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劳技课上的技术与艺术

2018-03-28顾李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劳技技巧技能

顾李芳

小学劳技课程虽然是让学生学习技能的一门课程,但是随着艺术审美已全方位伸展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在教授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要在劳技课堂中充分体现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我们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所以我们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小学劳技课堂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一、“劳”“艺”结合,为学习搭建平台

《劳动与技术》虽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课程,但同时也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课程。它既具有知识性、技能性,同时也具有实用性和实践性。艺术教育与劳技教育相结合会更有效地让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劳技课堂应该是创造性课堂,它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能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创造,让学生将劳技课上学到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将我们的技术作品提升到艺术的高度。

如上《团花》一课,学生学会各种纹样的剪法之后,如何创做出富有艺术气息的作品,这就要提升到艺术审美,要将艺术与技术融为一体,我们的作品才会更完美。再比如六年级下册的学校模型制作,学生制作好模型上的各个部件之后,整个学校模型的结构和布置要自己设计,这里我们让学生自由发挥,所以每个组做出来的学校模型都是不同的。而设计这一内容,必须发挥学生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由此可见,劳技课堂上的技术展示离不开艺术审美,我们必须在艺术审美这个平台上展示出劳技课上的技术特色。

二、“劳”“艺”结合,为生活搭建平台

劳技课程是让学生学习技能的一门课程,但其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贴近现实生活是劳动与技术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各种家务劳动,更是让学生学到各种实用的技能技巧,内容涵盖家政和技术初步两大块。家政的内容包括:洗涤、手缝、编织、家用电器、种植;技术初步的内容包括:纸工、泥工、金工、木工、电工、手工(塑料材料)、手工(多种材料)。这些技能技巧都是为生活服务的,能全方位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热爱生活,引导他们把所学知识与技术应用到生活,并创造生活的艺术。劳技课程的内容取自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在现实生活中选择那些对学生发展有益、对未来生活有用、与科技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作为核心组织和设计活動。不论是家政还是技术初步,都是生活中的各种技能技巧的学习、掌握,为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创造生活艺术。四年级的洗涤与手缝、五年级的烹饪与编织、六年级的家用电器与种植,无不源自生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各类纸工、泥工、木工、金工,这些技能技巧的学习也都源自于生活。可见劳技课程就是一门从生活中走出来的课程。

三、“劳”“艺”结合,为培养创新能力搭建平台

与其说劳技课是一门讲究技术的课程,不如说劳技课也是一门艺术课。

(一) 劳技课程中的艺术性

在劳技教育中我们在传授各种技能技巧的同时,也离不开艺术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学生会去完成一些技术活,但是有些技术却不是只有一种方法能完成的,它可以有其他的方法去制作、去完成。所以我们的学生在劳技课上可以大胆地去假设、去实验,可以尝试用各种方法来制作完成课堂任务。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学生的双手是灵巧的,只有他们才会有天马行空的想法,也只有他们才会去尝试各种不可能。

比如上《丝网花》一课时,学生学习了用丝网和铁丝制作花瓣和花叶的方法之后,在接下来的组合和塑型上都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通过改变花瓣的形状和改变花朵的组合方式,制做出了各种各样的丝网花作品,可以说是千姿百态。这和他们平时所学是密不可分的,在学习各种技能、技巧的同时,也把艺术的表现融入其中,所以不光“生活处处皆艺术”,学习亦是如此。

(二)艺术作品中的创造性

劳技课程的技术不仅仅是一些传统技艺,更是传统技艺的再创造,而这个再创造正是由我们的学生来完成的。俗话说“情动于中而行于外”,一旦学生有了各种想法,他们就会努力去尝试、去实现它。

比如《心锁环》一课,课堂上学生掌握了心锁环的原理以后,他们就会想到能否改变心锁环的形状来制做出造型各异的锁环?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们就会去再创造,这样也就实现了我们劳技课程的初衷,让学生将学到的技术应用到自己的想法中去,也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古时候有各种发明,现代又怎么可能没有呢?我们的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先行者,是未来的栋梁。我们要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让他们在劳技课上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我们的劳动与技术课程要将各种艺术元素与各种技能、技巧联系起来,要做到互相渗透、互相整合,要让我们的劳技课程做到“劳”“艺”结合。

四、结语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缺少艺术的教育是残废的教育。我们本着这样的认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艺术教育融入小学劳技教育的全过程。艺术教育既可以传承人类文明,提升小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品质,更能够塑造小学生的健康人格,对发展文化素养、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有深远的意义,对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升艺术素养,追求健康生活,与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科都息息相关。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想上好、上活劳技课就必须对劳技课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劳技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生活技术,同时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劳技技巧技能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人本”思想在小学劳技培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指正要有技巧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劳技教育使农村小学生受益
劳技实践室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