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卫生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

2018-03-28夏小春

科技视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就业导向

夏小春

【摘 要】实践操作能力对高职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实验条件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都是制约实验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高校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可以使高校教学体系和实际工作岗位要求达到最大程度的匹配,从而促进学生就业,因此高校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就业导向;卫生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2-0091-002

【Abstract】Practical ability is important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imperfect experimental condition and unreasonable course setting which are the main reason limit the improvement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On the employment-oriented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can make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actual job requirements maximum matching, which promoting student employ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

【Key words】Employment oriented; Hygienic and physicochemical assay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随着全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毕业生的素质直接和就业率高低相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可大大提高就业率。卫生理化检验课是卫生检验与检疫和医学检验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就业为根本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从根本上提高毕业学生在用人单位的认可度,最大可能促进学生就业。

卫生理化检验是卫生检验和医学检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分析化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研究预防医学领域中与化学物质检测有关的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1]。本教研室针对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大专生特点和本学科的特点,进行以下实验教学改革。

1 实验教学内容范围的改革

1.1 确定与职业相关的实验内容

卫生理化检验实验课与职业技能密切相关,职业能力的需要决定学校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实验课内容应该尽量和职业结合。在实验课内容的设置上,可以选择理化检验三大内容里面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介绍这些指标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授课内容应涉及理化检验里面的滴定法、比色法、色谱法、原子吸收法、氧化还原法等实验方法。此外,学生可分组进行参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锻炼试剂的配制和标定,实验器皿的处理等方法,使学生可以从头到尾完整了解理化实验的所有操作程序和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增加课外教学内容-参观各理化检验单位场所

卫生理化检验的学习内容包括水质理化检验、营养与食品理化检验、空气卫生检验。这些内容和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我们可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疫科室、环境检测部门、自来水厂以及食品生产企业检验部门等场所,加强学生对理化检验的认识,让同学对理化检验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有深刻的体会。学生亲临工作场所,更直观的了解理化检验工作的实际操作步骤,这种学习方式比课堂的理论教学要生动,记忆更深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认识到大家平时生活中接触的空气、水、土壤等的理化检验工作的重要性[2]。

2 实验教学改革具体操作

传统的实验教学都是教师理论教学后,学生按照老师给的实验步骤进行验证。大专与本科不同,大专专业学生应主要培养成为技术应用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高职教育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教研室对理化检验实验课具体进行了以下方面改革,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改革[3]。具体做法如下:

2.1 教学方式改革 我们以往的实验教学往往根据理论课教材和实验教材,由老师讲解原理,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现在拟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在的新技术,和现代企业的新科学技术同步。

2.2 教学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幻灯片讲解为主,方式单一枯燥。我们可以在理论课上在借助多媒体设备教学的同时,借助小视频等手段加深学生对理化检验实验的理解。同时引进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在学生动手实验操作之前,可以非常详细的了解每个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再结合老师的讲解,将有限的实验教学空间变得相对无限[4]。

2.3 教学资源的改革 我们的实验室不应仅在短短的實验课时间对学生开放,应对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设计实验,甚至可以设计一些自己的课题,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也可以在实验室进行操作,反复训练,使学生更熟练的掌握实验流程和仪器设备的操作,为就业准备扎实的专业操作技能。

2.4 教学评价的改革 以往我们对实验的考核主要以学生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为主,为了更大程度的使学生得到技能训练,除了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考核以外,应将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开放实验所做的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包括学生试剂的配制、仪器操作、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实施自己实验或者课题的能力、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等。改革的实验考核指标应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评价考核学生的水平。

3 开放性实验室的开设

传统的实验课是单个实验设计,学生课堂逐一进行实验验证。我们拟在理化检验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进入相对宽松的实验环境,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基本技能和方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的人才。

学生以组为单位,参与教研室老师已有的课题,在实际课题中练习各理化检验实验的操作。可以系统的了解理化检验实验的内容,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进行的,使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操作机会,将实验室变成第二课堂。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还可以开拓创新,发散科研思维,成立实验兴趣小组,自行设计实验,也可以和课题组老师的创新创业团队合作,设计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这样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4 实验课程的拓展

学生在课堂的实验课和参观工厂或单位工作场所所时间有限,我们在实验课上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疾控检疫科室、环境检测部门、自来水厂以及食品生产企业检验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如何采样、如何处理各种样品、如何做理化检测的视频[5]。观看完以后结合课外参观的体验,分组讨论,这些拓展的训练可以弥补学生不能实际参与整个理化检测工作的过程,让学生在走上相关工作岗位的时候,可以更快的适应工作。

5 结语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是一种以职业、岗位、工作为依据而设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将教学体系和学生的职业规划以及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最大程度的匹配,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改革是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措施[6]。多层次、多手段、多方法实施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卫生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更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实现教学和实际各工作岗位相结合,加速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向实践转化,提高学生的毕业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肖虹,贾燕,高洁莹,李迎丽,白群华,代兴碧.基于实验的《卫生理化检验》理论教学设计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5(03):465-466+474.

[2]桂新春,颜冰楠,黄敏.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8(20): 86-87.

[3]汤自春.高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1):88-89.

[4]王斌,宋旭霞,钱冬萌,闫志勇,丁守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4):168-170+183.

[5]杨红.高职药学专业实验教学过程及模式的改革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4):3834-3836.

[6]王铮.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大学教育.2017(6):190-192.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改革就业导向
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机电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