各地低改作业设计,普遍存在基础调查资料不翔实、作业设计与规划文本内容雷同、技术设计模糊笼统、设计目标图意不清等问题,致总体操作性不强。作业设计是项目施工的规范性文件,编制项目作业设计首先应详细调查小班立地因子、林分因子、经济社会因子等,并要求现场初步设计造林树种及相关技术措施,以体现区域特点、树种特性及改造目的等;其次,技术设计应分别改造类型细化所有工序的施工操作节点、方法、质量要求,并设计相应的施工模式图,同时,还应根据小班的立地条件、林分状况和经营目的,在作业设计表(图)备注说明各小班的树种混交方式与栽植位置、苗木类型(裸根苗、容器苗、土球苗)与规格要求、抚育施肥次数与数量等关键技术措施,只有将技术措施具体深化到了小班,作业设计才具有可操作性。

3.5 谨防重走“重造轻管”老路,切实加强后期抚育

低质低效林地普遍土壤瘠薄、肥力较低,后期若不加强松土施肥、除草砍杂等抚育管理,势必沦为新的低质低效林。为避免重造轻管,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作业设计必须设计当年抚育及幼林抚育措施,造林后必须连续抚育3年以上,并加大后续抚育资金投入;除核实面积、成活率等通用验收标准外,将幼林生长量增列为验收合格的约束性指标,间接考核施工方有关苗木、施肥、抚育等质量保障水平;改变造林当年兑付资金占大头的习惯做法,提高后期资金支付比例;加强监管,将施工监理责任期限顺延至整个建设期,避免后续抚育监理缺位。

猜你喜欢

低质赣州赣州市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赣州城市中央公园
想离离不了,想过过不好——低质婚姻面面观
启航
走出“低质婚姻”的雾霾
江西赣州市老年大学校歌
赣州就业扶贫“251”模式成榜样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不同类型低质林生物多样性的综合评价
赣州市通联站站长——钟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