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西)校园文化理念解读

2018-03-29孔德勇

成功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光谷办学学校

孔德勇

【学校简介】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西),又名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地处光谷腹地,毗邻武汉纺织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院校。得天独厚的环境孕育了光谷一小现代化的气息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学校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9000多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48个,学生2600名,教师133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近年来,学校紧跟光谷发展步伐,着力于内涵发展、文化建构和质量提升,在实施“真人教育”和“五行教育”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和教育发展规律的“认同教育”。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首批“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国际爱护动物周先进集体、湖北省绿色学校、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武汉市首批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等20余项集体荣誉,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教育品牌】认同教育

【办学理念】为认同而教育:以生为本 同心同行 ——认同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认同

【办学目标】美美与共万物并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培养目标】培养有认同感归属感的阳光少年

【校训】崇德乐学励志笃行

【校风】明理感恩和谐共生

【教风】求真务实尚善行美

【学风】勤思好问知行合一

一、为何推行认同教育

认同教育,就是“为认同而教育”,是我们站在党的教育方针.的忠实践行者立场上,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对当前社会现状、学校现状以及个人自我发展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办学理念。

(一)实施认同教育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

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志,不仅是志向,也包括实践,追求和实践他内心的“道”。这个“道”就是普遍的正义和良知。对于时代新人来说,我们应更有家国天下情怀,往小了说,这里的“家”是育人的校园。往大了说,“家”也是国,如果没有认同感、归属感,国如何长治久安,社会如何和谐发展?孔子曰:“天下大同”。“大同”的“同”,郑玄注《礼记·礼运》曰:“同,犹和也,平也。”郑玄以“和”、“平”释为“同”,“大同”社会正是人类之间“和”的理想状态。《道德经》:“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变幻,九九八十一后又再循环,归一。”九九归一即从来处来,往去出去,又回到本初状态,其实,这种反复不是简单的返回,而是一种升华,一种再造,一种涅磐,更是一个新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落实习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就要从根本抓起,从教育入手,树木先树根,树人先树心。我们应将“认同教育”深入人心,培养有家国天下之情怀、华夏复兴之壮志、五千文明之传承的时代新人。

(二)实施认同教育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的跨国活动和人员的跨国流动及超国家的组织或机构等不断弱化了人们对于国家的认同。特别是在信息推动下,互联网和数字化的的今天,教育资源和知识通过超越时空的流通,多元化的思想、文化通过媒体流转传播,对国家意识的削弱日益凸显。此外,随着出国留学人数快速增长、留学低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家认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说,越是经济全球化越应加强认同教育。

(三)实施认同教育是体现国家意志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同志提出“五个认同”的系列论述时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其实质就是从精神层面入手,力求在思想上和心灵深处增强各民族大团结。十八大以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也是我党、我们国家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核心思想。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民族关系复杂,社会阶层分化,人口大规模流动,利益多元分化,价值呈现多元化,由此衍生出食品药品安全、学术腐败、娱乐至死、炫富低俗等社会问题,信仰的缺失和道德的滑坡对国家主流价值观形成重重挑战。如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巩固社会意识形态、强化主流价值观,进而促进公民对国家意识的认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显得尤为迫切。因此,认同教育对践行国家意志、消弥社会分化的裂痕、促进社会的和谐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实施认同教育是实现个体自我认同的有效举措

有学者指出:“认同的根本问题是通过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儿去?’等根本性问题的不断追问,从而在这些关系中澄清确认自已的身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真正的认识自我”。教育就是人类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人的一生都在受教育,都在不断地进行着社会化,都在进行着发现与再发现、塑造和再塑造自我的过程。在实施认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帮助教师不断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的价值,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和赞许,真正成为有国家情怀、有民族担当、有文化传承的新时代的接班人。

(五)实施认同教育是凝聚光谷文化的迫切需求

光谷建设已有30个年头,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被喻为武汉的“第四镇”,其5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分别由洪山区、江夏区归划而来。这些“原住民”对光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进一步强化。其次,光谷的高速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外来务工者,他们又如何融入光谷,成为真正的“光谷人”,进而影响他们的下一代热爱光谷、建设光谷,也离不开认同教育。

(六)实施认同教育是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必要选择

近年来,光谷一小是光谷地区小学教育优质教育的典型代表,只有三个年头的光谷一小(西校区)已成为了区域内的优质学校。随着光谷地区教育布局规划调整,光谷一小(西校区)将更名为光谷实验小学,作为光谷地区唯一的一所实验小学,需要重新锻造实验性和示范性。学校更名、独立办学以及人事的更迭,既面临着干群认同、师生认同、家校认同的转变,也离不开学校文化的滋养、丰润和淘洗。学校要通过实施认同教育,挖掘、提炼学校的优良文化基因,积淀学校发展的底蕴,重构全校教职工的共同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光谷第一小学就是要秉承“一”的精神,落实“认同教育”,把由“同”而“和”的逻辑关系理顺,将每一次的质变,最终积攒成量变,通过认同,形成共识、合力,实现师生家校的和谐发展、师生个人和集体的共同发展。通过认同将“以生为本,同心同行,为认同而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通过认同将“培养有认同感、归属感的阳光少年”作为学校工作的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提升教育质效的最优化。

二、什么是“认同教育”

(一)何为“认同”

“认同”一词最早由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他将儿童把父母或教师的某些品质吸收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的行为称之为“认同作用”。《汉语大词典》对认同涵义的解释:“一是犹言承认是同一的。二是认可,赞同。”我们将认同理解为:认同是情感上的一种亲近交融;是思想认识上的一种相信接受;是态度上的一种依存依赖;是心理上的使命与责任,是行为上的一种跟随奋进。因此,认同是一个模仿和内化某种价值、规范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情感共鸣。

(二)何为“认同教育”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提到“五个认同”,他要求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从精神层面入手,力求在思想上和心灵深处增强各民族大团结。其实质就是要让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政党观、制度观。他提出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构想,既是中国梦的生动阐释,也是我们实施认同教育的思想基础。

孔子中《礼记·礼运》写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社会正是人类之间“和”的理想状态。

所以说,“认同教育”是古代圣贤的“大同”思想同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五个认同”理念的深度融合提出的又一崭新的特色教育。具体来讲,认同教育就是学校为提升师生的“认同”水平,把不同水平、不同情感、不同程度的个体引导到正确的道路、规范的准则、集体的意志、科学的发展上来,使之达成共识,并内化为自觉行动而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即: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如何推行认同教育

我们推行认同教育,决不是“形而上”的概念炒作,而是基于践行国家认同战略的考量,也是基于基础教育实践的科学探索,是立足于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创新举措。推行认同教育就是要让它落地生根,落实到学校管理、课程和德育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样的教育才会被师生认同、被社会认同,从而成就万物并育、和谐共生的教育理想。

(一)管理认同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实施认同管理的指导思想。学校的管理是人的管理,促进人的成长、关注人的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获得者赵耿关于“舞台教育理论”有这样三句话:人人是自己的主角、舞台是人人的舞台、台上台下都是主角。学校管理就是要让管理人员、教职员工、全体学生都成为学校的主角,都能在学校的管理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管理与被管理中获得成长。

(1)以文化人,达成共识。学校以“为认同而教育”为核心理念,用先进人文化感染人、教育人、凝聚人,构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和行为准则,实现全体成员对学校文化及发展的高度认同;

(2)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让学校更加民主、透明。学校要听取来自家长委员会、学生会、教代会、校务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学校决策的基础和管理的依据。同时,要让师生以主人翁的身份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力争形成“人人都是主角”的管理氛围。

(3)赏识激励,人文关怀。一是确立“以师为本”的思想。学校要充分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位教师,给教师一种人文关怀,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客观、和谐的平台。努力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尽量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心情舒畅的工作、精神愉快的创新。二是强调“以生为本”的思想。学校还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思想,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坚持赏识教育,以丰富多彩的科技、艺术等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校园的主人、发展的主体。

(二)课程认同

学校课程是办学理念的物化,它既要科学分类并聚焦于办学理念,又要实施内容系列化建设,从而实现对办学理念的承载和丰盈。认同教育课程根据教育发展趋势、学校办学理念和课程特点进行分层规划,形成相互补充、互相完善、协同发展的课程格局,确立了五大课程体系。

一是以实现学生自我认同为目标的心理课程。

目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逐步显现出来。作为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学生也是社会人,每一位学生同样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压力,心理上的问题需要及时疏导,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成为学校关注的一个课题。认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智能训练、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各个方面。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适宜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低、中、高三大心理健康课程体系。

二是以落实学习目标达成为主导的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落实学生“双基”的渠道。学校要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为主线,加大学科课程校本化的建设的力度,以备课组为载体,细化课程目标,优化课程资源,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组织专任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全员性的研读,特别是校本化的研读,着力于构建更具体、更适切的学校自己的课程目标系统。同时,对课程资源作合理取舍和适度开发,就要改变和优化课程组织形式,实现最佳化。

三是以培植学校办学特色为载体的艺术课程。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落实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围绕办学理念构建“规范+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一是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以“实”为先。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在全校各年级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建立课程实施体系,确保课程时间上的落实;二是改革课程评价方式,以“效”为本。在艺术课程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上,大胆创新,创建符合艺术学科特点的评价体系;三是拓展课程实施渠道,以“活”为径。首先是艺术活动课程化,开发艺术校本课程,以社团等艺术活动为载体,真正使艺术教育常态化、课程化。其次是社会资源整合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走出去,引进来”的形式开展艺术社团建设,提升学校艺术教育水平。

四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平台的健康课程。

在中小学开设健康课程,是培养健康国民,提高国民素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基石。学校以阳光体育为载体,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基于选拔性体育的卓越课程、基于群体运动的社团课程和基于家校共建的亲情健康体验课程。通过课程建设,引导学生提高体育技能,增强体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五是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为手段的未来课程。

未来课程,为培养满足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而设置的课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们如何为学生设计适应未来人才的课程,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未来课程,要符合当今教育的发展潮流,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符合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此,学校可以构建以探索与发现、实践与创造、合作与适应有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未来课程体系,以适应“认同教育”面向自己、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要求。

(三)德育认同

德育认同教育在习近平总书记“五个认同”为基础上,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实际,探索“个体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的德育内涵,践行认同教育理念。

1.个体认同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作为学校的主体,学生的自我认同是其发展的前提。认同教育首先就是要致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养成和实现学生的自我认同,使他们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部的世界,能够热爱生活,积极地面对自己和社会;使他们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的价值以及来自他人和社会的承认与赞许,赢得自信与自尊;使他们建立起健康而又和谐的人际关系,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与情感。使他们树立起崇高的信仰,塑造出诚信、正直、独立、自强而有担当、有爱心的人格,并在认同国家,认同文化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自我认同,实现人生的目标和自我的价值。

2.文化认同

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实施文化认同就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周易·贲卦》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就是指“以文化人”。中华民族积5000多年文明史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认同和基本价值认同。如认同“轩辕黄帝”为自己民族的共同祖先,认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为自己民族的风俗,认同汉语汉字为国家通行的语言文字,认同“龙”、“长城”、“黄河”等为自己民族的标志,认同诗经楚辞、儒家道家等为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些最基本和最有意义的认同形成了“文化认同”的内核。围绕这些内容,实施德育课程、开展德育活动,形成认同文化的德育体系。

3.价值观认同

价值观认同的主要内容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是凝聚共识、激励人心、引领未来的重要思想支撑。推进学生价值观的认同就是以中国梦为内涵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华,又体现时代精神和要求,其丰富的内涵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的文化土壤。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学校要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还要通过课程建设、德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思想认同,弘扬价值取向,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四、认同教育发展理论

1.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自我意识也可以称为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觉察,即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也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力三种心理成分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

认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自我认同,而学生自我认同的发展,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逐步发展成熟的,自我意识发展理论为研究和实施认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2.学生社会化发展的理论

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学生的社会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经过学生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和道德规范的过程。个人的成长就是一系列的社会化的过程,只有经过社会化,学生个体才能够由自然转化为社会人。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逐步实现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逐步实现政治社会化、民族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认同现阶段我国的政治制度,尊重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优秀传统,遵守国家的法律,明确自己的性别角色,接受社会道德制约。

3.学校文化建设理论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师生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它既有社会控制和社会化的功能,又具有激励和凝聚、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自律自省和约束、扩散辐射的功能,它限定着学校教育的内容,强烈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由此加强认同教育,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客观需要和必然途径,包括学校师生对学校共同目标的认同、对学校组织管理体制的认同、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对学风教风的认同、对学校人际关系氛围的认同等多个方面。

五、学校办学理念解读

(一)办学理念:为认同而教育以生为本同心同行

办学理念是学校学校办学的核心,它必须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能结合本校特点回答学校的自身定位、责任使命和社会作用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为认同而教育”是学校的核心理念。“认同”以及“教育”两个概念本身内涵的丰富,“为认同而教育”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来理解。首先,认同需要教育。教育的作用包括定向、引导、控制和改变的功能,无论是国家、文化、价值观的认同,都需要通过教育帮助个体在不断自我认同、自我塑造的过程中形成;其次,教育需要认同。教育需要政府的认同、教育者的认同、社会的认同,也需要学校和师生自我认同。

“以生为本”,生即新事物打破其原有的平衡状态,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本者,根基,源本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民为本,放在教育中,我们提出以生为本,一切以发展好、教育好、培养好学生作为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同心同行”,同,合会也。行,出自《礼记·中庸》:“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屑,可以能行焉”,这是一种行为方式。同心同行是一种团结的,一致的精神状态,贯彻“认同”思想,引导全校师生思想、目标、行动上同心同行,全校师生心往一处走,力往一处使。这是新形势下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以生为本同心同行”这一办学理念,是学校将生本教育的理念与认同教育相结合,通过精神媒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思想上高度统一的阳光少年,通过物质载体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我校必将一如既往地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坤厚无私为舵,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进取为桨,去承载并实现我校立德树人的伟大志向。“以生为本同心同行”既是是认同教育的内涵体现,又是学校教育品牌与办学目标的统一,更是学校对师生的未来发展趋势的要求。

(二)办学目标:美美与共万物并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在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明确的概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断,既对中华民族“万物并育、天下大同”思想进行了深刻解读,也为我们打造的认同教育指明了方向。古人“天下大同”的思想与共产主义的理想不谋而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共产主义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揭示了共产主义的大同世界不仅仅是理想,而是事实。共产主义作为价值追求,这种“天下情怀”古已有之。像孔子“天下大同”、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兼相爱”、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后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体现了这种“天下情怀”。鲁迅也曾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毛主席则用最深入人心的五个字概括了这种情怀:为人民服务。在新中国成立之际,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呼:“中华人中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这种世界大同的思想与构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一脉相承。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追求大同世界的最终归宿,也是我们打造认同教育品牌的终极目标。

(三)培养目标:培养有认同感归属感的阳光少年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 同心同行”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培养有认同感归属感的阳光少年”培养目标。

认同感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彼此从自我出发而寻求共同性的过程和结果,它表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关系,其核心是价值认同。归属感,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认同感属于归属感的一部分,归属感是认同感的更高层次。

践行认同教育,就是要从“认同”与“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出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政党观、制度观,以促进师生学识与精神培养为学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认同教育品牌为核心,形成光谷片区特色一流学校,为社会培养有认同感、归属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阳光少年。

(四)校训:崇德乐学砺志笃行

校训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全校师生具有规范、警策和导向作用。它能概括学校的整体价值取向、独特气质、文化底蕴,又蕴含师生的道德理想、人格特点和历史责任。

“崇德”崇尚有德之人,语出《尚书·武成》“崇德报功”之说。人无德不立,唯有崇德才能修身。德行是办学之根本,也是治国的臬圭。读书人唯有时刻牢记前人“崇德修身”的教训,才能拥有“心系苍生,天下为公”的博大情怀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勇敢担当,才能拥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和具体实践。

“乐学”,就是乐于学习,出处《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即学生乐于学习,它的内涵非常丰富。表现为学生对学习具有一种积极主动的进取态度,是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的真正体现,是学生对学习的认同与悦纳。

“励志”之“励”为激励、磨砺之意。“志”在《说文解字》中解为“意”,现代汉语中有“意志”一词。“励志”即磨练意志,追求远大志向和美好理想。既表现了我校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也体现我校师生员工为实现学校的宏伟目标和美好蓝图而同心同德、意志坚定、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笃行”:语出《礼记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坚定之意”。“行”即行动,实践。“笃行”即坚定地付诸行动,使目标得以实现。只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既反映了我校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行动能力,也体现了我校广大师生员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把自己远大的理想、志向变成坚定实际行动的决心。

“崇德 乐学 励志 笃行”作为校训,是希望全校师生学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取文化中的精华,并通过切实可行的活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校风:明理感恩和谐共生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的风气,以及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优良文化氛围。

“明理感恩”,明理,出自《元史·良吏传》:“读书务明理以致用”。即明辨是非,正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明理而后知行。

“和谐共生”,大道的属性是万物共生而“和”。和之义,大矣哉。唯其“和”,故能久。天道和,则阴阳平衡,天朗气清,日月星辰,运行顺轨,四时成序,风调雨顺,万物繁荣,和谐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生存状态。作为培养社会鲜活个体的学校,我们应“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师生他不是完全统一,而是相互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思想上高度统一的新青年。

“明理感恩和谐共生”作为校风,是希望师生能够明理而后知行感恩,既能够充分彰显光谷第一精神风貌,同时朗朗上口、方便记忆,利于积淀优良文化氛围。

(六)教风:求真务实尚善行美

教风就是教师治学态度、教学育人、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的良好风气。

“求真务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所谓“求真”,就是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指我们的教师必须具有严谨的态度、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质朴的品性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

“尚善行美”,尚善,推崇善良的品行,行美,行为美好。尚善行美,是儒家道德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精髓,也是人世间一切美好情感的源泉;体现了学校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取向,体现了师生对道德美与人性美的敬仰与追求。在启蒙教育上,追求本真是师之灵魂,尚善行美,撒播爱心,是实现教育的最高境界。

“求真务实尚善行美”是对于光谷一小原教育品牌上的接纳与传承,真善美是事物发展的美好趋势,老师既要教人求真,又要引导学生崇尚文明、培养学生志存高远、心怀天下的美好品德。

(七)学风:勤学好问知行合一

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和遵循的风气,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和成人成才的保证。

“勤学好问”,出自《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优良的学业是辛勤汗水的结晶。勤学好问,要求每位同学树立远大志向,喜爱并注重学习,不懂的就问,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行合一”是中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道德修养学说,也是陶行知的重要教育思想。“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行合一”,指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知行合一是学生治学的主要原则和方法,也是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勤学好问知行合一”作为学校学风,是为实现办学目标打的坚实基础,更是希望师生勤学好问、知行合一,才会获得最终的成功。古有鸿鹄、鲲鹏之志,现有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梦,青年强则国强,我们肩负使命,更应夯实基础,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光谷办学学校
赵括很忙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武汉光谷军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武汉光谷有轨电车开展多交路全线通车试运行
平衡和谐是更好的教育——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发展纪实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