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汉名碑注译
——开通褒斜道刻石

2018-03-31滕西奇

老年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广汉刻石永平

□ 滕西奇

【概 述】

《开通褒斜道刻石》于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被南郑令临淄晏袤发现。他用楷书刻《释文》于其旁,后面又用隶书写了一段说明性文字。刻石共有三段:前段宽107厘米,高80厘米,为刻石正文,隶书16行,每行5至11字不等,共159字,现存123字(包括模糊不清者3字)。(见图4-1)从晏袤的《释文》可知,末尾缺损36字。中段宽149厘米,高103厘米,系晏袤楷书《释文》。后段宽182厘米,高125厘米,系晏袤隶书说明性文字。刻石因其所处地势偏僻,又被苔藓所掩,遂沉睡山中,六百多年不被人知,直到被清代毕沅重新发现才得以重见天日。1970年,因修褒河水库将此石并其它刻石移至汉中市博物馆。

毕沅认为《开通褒斜道刻石》书法价值甚高:“书法古茂雄深,东京隶书传于今者,《三老讳字忌日记》之后,以此为最先焉。”其书法用笔浑朴苍劲,隶书标志性的蚕头燕尾特征并不突出,线条瘦劲,力含于内,静中寓动,有质朴高古之美。结体别致,气势开张,雄伟中稚趣横生。布白充实茂密,但毫无壅塞之嫌。风格古朴稚拙,体现出早期隶书的典型形态。书写方式上多用篆法,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称其“以篆笔作隶者”。方朔在《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中评道:“以篆为隶,亦由篆变隶之日,浑朴苍劲……”翁方纲在《两汉金石记》中说:“其字画古劲,因石之势,而纵横长斜,纯以天机行之,此实未加波法之汉隶也。”杨守敬在《平碑记》中更是称赞有加:“按其字体,长短广狭,参差不齐,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摹拟,此之谓神品。”(见图4-2)

总之,《开通褒斜道刻石》书法质朴率真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内涵,为此,当今爱好隶书者不得不对其加以关注。

图4-1

【碑 文】

说明:□,表示残缺字;( ),表示残缺字据文意补之;〔 〕,表示异体字以现代规范写法改之。

永平六年〔1〕,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2〕,开通褒余道〔3〕。太守钜鹿君〔4〕,部掾冶级王弘〔5〕,史荀茂〔6〕、张宇、韩岑弟典力乍〔7〕,太守丞广汉杨显将相用□〔8〕。始作桥格六百卅三(间)〔9〕,大桥五,为道二百五十八里,邮亭驿置徒司空〔10〕,褒中县官寺并六十四所〔11〕。〔最〕凡用功七十六万六千八百〔馀〕人〔12〕,〔瓦〕卅六万九千八百八(器,用钱百四十九万九千四百余,斛粟□□□□。九年四月成就〔13〕。益州□东至京师〔14〕,去就安稳〔15〕。)

【注 释】

〔1〕永平六年: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六年。这是开工时间,不是刻石时间。

〔2〕“汉中郡”句:汉中郡奉诏接受广汉郡、蜀郡、巴郡徒隶二千六百九十人。据《后汉书·郡国志》载,益州刺史部有汉中郡、广汉郡、蜀郡、巴郡,治所在南郑。汉中郡:郡名,秦惠文王置,汉仍之,辖南郑、成固等九城,属益州刺史部,治所南郑。广汉:郡名,汉高祖六年分巴、蜀二郡置。蜀郡:秦灭古蜀国治,汉因之。唐至德二年改为成都府,以至清,治所在成都。巴郡:郡名,周巴子国地,秦惠文王灭巴置巴郡,汉晋沿置。受:接受。徒:徒隶,服劳役的罪犯。

〔3〕褒余道:即褒斜道,在陕西省褒城县(今勉县)境内。余:斜。《石门颂》有“余谷之川”句。“斜”,也作“余”。

〔5〕部掾冶级王弘:部掾:部属官员。冶级:可作两种理解:一为官职名称,古有冶监,为管理冶铸之官。二是地名,汉碑中人名前往往有其人籍贯,但冶级是否为王弘的籍贯不可查。

〔6〕史:史官,主管文书、典籍的低级官员。史的官阶低于掾。

〔7〕弟典力乍:弟:可有二解:一为等;二为次第,次序。典力乍:负责组织此项工程的具体施工。典:主管、负责。力乍:功作。

〔8〕太守丞广汉杨显将相用□:郡丞广汉人杨显,字将相。主宰工程。丞:各级官署的佐官。汉制,每郡置太守一人,丞一人。太守丞是太守的助理(副手),为佐吏之首。广汉:杨显的籍贯。将相:似为杨显的字。晏袤释为“将陨”,不确。晏氏此处的断句也不妥。用:主宰,负责。

〔9〕始:治理。桥格:高阁,栈道,阁道。格:同“阁”。《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凿山通道,造作桥阁。”(间):据文意补之。

〔10〕邮亭驿:驿馆,递送文书投止之所。《后汉书·舆服志》:“三十里设置一邮驿。”步递曰邮,马递曰驿。置徒:设置供役使的徒隶。司空:负责水土营造工程之官员。

〔11〕褒中县:褒城县,属汉中郡,故城在今陕西省勉县东北。官寺:官署,官舍。《史晨碑》中有“空府竭寺”句。

〔12〕〔最〕凡:总计,总共。“最”与“凡”意同。

〔13〕九年四月成就:永平九年四月完工。刻石时间当在此时或稍后一段时间。

〔14〕益州:州名,汉武帝时置。为当时十三州刺史部之一。京师:京城,首都。

图4-2

〔15〕(器……去就安稳):括号内文字据晏袤《释文》补之。

【译 文】

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六年(公元63年),汉中郡奉诏书接受广汉郡、蜀郡、巴郡徒隶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谷通道。汉中太守钜鹿人君,派遣部属冶监王弘,史官荀茂、张宇、韩岑等先后负责组织施工,太守丞广汉人杨显(字将相)统管。修治栈阁六百三十三间,大桥五座,通道二百五十八里。又建驿馆,设专人役使徒隶负责水土营造工程。在褒城县修建官舍共六十四所。总计用工七十六万六千八百余人次,瓦三十六万九千八百零八件,用钱一百四十九万九千四百多,谷子……。永平九年四月竣工。从益州往东到京城,来往安全平稳了。

猜你喜欢

广汉刻石永平
教师节
踢球
认识形近字
Effects of Maixuekang Capsules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on Serum MMP-9, S-100β Protein Levels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
海中刻石 拙中取意
秦始皇刻石还剩多少
秦始皇刻石还剩多少
发明告密筒的西汉名臣
政绩毁于私欲
A Study of Motivation in ActivePerformancein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