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2018-03-28王澈

中国住宅设施 2017年8期
关键词:桩基础承载力施工技术

王澈

摘 要: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很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逐渐被应用到了建筑施工中,有效的提升了建筑行业整体建设水平。现代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对于地基的承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泛。本文对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桩基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承载力

在现代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桩基础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承载能力,确保其不会发生形变,从而有效的保障了施工的安全。尤其是随着现代建筑复杂性愈来愈高,桩基础的运用还能够有力的解决施工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因此,对于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一、案例概述

某高层建筑总体工程被划分成了ABCD四个区域,其中AC区要建设高度为16层的框架抗震建筑,高度为66m;B区为2层的框架结构裙楼,高度为7.2m;D区为3层的商业建筑,高度为13.8m;整个工程包含两层地下室,深度为4.9m

1.1 建筑工程的地质状况

在工程施工之前对现场实施了调查,工程现场地质状况主要为软土、池塘以及斜坡,因此,在正式施工之前必须要对现场地质环境进行处理,否则将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

1.2 桩基础施工方式

根据该高层建筑工程的特點以及载荷要求,在对现场进行调查研究与勘察的基础上,技术人员确定运用人工挖孔灌注桩与冲钻孔灌注桩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基础型式进行桩基础的施工。然而在对图纸进行审核时,部分设计工作人员提出假如采用孔灌注桩的方式进行施工,就会使工程无法按期完工。将方案和意见汇总移交给专家组之后,专家经过综合评定后建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把冲钻孔灌注桩改为人工挖孔灌注桩,这就意味着整个工程中桩基础都需要运用到人工挖孔关注桩基的方式进行工程施工。

1.3 桩形的调整

地质勘测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勘测完成并形成报告交由专家审核时,专家建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桩形做适度的调整;(1)假如可以满足载荷需求,那么可以适度缩减桩径;(2)在对人工挖孔桩的护壁部位进行施工过程中要将混凝土型号由C35调整为C25。(3)要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增加防护措施,工程完工后,由技术人员和监理一起实施验收。

二、土建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桩基础技术

2.1 静压力桩技术

所谓静压力桩技术指的就是静力作用设置墟桩机自重与桩架配重作反力,将预制桩直接压入土中的一种技术。该技术拥有无噪音、无振动、低成本、操作简单等优点,一般情况下该技术主要在砂性软土层或者高压缩性土建施工中进行运用。然而该技术在实际使用中,会对土层的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一旦地下水对土层产生了超孔隙水压力,工程就无法继续开展。

2.2 震动沉桩技术

这种技术指的是在桩顶部加设震动器,从而使预制桩在震动以及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沉入基地。该技术拥有装置简单、设备轻便、打桩效果好等特征,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桩基础施工强度。然而该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对施工工地周围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建筑工程土建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特点

(1)在实际的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假如施工场地的地质状况为坚硬的基岩,那么和硬性粘性土以及中密砂等地质情况相比,可以具备更高的群桩承载能力以及竖向单桩的承载能力。

(2)当桩基础的竖向单端承桩或者摩擦桩很大的时候,它就会被自身的荷载所影响,不会发生过大的均匀沉降现象,从而就能够有效的确保高层建筑的倾斜度在安全的范围之内。另外,如果桩基础工程中单桩的直径非常大时,它就能够对由于风力以及地震因素引发的水平载荷有很强的抗性,从而有效的保证现代高层建筑具备优秀的抗倾覆稳定性。

(3)实际施工过程中桩体穿过可液化土层,还可以承受在稳定土层基础,那就可以确保桩基已经嵌固在了基岩层。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因为发生地震而引发浅土层液化或者下陷,桩基也能够依靠着深层较为稳固的基岩层以及土层,增强其抗拔承载能力,从而不会引发建筑物的倾斜状况出现,确保高层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四、建筑工程土建砖基础施工的准备工作

(1)对施工现场开展仔细勘察。勘察的主要内容为现场环境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完成后要总结整理成详细的资料,以便于施工中能够随时调阅。另外,还要将桩基础施工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准备齐全,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

(2)编制科学、精细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计划,通过相关实验对各项工艺参数进行验证和确定。

(3)做好桩基础施工现场的放线定位,确定各个水准点后还要进行二次验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对桩基础的标准高度进行精准把控。之后还要依据施工设计在每一个桩基的顶部以及底部进行标高,确保水准点的正确性。最后依据不同的桩基样式和施工技术开展相应的准备,为工程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前期基础。

五、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的实际应用

5.1 预制桩

预制桩是现代建筑施工中运用非常广泛也非常便捷的一种桩基础技术。预制桩主要包括静压力桩、射水沉桩、锤击沉桩以及震动沉桩等多种方式,在其制作中的顺序应该为从桩顶到桩尖,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对土建工程的施工范围实施科学的划分,避免发生挤土现象。

5.2 灌注桩

灌注桩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依据不同的成孔方式来开展,成孔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冲击成孔、干作业成孔、沉管成孔等。在施工中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防范,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确保桩体的强度,避免施工中因为桩体断裂而引发事故。

六、结束语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以及高层建筑的大规模建设,桩基础已经实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但是,在桩基础运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精准把控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要点,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有效的确保桩基础工程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福民. 刍议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建材发展导向:上, 2015(7):41-42.

[2]张俊强.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与质量管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21).

[3]李亚冉. 浅谈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 33(2):160-161.

猜你喜欢

桩基础承载力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桩基础施工方法研究
道路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研究
高邮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安徽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浅谈公路桥梁桩基础局部缺陷的处理方法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要点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