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建设项目中PPP模式的创新应用分析

2018-03-28刘苏煜

中国住宅设施 2017年8期
关键词:建设项目融资建设

刘苏煜

摘 要:文章分析了PPP模式的含义,同时阐述了PPP模式在地铁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实况,最后再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围绕ppp模式在地铁建设项目中的创新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究。旨在深入认识PPP模式,并结合地铁建设实况,将更多的PPP创新模式应用其中。

关键词:ppp模式;地铁建设项目;创新应用

一、解读PPP模式内涵

PPP模式实际上是指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由私人企业与公共部门组成,这一模式以某一具体的建设项目为依托,由政府组织营利性或者非营利性的企业一起完成项目开发及运营工作。经过前期一系列的沟通协调到签订合作协议等工作,达成具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搭建共识。应用PPP模式,合作双方都需要对项目负责,共同投资,共同承担风险,而后再按比例分享回报。单就具体的一个合作项目看,不仅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融资等工作,而其还需要做好后期运营与维护工作(如:图1)。

二、探讨PPP模式在国内地铁建设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一)应用体系有待完善

自北京地铁4号线建设阶段应用到ppp模式以后,国内各地区地铁建设均开始应用到PPP模式。但因为我国引进ppp模式的时间并不长,以致针对该项目的研究深度与适应用经验不足,进而也就未形成符合中国地铁建设项目特点的应用体系。

加之某些城市在地铁项目建设环节,直接照搬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应用的ppp模式,并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究直接应用该模式在地铁建设项目中的可行性,如此除了难以发挥出ppp模式的应用效率外,还会带来非常严重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问题。

(二)缺乏风险防控意思

现阶段,国内地铁项目建设中应用PPP模式,还缺乏成熟的应用经验支撑,而应用经验不足在具体的地铁项目建设环节极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而这均与风险防控意识低下脱不开关系。

具体说来,某些城市地铁建设在选择合作企业之时,并没有对目标企业的信用水平、经营资质以及财务能力等环节全方位 的进行了解、分析与评估,特别是在和外资企业合作时,涉及到的资金融入方式相比之前更为开放,若风险防控意识不足,除了会影响到政府管控能力外,还会极大地的提高项目运营风险。

与此同时,在地铁建设项目具体的项目建设与资金管理过程中,若没有对建设项目质量、建设项目进度、贷款资金使用以及贷款支付方式等情况施行动态性管理,除了会增大资金风险隐患,难以掌控项目质量管理风险外,还会带来整个项目建设运营风险。

三、探究创新应用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应用环境

随着PPP模式在国内各地铁建设项目中应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积累的经验也越来越多,进而对该模式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为充分发挥出该模式的应用优势,便需要不断创新其的应用方式、应用途径,而这首先要做的便是结合PPP模式的应用特征,构建良好的应用环境。

结合已有经验,要想构建出良好的应用环境,便需要获得来自科学技术、政府政策以及建设行业的多部门力量支撑,如此才能有效确保PPP融资模式发展的稳定性及持续性。

具体说来,为构建良好应用环境,政府应不断给予政策上的帮助与扶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程序障碍),结合地铁建设项目实况,应逐步把政府约束职能转变成政府调动市场的职能。其次便是需要结合国内外PPP模式应用经验,将一套新的且完善的地铁运营监督、定价以及收益等管控机制构建出来,在维护社会投资人利益的基础上保障地铁项目建设的公益性。最后还应当明确“融资中介服务”内涵,为PPP模式的创新应用提供财务、法律、融资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现代化中介服务,保障该模式在创新及应用过程中能够收获更多的服务支撑与技术保障。

(二)融资型PPP新模式

结合已有经验,针对一些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的城市来讲,应不断汲取国内外优秀城市交通网络的构建经验,再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应用融资型PPP新模式。这是因为这些没有形成完善轨道交通网的城市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市场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也不足,相应的运营队伍不够稳定,自然会影响到项目融资。针对此,便需要引进融资型PPP新模式。

第一步引进以开发、建造和转让为主的BTD融资合作模式,这一模式应允社会投资者在地铁建设项目的上方或者某些站点开发物业,并在建成后享有一定的投资回报额度;第二步便是引进以信号、车辆等資产管理为主的投资型BLT模式,这一模式能够帮助社会投资人将相关资产以租赁的方式出租给政府,以此获取投资回报。简单来讲,BTD模式所吸引的社会投资人具备极强的物业开发能力以及工程项目施工能力;BLT模式所吸引的社会投资人具备极强的系统设备集成能力。

(三)竞争型PPP新模式

针对那些轨道交通网已初步成型的城市来讲,应当引进竞争型PPP新模式,这是因为充满竞争机制的应用新模式,在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表现更好,究其原因是因为初具成型轨道交通网的城市在客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客流在不断增长,此时引进竞争型PPP模式除了能防止出现市场垄断问题外,还能稳步实现资产价值增量最大化。

结合已有经验,应当采用补偿型BOT模式,这一模式时常被应用到新线路融资建设中,通过政府同运营企业之间签署的协议内容,合作完成资金投入与地铁项目建设,而后在结束特许期后,合作公司会无偿性的把建设项目资产经营管理权移交给政府或者再进一步签订合作经营合同的一种新应用模式。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PPP模式的了解不断加深,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创新应用方法或策略,而无论是应用哪一种PPP创新模式,其根本目的均在于维护合作双方利益,实现风险均摊。

参考文献

[1]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研究[D]. 崔振.青岛大学 2017

[2]我国PPP项目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 赵银芳.青岛大学 2017

[3]PPP模式融资风险管理研究[D]. 姜庆.青岛大学 2017

[4]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式应用研究[D]. 宋颖.河北经贸大学 2017

猜你喜欢

建设项目融资建设
寒露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湘江鲲鹏计算产业软硬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实现厂房交付
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单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
哪些建设项目需进行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