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说“败笔”

2018-03-31于明诠

老年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败笔收笔点画

□于明诠

《林海雪原红旗谱 暴风骤雨苦菜花》 于明诠

败笔,大概就是写得不好、失败的笔画。怎么是写得好,怎么是写得不好?怎么就算失败,标准是什么呢?这不容易说清楚。古人聪明,不说标准,只是打比方。比如柴担、蜂腰、钉头、鼠尾、墨猪,等等。写一条横画,有起笔有收笔,中间是行笔或者说运笔,起笔收笔要稳、准、狠,要顿挫有力,在用笔上必然要加重。什么叫柴担呢?就是顿挫加重过分了,或者是中间的行笔过轻了。怎样是过分和过轻,如何把握这个“度”呢?这是一笔糊涂账。我们不妨拿颜真卿、柳公权两位大师的楷书做个比较:颜字丰满肥厚,骨头包在肉里,起笔收笔的有力处裹在里边不显山、不露水;柳字则瘦骨嶙峋,“骨头节”则自然突出夸张,甚至非如此不可,否则便显不出柳体的精气神。若把他们两家的横画调换一下会怎样呢?肯定非常糟糕,颜字横画到柳字里就叫“墨猪”,柳字横画放到颜字里就叫“柴担”。再比如“钉头”和“蜂腰”,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典型的败笔,但在北碑墓志里边随处可见这样的“钉头”,斩截有力,凌厉痛快;在徽宗赵佶的瘦金书里,则又随处可见这样的“蜂腰”,犹如吴带当风,摇曳多姿。不仅没有让人感到别扭恶心,而且要让人体会到这位才子加败家子的赵宋皇帝特有的“小资情调”,还真的非如此不可。因此,在“败笔”的认识问题上,是很需要一点辩证能力的。

这几年有个非常流行的说法,叫“线条点画的质量”。这说法就是针对“败笔”一说的,似乎很得人心,于是就你也“质量”我也“质量”起来。仔细想想,这说法其实很靠不住。质量嘛,显然是有着具体的量化标准的,比如,圆劲、光滑、流畅、饱满、中锋,甚至这些标准到什么程度等等,而且最好是有一系列具体的数字指标。沈尹默强调“笔笔中锋”,把自己赶进了“死胡同”,哪有绝对的“笔笔中锋”?实际就是强调这个所谓的“质量”问题。有人可能会认为,线条点画的质量高总不是坏事,质量不高总不是好事。其实未必。在写字阶段,也就是学习书法的初级阶段,比如写美术字吧,这个说法可能是对的,没有疑义。但在艺术创作阶段,这个说法显然是片面的。质量好得近乎无可挑剔的线条点画,可能正是构成对作品整体韵味内涵低下的杀伤力。正如写文章,中小学作文阶段,要强调句子的质量,要多用成语,用词要准确得当,要会描写、比喻、拟人,要懂修辞语法,起码不能出现病句,等等。到进入文学创作的阶段,问题就不是这么简单明确了。也许不用成语,甚至不用描述性的词语比毫无节制的滥用花里胡哨的成语更好;也许不顺畅、不简练、甚至不合语法的句子,比那些顺畅简练合语法却索然无味的句子更好。比如鲁迅的名句,“我家的后花园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倘若鲁迅这样写——“我家后花园里有两棵枣树”,明了准确了,却也没有味道了。写诗更是如此,李商隐的诗好就好在其意象的朦胧。20世纪80年代的朦胧诗便继承了古代诗歌的这个传统。所谓“官样文章”不是用词不当,也不是语法有问题,更不是语言、结构有什么“质量”问题,而是“太没有”问题,如白开水,如纯净水,没有一点味道。当年,王静安批评那些格律选声斤斤计较者,一语中的,“审乎体格韵律之间者愈微,意之溢于字句之表者愈浅。”(王国维《人间词乙序稿》)此论适之于书法,亦精当中肯。甚至连家具木材也是如此,好好一截木头若在上面生出一个疤痕,一般说来“质量”就大打折扣,可这疤痕生在贵重的黄花梨木上,则叫“瘿木”,美称“鬼脸”,韵味和美感可就非同一般了,有的竟价值连城。

前几年,吴冠中喊出了一句令许多画家不能容忍的观点——“笔墨等于零”!画坛上下一片哗然。中国画几千年来锤炼成精的“笔墨”竟然等于零了?你用什么画画?后来,有人总算看明白了——在他(吴冠中)那里,“笔墨”的确是等于零的,他不用“笔墨”画画。不用笔墨能不能画画?换句话说,不用中国画传承有序的“技法”能不能画画?画的画还叫不叫“中国画”?八大、石涛、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一路下来,那韵味、那意境、那点有意思的意思,全在妙不可言的笔墨上。对比一下吴冠中,“笔墨”的确不好。平直流滑,简单外露,色块平涂,点线重复。一句话,但就“笔墨”技法看,毫无韵味可言。与前面几位相比,几乎全是“败笔”。然而,吴冠中恰恰就是用这些仿佛不会画画的满纸败笔,画出了属于自己的画。假若,奇妙的构图不变,热烈的色彩不变,换上黄宾虹出神入化的“笔墨”咋样?估计会很糟糕。幸好,吴冠中实在不擅长中国画传统的“笔墨”,竟用这些“败笔”的线条点画在大家感叹的“穷途末路”中冲出了一条“血路”,避免了观众被精彩的“笔墨”吸引醉倒,而是更多地关注其奇妙的构图与曼妙的色彩,关注其自身的形式。用国画家的标准衡量,吴冠中是不会画画的,但他却画出了国画家们想都没想到的国画。因此,是否败笔不是笔墨问题的关键,更不是能否画出好画的关键。关键是看你用在什么地方,用来干了什么。

记得十几年前,看过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过一本叫做“书法门诊室”的小册子,专门给名家大师们找“败笔”,作者喋喋不休、言之凿凿,似乎真理在手,其实呢?他实在是没有弄明白一个基本道理,艺术创造与工艺制作真的是两码事。比如说林散之,若拿古人线条点画的形迹来卡他,他的确有许多“不合”之处,这些“不合”之处无疑就是人们惯常认为的“败笔”,岂不知这正是老先生锤炼了一辈子的得意之处,他的空灵、曼妙、飘逸、洒脱,他的妙不可言,全在这里。若林先生的结体不变,换上沈尹默几乎无一处“败笔”的点画线条,如何?我想,答案不言自明了。

因此说,在书法艺术学习的初级阶段和进入创作的高级阶段,在写毛笔字和书法艺术的不同立场、不同角度,“败笔”“质量”问题是不可一概而论的。

猜你喜欢

败笔收笔点画
第二讲 基本笔画写法
还原
改画
收笔笔法势和收笔笔法分析研究
楷书点画使转的学问
软硬兼施(二)
败笔
点 画
浅谈书法点画教学中的“三力”问题
七绝·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