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018-03-28冯文英

中国住宅设施 2017年8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应用

冯文英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得到快速发展,导流施工技术被广泛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中来,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成本、工程工期。因此,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导流施工技术的实施方案,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并按期投入使用。 鉴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進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导流施工技术;水利工程施工;应用

一、导流施工技术概述

河道是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场所,因此在实际施工之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注意对其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进行保障,明确导流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在实际施工中对水利工程的控制工作以及引导工作主要由导流施工技术进行,主要促使流水实现向施工区域下游方向流淌,这可保障渗漏堆积现象不会对水利工程施工现象造成不利影响。这可在一定程度上营造出良好的外部条件用于施工,促使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得到本质上的提升,河汛期以及流水都不会对施工工作造成过大的影响。

导流施工技术可在大范围内推广与使用。水利工程坝址选择工作是实际施工前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水能指标、地势地形、水流情况、河流下游生态环境和承受能力等都会对该项工作造成直接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汛期周期、水库蓄水功能工程施工难度、居民搬迁情况、周边环境和建筑分布等也在上述范围涵盖之内,这要求我们实际选择坝址时必须实现对上述因素的综合考虑,将导流施工以及坝体地理位置选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导流明渠布置工作需要在坝址确定的基础上进行,进而实现对厂房具体布置的确定,这可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实现对水利工程分布是科学性以及规律性根本上的保障。

二、施工导流方式选择的主要原则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实现水利工程布局最优、成本合理、施工方式运行可靠,就必须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和工程自身要求的特点,选用合理的施工导流技术方法。一般在进行导流方式选择的过程中,会依据以下几点原则:

临建与永久结合较紧密,挡水、泄水、发电和导流四大建筑物的总体布置比较协调。

投入产出比合理。导流方式选择的核心在初期导流阶段。当建筑物的型式确定之后,主要对基坑是否过水问题,从临建投资、工期、度汛安全等方面进行深入比较。

施工期通航、过木、排冰、水库的提前淹没等外部环境问题能够妥善解决。

三、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

1、分段围堰法导流

分段围堰法导流也称分期围堰法导流,分段则是空间的角度进行围堰,分期则是从时间上进行的导流,分为若干个时期,二者在数量上不一定相同,主要是通过围堰将水中的建筑物通过分期分段的方式维护起来,在河流流量大且槽宽、工期长的工程上使用较多,以方便后续施工。分段围堰法导流分前期导流和后期导流,前期一般使用束窄的河道下泄,后期则使用事前修好的泄水建筑物下泄,泄水建筑物设置有底孔或缺口,所以实践中分段围堰法导流分为底孔和缺口导流两种。

2、全段围堰法导流

一般难于进行分期导流的工程都会选择全段围堰法导流,因为全段围堰法导流主要是通过全段围堰一次性地将主河道进行拦截,河道的旁侧设有相应的泄水建筑物,用于引导被拦截的水流,其施工的环境主要是:河床足够狭窄、基坑作业面不大、水流深急、施工路段的河道不适合建设纵向围堰。

首先,明渠导流。明渠导流适合布置在较宽台地、垭口、古河道一岸,主要是方便在河岸或河滩上开挖渠道,保障水流畅通。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如果是坝址河床较窄且分期导流困难或者导流量大且地质条件不好或是施工期间有通航、排水、过木要求的,选择明渠导流比较合适,其可以在基坑的上下游修建横向围堰,并合理布置明渠轴线,保证明渠与上下游对接顺畅,明渠的转弯半径要大于或等于5倍的渠底。实践中如工程周边恰好有老河道,则可以充分考虑利用老河道做明渠导流。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施工成本,还可以减少施工量。

其次,隧洞导流。该方式常常在山区河流中使用,由山区河流的地势地形、土层结构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坝址河床窄、导流水流量下其地形险峻的河流。同时,隧洞导流的建设成本高但是泄水能力不强,所以,实践中一般是需要淹没基坑的方法或者另辟渠道来施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隧洞导流,尽量与永久隧洞联合,可以有效减低施工成本和作业量。

最后,涵管导流。涵管导流主要在土坝或堆石坝工程中会运用到该技术,在水流量较小的河流上或者是枯水期要导流是可以使用该方式。因为采用该技术通常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并获得经济可靠的效果。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钢筋混凝土的特性,保持好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3、涵管导流

选择用涵管导流的方式时,要保证坝体以及涵管的外壁没有渗漏,这样才能保证导流的效果。因此要在涵管的外壁上设置节流环,而且是在整段的涵管上设置,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渗流量。还能保证水流的速度。管道中的水流大,而且是长时间的被水冲刷,因此在导流之前,要坚持管道,保证内部是完好的,没有破坏现象。当在检查的时候发现了渗水,就要马上封堵。如果渗水的情况很严重,完全封堵没有效果,那么可以采用引排的方式,这样可以保证封堵的效果。

4、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是在滩地或河岸上挖渠道,在下游、基炕上修筑围堰,水流需经过渠道进行下泄。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宽广滩地、岸坡平缓的平原河道。若在坝址的附近存在旧河道,也能实施明渠导流,再利用坝体对底孔、缺口进行预留的方法实施下泄水流。明渠导流的适用前提:施工有排水、通航的能力、地质条件不适合使用隧洞导流、导流的流量较大:河床沿岸具有较宽的台地。它的布置包括对进出口进行确定、对明渠的高程进行判定、对导流轴线进行布置。明渠的进出口与河道主流的夹角需<30°,并与上游与下游的水流对应。布置的导流线需选择台地较宽的沿岸;明渠轴线的水平距离需为75米,注意防冲,并抵达下游与上游围堰外的坡脚。明渠的轴线还应尽量减少渠底的深度与明渠的长度。明渠的转弯半径需在渠底宽度的5倍以上,以确保水流顺畅。

5、围堰施工

5.1做好施工准备

期间,要对其排水,排水工作主要是在围堰施工前期,需要与相关部分相互联系,保证能够将河道内的水排干。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促进围堰填筑工作的有效实施,还能做好下一步的清淤、开挖以及施工基坑工作。促进围堰位置的有效确定,施工人员根据已经提供的平面定位控制点,泵站的设计主体等各个要素、各个范圍有效确定,并将其在河道现场作出明显标记,按照结构主体的位置,确定出围堰位置,以保证围堰位置与结构主体的一致性。

5.2围堰的正式施工工作

在围堰施工工作中,可以将其分为上游与下游施工。在上游围堰施工中,要利用土方实施围堰填筑施工工作。在对土方进行开挖期间,要利用挖掘机、自卸车对其运输。在围堰施工的水下部分,要利用推土机实现推平作业,在水上部分利用挖掘机实现分层整平工作、压实工作以及修整工作,使分层填筑的厚度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下游的围堰工作,在上游工作完成后,将施工范围内的河水抽排出去,并清理掉其中的淤泥,以促进下游挡墙砌筑工作的完成。

5.3执行围堰的维护与拆除工作

为了对围堰进行维护,保证围堰施工工作的质量,提高整体的水利工程实施质量。在完成围堰填筑工作后,需要指派相关人员在挡水期间定期对其检查、维护;主要检查边坡的稳定性、渗透性、方防冲刷情况以及外部的水位情况等。还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对其严格分析,为其保障其围堰实施的安全性,提高建设质量,在水利工程实施完成后,一定要将围堰进行拆除,保证在填筑工作中,能够按照相关步骤和作业形式实现防除工作。

四、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策略

1、加大导流施工技术的创新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水利工程等民生服务项目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满足社会生产越来越高的实际需要。因此,对水利工程施工单位来说,只有在做好施工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做好技术创新,使施工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才能保证企业的活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创建机制,完善管理

不可否认,水利技术的创新给企业的效益影响最大。但是,没有完善制度的保驾护航,技术创新将举步维艰。而当下,我国许多的水利企业内部建设滞后,管理机制不完善,更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体系。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技术难以创新,企业便是难以生存。只有规范相应的管理机制后,水利工程技术应用起来的每个环节才可以得到科学地评估与验证,更重要的是工程的运作质量跟进度有了保障。由此可见,只有完善管理机制后,企业才能长期稳定的发展。

3、施工工程质量监管需到位

质量监管是水利工程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在工程竣工之前做好质量的的检测才真身地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把关。监督管理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全程进行,时刻谨记安全责任高于一切,工程当中不可以出现任何的侥幸心理,杜绝施工中的腐败问题,把一切的工程任务做到透明。做好施工导流,是以后工程顺利的保证,遵循合理的方案,控制导流施工技术。

4、应用创新

第一,创新导流施工技术。导流施工技术应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有所创新。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创新是动力,只有创新才能促进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水利工程在不断的扩大,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国家对技术的创新的扶持力度也在增强。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自身的企业,相关的单位应该加强技术的创新,尤其是对导流技术的创新。

第二,培养国家需要的水利人才。人才的素质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应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的水利事业建设中,高技术人才比较短缺,进而给导流技术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瓶颈。所以,相关的单位应该给予人才充分创新的平台,鼓励其创新,不断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不断推动导流技术的发展。

第三,加强对管理体系的建设。管理上面能够到位的话,无论是对工程的进度,还是工程的质量都能带来极大的好处。导流技术是水利施工技术的一种,技术的创新性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而进行创新的前提是管理体系的完善。相关的实践证明,如果到单位的管理体系有问题,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现金的市场竞争笔记哦啊激烈,为了面对来自外界的压力,应该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结束语

综上,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前景较广阔,为了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应将导流施工的工作做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后期工作能顺利地开展。此外,在导流施工的期间,还应充分地与高端技术进行结合,做好每一个施工环节工作,在确定导流时,应对导流时段与导流标准进行合理地选定,对已有的施工工艺进行创新,并结合工程的特征与地形地貌,合理科学地调整施工的方案,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效率与质量,保障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以促进水利工程施工能顺利地完成并按时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高晓红.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5,13(30):63+65.

[2]孙立国.现代化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展望,2015,25(25):75.

[3]朱武.浅谈模板工程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26):101.

[4]刘东升. 水利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分析[A].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5:2.

[5]刘建军.衬砌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渠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5(50):252-253.

[6]范国强.试述施工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5(11):384.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施工应用
衬砌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措施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Seminar教学法在《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