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院课堂教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18-03-28邱雯曦王晓情

科技视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职学院信息化

邱雯曦 王晓情

【摘 要】课堂教学资料实施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本研究结合学院现有的教务管理系统,探索课堂教学资料管理的途径及效果。通过对比分析改革前后的变化,认为课堂教学资料信息化管理能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对教师的教学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学院;课堂教学资料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2-0126-002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class teaching material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but als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level.This research,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academic administration system of the college,explores the ways and eff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material management.By comparing th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we think that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materials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teachers.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Vocational colleges;Classroom teaching materials

0 引言

课堂教学资料主要包括教案、教学日志、授课计划、听课记录、作业辅导记录等。这些材料是从事教学活动的记录,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一个学院办学历史及教学水平,所以对课堂教学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归档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它为教学研究提供基础材料,也可以作为青年教师查阅的参考材料[1]。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指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这样背景之下,各地高职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随着高等职业教学的发展变化,高职学院课堂教学资料管理工作不仅工作量增大,管理的复杂程度也日益增加。很多学院已经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为了增加信息存储空间,同时采用移动硬盘或其他存储设备进行存储[2]。但这与教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还有差距。结合我院现有的教务管理系统,具备一定教学资料管理的功能,以护理系教师为研究对象,试对教案、教学日志、授课计划等课堂教学资料实施信息化管理。

1 实施过程

1.1 规范教学资料

为了确保课堂教学资料的规范性,实现资源共享,学院完善教学资料管理的各项制度,修订了《教案编写规范》、《授课计划编写规范》、《教学日志管理办法》一系列管理办法,保证课堂教学资料书写规范、收集齐全完整,也是实现信息化的前提条件。同时课堂教学资料信息化的实施对相关制度的落实也起到促进作用。

1.2 课堂教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途径

利用教务系统中教学文件选项下具有授课计划、教案上传、教学日志管理功能实现课堂教学资料的信息化。其管理途径是:教师通过教务管理系统网络端(BS端)导入或者填写课堂教学资料,学院及系部等管理者在教务管理系统客户端(CS端)及BS端进行督导、并通过OA办公系统进行反馈、提出整改要求,教师根据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具体方法是学期初教师根据教务管理系统内的教学任务,讨论制定授课计划并通过教务管理BS端上传,上课前一周上传当次上课的教案,上课结束后及时填写教学日志,包括学生出勤情况,布置作业情况等。教务管理CS端有排序功能,这样可以便捷的掌握是否所有教师按时上传资料,保证资料收集的完整。在教学运行的任意时间段,如需查阅课堂教学资料质量,教学督导、教务处、系部教学管理者在BS端获得教师课堂资料后后可进一步详细检查,针对问题通过OA系统进行反馈。系部及教师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整改。

2 结果讨论

2.1 提高管理效率

我院现有的课堂教学资料管理途径是将每份档案资料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收集归档则以教研室为单位按课程收集电子文档,再由系部管理人员收集各教研室电子文档,并按照课程归类。检查资料采用的模式是教研室主任负责检查,系部抽查。教务处也会在每学期固定时间对各系部的课堂教学资料进行阶段性抽查,最后将结果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反馈给系部,并要求整改。当然,教学过程中,督导听课也会检查教师纸质教案。而改革后,课堂教学资料管理途径发生了变化,教师采用教务管理系统上传课堂教学资料,收集归档工作不需要重复发送电子文档,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督导除了听课时检查教师资料外,也能实时了解教师授课情况;教务处管理者可以随时进入系统进行实时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系部,要求教师及时整改;系部教学管理人员能快速统计教师课堂教学资料是否上传齐全,并能实时检查教学资料,明显提高了管理效率。

2.2 督促教师成长

采用教务系统管理系统管理课堂教学资料不仅提高管理的效率,而且使资料的查阅更加即时有效,从而督促教师充分备课、认真反思、总结。过去,许多青年教师不注重教案的书写,摘抄课本上的知识点,无教学设计。实施改革后,由于管理者可以及时查阅教案并将意见反馈给教师本人,普遍教师的教案质量提高,注重教学设计,而不再是摘抄书本内容。同时,促使青年教师不断向优秀教师学习,将好的教学设计引入自己的课堂,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提高教学质量。深入的教学反思可以指导未来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新老师教学水平的途径之一[3]。采用信息化手段管理教学资料后,普遍教师的教学反思所呈现的内容更加详实,更贴近我们学院的实际情况,反映出老师们课后认真总结的过程,能有效促进未来的教学。

此外,管理者通过教务管理系统下载教师在相似周期内的教学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教师们教案的变化。系统里同时存有教师们的授课计划,管理者可以随时核查教师上课内容是否与授课计划一致。这无疑促进教师认真备课并且严格执行授课计划,合理安排进度。

2.3 管理过程不足

我们采用学院现有的教务处管理系统及OA办公系统,尝试对护理系教师课堂教学资料进行管理。没有专门针对课堂教学资料管理开发软件,现有的教务管理系统虽有一定教学资料管理的功能,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完善之处。如教学日志的管理不能同时对课后辅导进行管理。教案上传后,管理者不能在线看到教案内容,只能下载后查看内容,整个管理中缺失统计功能。我们学院还未借助网络将学院的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信息孤岛相互联结,实现校内资源共享。还需进一步加快整个学院的信息化建设,要做到不仅学校内部资源共享,还要将优秀教案示例通过信息化手段与其他高校进行交流,达到共建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

3 结语

课堂教学资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保障,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资料都是以电子文件、磁盘硬盘形式出现,但很多学校还未实施课堂教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我们尝试以现有的正方教务管理系统对学院部分教师课堂教学资料进行管理,结果显示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并督促教师更好的备课、反思、总结,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仍存在不足。高校除了提高教学质量以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服务社会也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优秀课堂教学资料的共享是学校服务社会的一种体现,而教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是实现共享的必备条件。因此,学校进一步信息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谢燕.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资料档案的利用率[J].新西部,2015.24.128.

[2]邹丽霞.高校院系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问题探讨[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2.194.

[3]李莉鸿,卢宏伟.高校档案管理促进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J].科技信息,2013.7.259.

猜你喜欢

高职学院信息化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高职学院思想政治教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探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