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土木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2018-03-28谷远来

中国住宅设施 2017年8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谷远来

摘 要:众所周知,土木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它涉及了施工现场中多工种及多专业交叉作业,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与建筑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前期准备

1.1原材料的选取与保管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最主要的材料,优质的混凝土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系数。混凝土施工材料选取与保管是工程实施主体的关键环节。对于配置混凝土所需要的材料基本都是平时常见的材料,例如骨料、水泥和水这些基本原材料。在材料选择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保证用来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都是合格产品,都能够达到施工所需的材料要求。例如水泥的强度需要了解,骨料含泥量也需要合格,水中不能含有侵蚀性物质,而根据施工所需的材料要求,外加剂也需要符合条件的,能够满足混凝土的性能需求。

1.2混凝土配置技术

混凝土配置是根据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砂石、水迹矿物掺和添加料等原材料进行搅拌,而这个搅拌比例通常被称作是混凝土的配合比。为了满足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指标要求,配合比不可参照一贯的经验来制定,而是要经过各种实验及适配程序来进行原料配备,如果砂石实际的含水量和配合比间出现差异时,则必须在搅拌混凝土之前测定好用量,以获取一个最佳的配合比。

1.3混凝土搅拌施工技术

为明确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搅拌这一环尤其要注意。首先,在搅拌之前要确定针对一次性投料量、投料的顺序及搅拌的时间,这样才能制作出优质均匀的混凝土,同时还要选取合适的搅拌机器;其次,要控制投料的量,不宜过多。同时按照施工规定好搅拌的时间,在进行第一次搅拌时,应当充分考虑到砂浆流失情况,这对已经攪拌完的混凝土应当卸载干净,而在卸除完所有混凝土以前,禁止再次投入原料进行搅拌。在这过程中要严格依照配合比进行,以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标准与要求。

2土木工程中混凝土中期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浇筑

在建筑物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主要可分为墙体浇筑、顶板混凝土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楼体混凝土浇筑等等。通常情况下,基础底板都较为厚实,同时又由于混凝土施工的工作量较为繁重,不得不充分对混凝土的散热问题进行考虑,从而避免施工过程中温度裂缝的产生,同时还能完好的保存混凝土的受力能力。因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和施工设备的选择和供应,避免裂缝的产生,极力确保基础底板浇筑具有连续性。在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通常需要在底部浇筑5cm的砂浆,此类砂浆往往与墙体浇筑时所用的混凝土成分相同,并且浇筑时一定要均匀,将浇筑的高度控制在40cm左右。在进行分层浇筑的时候,上下两个相邻层面间的浇筑时间间隔一般不能超过2h。此外,要将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有效的避免浇筑间隔时间太长而导致的混凝土裂缝产生。

2.2拆模技术

对混凝土进行拆模的时候,通常要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顺序进行。先拆除不承重的部分,承重的部分之后再进行拆除。由此可见,拆模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混凝土的最终质量产生影响。对于拆模时间的控制,可以参照气温、强度等级等因素,对于那些不承重的部分,为使拆除不破坏混凝土的表面和棱角,必须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后再进行拆除而对于那些承重的部分,施工者首先要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当其强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后即可拆除。在模板的拆除过程中,要避免对楼层造成任何的冲击负荷,并且拆除下来的支架和模板需要及时运走,以免遗留在施工现场阻碍工程的后期施工。

2.3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与处理技术

混凝土裂缝是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严重威胁施工质量。首先,必须降低水泥热化的门槛,选择水热较低的矿渣酸盐水配制;其次,必须减低混凝土迁移人模温度门槛,适当添加缓凝剂以及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接着,强化对于施工中温度的控制,应充分发挥混凝土应力效应。此外,通过改善外部的制约条件从而消减对于温度应力的要求。总之,要综合利用所有的相关措施来控制和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对于横向接缝通常采用平接缝的处理办法,当最后一车的混凝土搅拌料在倒入到摊铺机料斗以前,要控制好搅拌料堆积量,尽量摊铺一个与路中线相垂直的整齐断面,若接着进行挖槽,通过横向进行钢板埋入等方式,减少混凝土在碾压时的推移量。

对于纵向接缝,通常采用的是热接缝处理方式,在施工时,针对已经铺好的混合料,大约留下8~13cm的范围暂时不作碾压,最后再采取跨缝碾压的方式来消除接缝痕迹。热接缝处理后的所剩余边角部分再采取冷接缝的处理方式,在设置好合适的挡板以后,通过切割机进行切齐,在铺筑剩余的部分时,再清扫干净边缘,同时涂洒上适量的粘层沥青。

3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后期养护施工技术

如果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足,则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在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中,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采取科学的养护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好之后立即进行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两天内要保持混凝土处于潮湿环境中,如果说混凝土浇筑面积大,那么还需要借助相关养护剂进行养护,一般而言,养护方法分为浸水养护法、围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等等,最常用的养护方法分为覆盖浇水法、塑料薄膜法以及浸水养护法三种。而且,如果在冬季施工,气温长时间低于5℃,这时就需要再添加相应的外加剂,防止混凝土因为受冻而导致强度降低。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我国土木工程管理中重要一环,尤其是在建筑业水平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里,混凝土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更好的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把控,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升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由于混凝土是一种性能多样化且成分多样化的建筑材料,与其施工技术、养护条件等密切相关,唯有切实掌握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把握好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相关因素,才能从技术层面全局掌控施工过程量,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混凝土施工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1]潘祖海.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0):76.

[2]王琼.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2(6):65.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