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PC)结构施工技术浅探

2018-03-28张勇超

中国住宅设施 2017年8期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张勇超

摘 要:随着传统建筑技术退出市场,全新的建设理念已经成为当前引领建筑进步的新导向,目前来看,国内建筑住宅项目施工建設全面进入到了转型阶段,极大的改善了传统落后技术形态,推动了建筑产业不断发展,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得到了有效推广,实现了建筑行业产业化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只有不断改进和加大技术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节能减排问题,提高城市形象,维护人民健康安全。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PC)结构;施工技术;浅探

1.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目前现代化城市发展中所出现的一种绿色高效的建筑结构体系,主要指的是由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结合建筑主体功能和主要特点,来利用各种可靠有效的方式来进行连接,并且将其运送到施工现场之后进行浇筑或者水泥灌浆,完成整个工程的施工。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来说,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目前的建设环境下具有较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环保节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强调在工厂中将各个预制构件进行加工成型,然后在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和构件受力特点来进行定位和安装,这样的建设方式和结构体系能够更加适合目前绿色施工的建设理念,减少建筑垃圾,降低雾霾,实现节能、节水和环境保护等各种绿色建设要求,保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样的建筑结构能够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降低劳动强度。另外,这样的装配式结构能够连续不间断的完成工程建设中的各个工序,减少进场施工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有效减少工序衔接的停闲时间,实现立体交叉作业,不但减少了其中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同时还能够高效的完成整个施工内容,有效避免了由于外界天气因素对工程所造成的影响。最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是在工程中就已经完成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施工人员的变动对结构构件的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之间不再有较大的联系,从而更好的保证构件质量。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这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也具有一定的缺点,目前我国对这种结构体系的研究并不成熟,对预制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在装配式结构形式和抗震性能的研究上,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地震频发区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需要更高的施工精度,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在对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运输和吊装的时候,由于构件结构的不同,往往需要大型的机械设备来完成此项操作,而在操作的过程中,影响竖向构件垂直度的因素有很多,构件结构的定位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2.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按期完成施工,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在施工技术方面必须全面考虑。首先,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能够避免后期竣工后的质量问题的产生,能够按部就班落实质量管理方法,对现场施工有着重要作用,为框架结构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其次,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能够保证狂阶结构的质量,因此,相关的施工单位要不断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对每个施工要点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让每个工作人员能够有章可循,根据施工工艺进行,一旦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补救。再次,提高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技术水平能够发挥其在整个工程中的引导作用,施工单位要运用效果的方式,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将各项施工措施切实落实好,此外,对于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及工作人员要做好安排,避免忙乱,让整个施工过程有序进行。

3.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对策

3.1重视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方案编制

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要严格根据国家的标准,因此,施工设计人员在编制技术方案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一方面,确保在施工过程中的模板、混凝土及钢筋工程质量的得到严格的把控。在使用钢模板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其垂直度达到合格的标准,提高施工的稳固性,避免产生质量问题。此外,要对细节部分的节点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出现渗漏,在钢筋施工的部分要把控好原材料的来源和质量,在配料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比例进行,在施工过程中要预留缝隙。

3.2落实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在提高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水平的时候还要重视管理,施工技术人员和普通的施工操作人员要合理安排调控,管理人员要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评价并提出相关的指导意见,此外,要落实好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责,一旦发现问题能够落实到负责的个人,避免产生踢皮球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鼓励施工人员使用新技术和工艺,提高施工的先进性。

3.3提高框架结构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质量,为了弥补技术人员的不足,确保施工方案的有效进行,相关部门要对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定期培训,用先进的操作技术和理念武装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可以使用样板引路的方式,也可以在培训中模拟施工过程,不断完善施工方案。在施工正式进行之前,可以安排专业的有经验的人员对对代表性的工作面施工,由工作人员施工跟踪观摩,提高对施工的流程的指导性,特别是对于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要点要规范,避免后期施工出现返工的现象。

3.4加强框架结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

项目的施工人员必须能读懂图纸,熟练掌握各类图标,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目标都能够顺利完成,对于设计的变更要慎重严格,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都要严格把关。管理人员要不定期到现场巡视,严格监督,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范施工,对于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要进行有效预防,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5完善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

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组织工作发挥着全局的作用,对于提高施工设计水平,达成质量管理目标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将施工工期和进度安排好才能提高施工的计划性,合理控制质量检测的过程。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并且提高可操作性,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发挥指导性的作用。根据上述的结构特点,明确不同岗位的人员安排和工作流程,特别是对于结构主控环节要专门设置岗位负责人,各个岗位之间的人员要随时沟通和协调,做好联合检查相关工作,严格控制施工技术方案的落实,各种不同的工种之间相互合作,发挥合力的重要性,努力为施工质量的提高做贡献。此外,施工过程中需要的设备、施工材料的供应都要提前安排好,避免手忙脚乱,延误工期,每个细节部分都要严格管理,对于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通病要提前预防。

3.6落实框架结构施工其它技术措施

要对可能出现的变形情况进行控制,一旦出现变形的情况,整个结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因此,施工人员要将预测值和实际值控制在变形可承受的范围内。

要加强应力控制。施工人员要运用结构应力的作用监测可能发生的应力情况,一旦发现实际的和理论设计的不符合,要及时分析原因,将应力的变化控制在科学范围内,避免应力导致的问题。重视对施工的稳定性的控制。在技术施工中,应力和变形的情况都要得到严格控制,确保施工的稳定性,提高框架结构施工的安全性,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4.结语

总之,目前在很多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对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忽视导致后期竣工后产生很多质量问题,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将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扼杀在施工的萌芽期,施工技术设计人员要完善施工技术编制方案,相关的施工单位也要提高质量意识,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确保各项设计方案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仇广金.浅谈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意义及主要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5).

[2]储竹龙.浅议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4,05:125.

猜你喜欢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研制
混凝土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浅谈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
半包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