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微改变”

2018-03-30钱萍

创新时代 2018年3期
关键词:自媒体家校班级

钱萍

当前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是信息传播日新月异的时代。特别是随着QQ群、微博、微信、博客等网络平台的出现,人们发表言论更加自由,传递信息更加快捷。拥有一台智能手机的人都可能成为一名媒体播报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媒体”。作为社会人的学校教师,也能够以一个“公民媒体”的身份,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和家人、朋友、家长、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一、密切家校联系—让家长更放心

家校联系是班主任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传统的家校沟通做法通常是班主任通过电话联系家长,或者上门家访,更多的是家长来校面谈。而大多数需要沟通的家长都面临着孩子的学习或习惯问题,不是做事拖拉不写作业,就是不认真听讲;不是在校园内追逐打闹,就是搞恶作剧屡教不改……每个家长的心态都不一样,所以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无论班主任怎么努力,总会有人不满意,有的怪教师教育不到位,有的怪教师不及时通知,有的怪教师偏心袒护,有的怪教师漠视自己的孩子……这些态度或多或少会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家校关系的和谐。而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家校联系,能大大改善这种现象。

目前许多学校通过班级QQ群来加强家校联系。一般情况下,学校各班都建有一个班级QQ群,由班主任教师和热心的家长任群管理员。家长可以留言、提问、咨询,班主任可以在这里及时回复,解答疑问。例如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都特别关心孩子在校情况,因此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有的让教师“凶点”,严格要求孩子,有的让教师和气点,有的让教师注意自己孩子衣服的增减,注意提醒孩子要喝水,帮着留心孩子的身体情况……他们也会问教师“我们家的孩子今天上课怎么样”“今天吃饭乖不乖”等问题等。面对这些急切想知道孩子表现的家长,班主任若及时进行问题回复、情况反馈,或激励,或表扬,等于给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时如果再号召家长配合教师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家长必定全力支持。当然,在QQ上与家长沟通时,家长看不到我们的表情,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来自屏幕上的文字,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班主任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自始至终以亲切、自然的语调,耐心地与家长进行文字交谈。

通过QQ群的直线联系,班主任不再高高在上、唯我独尊,他像朋友又像家人,给予家长各种帮助和指导。对家长来说,班主任的积极关注传递给他们的是一份责任和温暖。当他们看到班主任每天除了上课、批作业、管理班级等,还要放弃休息时间来解答家长的各种困惑时,会对班主任好感倍增。在无形中,班主任赢得了家长的配合,把孩子交给这样的教师,家长放心。

二、及时共享信息—让家长更安心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的协调者。凡是当过班主任的教师都知道,“班主任”的这个“主任”不好当,有人戏称,班主任除了教学、管理班級,同时兼任生活保姆、活动设计师、导演编剧、问题调解员、破案高手、运动教练等各种角色。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班主任有更多的信息需要和家长互通有无,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时候,及时共享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

班主任可以利用QQ群、QQ空间、微信朋友圈在线发布学校各类通知、公告,例如开学公告、放假通知、学校活动安排、出游注意事项等,让家长一目了然,第一时间真实清楚地了解学校动向,再不会因为孩子回家转达不清而使家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可以定时发布家教知识,通过一个个案例或者一个个故事来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帮助家长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不定时发布一些学习资料,及时补充学科教学内容,如课外阅读的书目、单元复习重点、期中期末的复习要点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班主任在QQ群内及时进行信息共享,能让家长感到安心,能让家长看到班主任对班级的用心、对孩子的负责、对家长的贴心,这样的班主任工作,家长肯定支持。现在很多家长忙着打工赚钱,缺少家教理念,很少顾及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班主任一方面可以在群里共享家教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家长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并进行交流,也可以在群里推荐好书、美食、美景,或者倾诉困惑、推荐活动。长此以往,便能渐渐催生出一个班级教育的“共同体”,使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无论思想上还是方式上,都能与班主任教师达成一致,成为班主任的“最佳合伙人”。

三、记录成长精彩—让家长更称心

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有效组织者。在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如通过春游可以看出班级的遵章守纪情况;通过运动会可以看出孩子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大合唱比赛看出班级凝聚力……一项项活动记录了孩子们的成长历程。许多活动的开展需要班主任的精心策划,也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因此,如果能将班级活动生动地记录下来,并保存完好以便让家长们随时翻看,家长会更乐意支持班主任开展活动。

目前比较流行的QQ群相册、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就能充分发挥记录活动、交流展示的作用,给每个人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班主任在开展活动时要做个有心人,多多拍摄现场照片,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整理,上传至QQ群相册或QQ空间。或者录制一些小视频,发布在朋友圈或传至QQ群,留下孩子的欢声笑语。有条件、有能力的班主任,还可以用各种软件制作成图文结合的美篇,把“随手拍”变得“高大上”,然后在学校或班级的公众号上发布,扩大宣传力和影响力。

这样鲜活的活动记录,不但记录了活动过程,更记录了孩子的成长。充满乐趣的活动令每个人回味无穷,也促使家长对下一次学校活动充满了期待。例如,在学校举行“十周岁成长礼”活动时,班主任教师就拍摄了一系列照片:成长礼的准备花絮、现场精彩的表演、分享蛋糕的快乐,还有孩子们的合影。照片有全景,有特写;有小组,有个人;有严肃,有活泼。活动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身影却通过班主任在媒体上定格和传播。与单调的文字交流相比,家长更喜欢这种班级活动交流方式。因为这种有声有色的活动记录充满了乐趣,家长可以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也进一步了解了学校的教育。他们透过照片,看到孩子在学校度过的快乐时光,感受到学校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所进行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呵护,会对学校工作表示满意,对班主任更理解,也就容易成为班主任的教育“同盟军”。

“自媒体”时代呼唤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进行“微改变”,而班主任工作的“微改变”正悄悄促成了对家长的“微教育”。在繁忙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妨改变一下自己的家校交流方式,尝试着将这些时代的产物为我所用,去影响家庭、指导家长,与他们一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空间和环境,促使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家庭教育共同体,更好地为孩子们的成长服务。

猜你喜欢

自媒体家校班级
班级“四小怪”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不称心的新班级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
班级被扣分后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