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实验在工科院校本科教育中的作用

2018-03-28翟雪松

科技视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本科教育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翟雪松

【摘 要】大学生创新实验是面向本科生、旨在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学会统筹规划、团队合作,最终提高其綜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本文从指导老师角度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存在问题、对实验缺乏兴趣的原因,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实验对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创新实验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验;本科教育;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2-0076-002

【Abstract】I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xperiment for undergraduates,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stimul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learn to overall planning,teamwork, eventual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structor,the problems of university student is analyzed,the cause of the lack of interest in the experimen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experiment for students,in order to better carry out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experiment;Undergraduate education;Practical ability;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工科院校培养的是工程技术人员,学生的培养最终目的时候到工厂中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工作,或者到研究所中从事科研和试验方面的技术工作,其职责就是在生产和科研的实际中解决技术问题。在本科教育中,理论培养和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两个方面,其中对大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中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验能力的形成将对其以后职业道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必须面向实际、深入实际,脚踏实地地进行科学试验才有效果,目前本科教育中不同程度的加大了本科实验课程的比重,这将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提升以及以后的职业生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许多大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对实验缺乏足够的兴趣,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能够通过学校开展的实验课程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本文从大学生存在问题、对实验缺乏兴趣的原因等角度出发,阐述如何提高大学生参与实验、提高能力的途径,指出了大学生创新实验对工科院校学生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大学生目前存在问题

(1)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现如今,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上课迟到、早退、逃课等现象非常严重。大学生上课时的状态极为不振,主要表现为上课睡觉、讲话、玩手机等情况,对课堂上的所传授的知识全然不关心,这样的状态如何能听完一节课,学好一节课该学到的知识?更如何谈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贡献于社会呢?学习态度不端正,理论知识没有好好吸收,就更别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了。学生们晚上通宵熬夜打游戏看小说,或者参加了某一个派对,这种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是“蔚然成风”,情况令人担忧。很多学生对学习漠不关心,课堂上老师指出来,有的学生仍然不以为然,我行我素,不把老师的提醒放在心上,浑浑噩噩度日。

(2)面对失败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目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比较多,心理问题并不是出现明显的精神状况才是心理问题,经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其中主要的精神问题表现在失败后的调整,抑郁等方面,其原因是大部分的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调试和解决。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的呵护使其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心理素质整体较差,一旦遭受挫败,不能及时地分析原因,重新振作精神,而是一味地沉浸在失败的情绪中不能自拔。由于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不能够与同学融洽相处,家长的过分包办使独生子女及为人处世的能力下降,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常会养成很多不良习性,而这些习性则成为诱发心理疾病的原因。对于失败的承受能力阻碍了他们的发展的脚步。

(3)理论与实际不能很好相互贯通

大学生们是经历过高考的洗礼过来的,在高中的学习中,理论学习是学习的主要部分,对于实际的动手操作方面非常的少。然而,大学是学校和社会接轨的转折点,学生毕业后即将面临就业,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众所周知,大学生的实验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能力,素质俱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能力,包括了基本实验能力和创新实验能力两个方面,它要求大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大学生的实验能力仍较弱,主要表现在与实际脱节,动手操作能力欠缺,创新能力薄弱等。

(4)创新能力较差

大学生们思维活跃,但是其缺乏创新性思维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交流的通畅,大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快捷。但是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大大滞后于知识的获得程度,很多学生对获得知识的重视程度超过分析,质疑,归纳等思维方式的运用程度,缺乏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大学生实验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缺少对实验的重视程度

科学实验室推动社会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将来走上社会,要从事科技工作的大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以前的高中教育长期存在着理论知识传授大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实验教学得不到重视,进入大学以后,许多学生仍然保持着高中阶段的学习习惯,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自身实验实践能力的提高,放在实验课上的精力很少,再加上缺少预习,对即将开设的实验课程基本理论、需要使用的实验仪器没有任何了解,只能一味地依赖老师的讲解。

(2)大学生进实验室次数太少

经过调查,很多高校里,大学生进实验室的次数一年还没有几次,很多也都是简单的参观,并没有自己亲手参与实验的过程,在一个班里几十名学生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经常出入实验室,与自己的导师一起探讨问题,优化实验方案。更多的学生愿意把精力投入到一些不必要的方面上类如游戏、兼职、同学聚会等,不重视实验动手能力的,加上这样的现象导致大学生的实验能力大大下降。

(3)课外实验教学管理不完善

课外实验教学是创实验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是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途径。很多高校通过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建立校外实验教学基地等方式进行课外实验,但是,很多高校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对各种课外实验教学方式的管理较为松懈,没有真正的让学生参与实践内,去思考,去探讨,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为提高科研训练计划的参与率,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指导、监督不力,很多学校的实验项目都是要到结题时,才匆匆开始做实验,草草结题,这样的方式,会直接导致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其实,课外实验是培养学生理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一些课程上的实验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学生很少有机会时间在这些实验接受系统的锻炼。

(4)大学生对创新实验的积极性不够

在很多高校中,我们发现高校设置的实验课程很多都是走马观花、实验数据抄袭,学生按照老师上课讲的操作流程很机械的去操作实验仪器,学生对这一类的实验缺乏实验兴趣,也就是对创新实验的积极性缺乏。从本质探究,目前的课程实验都是依旧规划好的,学生不能从猜想探究、设计方案、仪器操作等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对于实验的发展趋势没有自己的判断,久而久之养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麻木心态。

3 大学生创新实验的作用

(1)提高实验兴趣和对基础实验的重视程度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是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通过阅读最新的科学报道写出来的项目方案,其新颖性不言而喻。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能够促进学生去学习,让学生不在感到无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不局限于课堂内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更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时间中,解决了学生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互结合的缺点,一来说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二来对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操作能力较差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另外,在进行创新实验的同时,学生会感觉到自身实验技能的不足,发现以前很多实验基本技能没有学会,在创新实验的实验遇到不少困惑,学生会在以后的基础试验中更加的努力,重视学习学院开设的实验课程。

(2)锻炼心理素质,提升个人素养

人生永远不会一帆风顺,科学实验更是如此。在创新实验时,一定会遇到失败和挫折,一次次面对这些难题,加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并逐渐形成冷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这将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精神,这对学生个人的综合素养将会有一个很大提升,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失败中前进,在失败中坚持,在失败中成长,最终取得成功。

(3)团队合作和竞争机制并存

大学是一个多样性的“小社会”,很多同学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存在性格不合等因素而造成同学关系恶化,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在创新实验中,团队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大多数实验需要两到三个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并一起商讨,在这样的环境下,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帮助,久而久之培养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和默契,做起实验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将来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也为与同事和谐相处打下了基础。另外,每个同学之间又有自己独立的小实验,他们之间在讨论问题的实验可以了解同学之间的实验进度,无形中就形成了相互比较,促使他们能够更加努力的去做实验,来证明自身的能力,相互之间相互追赶、竞争,促使他们更快、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工作。

(4)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创新思维能力

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有助于与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思维能力,在一个实验项目开始到结束,会有很多步骤,许多实验过程都是要平行进行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有统筹思想,配合好每一步的操作,合理的运用时间,以来达到时间的效益最大化。第二,在实验进行中,难免会遇到问题,这样就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次次問题中,通过小组讨论、总结经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实验项目完成后,学生也要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论文的写作和发表工作,也对日后的毕业论文打下了基础。

(5)对考研和工作的促进作用

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前提下,也对学生本人日后的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例如在考研复试时,经常出入实验室的学生,因为动手操作能力强并也有本科论文发表自然也会受到导师们的青睐。例如,我校2017年考入985院校的学生都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实验,而且都发表了相(下转第105页)(上接第77页)关的学术论文(第二或者第三作者)。另外,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使其了解以后研究生的生活,明白了自己是否适合科学研究,这样就不会使学生不会盲目的考取研究生,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就业工作方面,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学生因其实践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不经常进出实验室的同学,对自己岗位的工作完成度高,胜任上级领导交付给的任务,在工作中能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发展也是起到了推动作用。

4 结语

在未来,高技术型科技人才将成为众多高校和企业青睐的对象,在本科阶段,加强本科生实践能力必然是一个重中之重,对学生本人及社会发展都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以上的大学生存在问题及现象的原因和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的优势,将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的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郑志远,蒋芸,薛巍,张自力,周惟公.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施的实践及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J].2010,27(10),30-31.

[2]王咏星,谢丽琼.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几点体会.实验室科学[J].2010,15(4):206-208.

[3]黄兰芳.大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思考.大学教育[J].2013,16:36-37.

[4]姜峰.高校实验室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教学研究[J].2007,5(29):129-130.

[5]包乌力吉仓,白晓丽,姜永志.新时期大学生学习态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教育导刊[J].2017,4:82-86.

[6]蔡虹.学生科研能力与教师科学教研的关联探.广西轻工业[J].2009,12:174-175.

[7]郎文军.浅析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社会广角[J].2009,24:142-142.

猜你喜欢

本科教育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