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2018-03-28朱辉

科技视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

朱辉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历史长河中的一串串耀眼明珠。在新时代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涵养个体健全人格、建立文化自信乃至实现民族复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天然担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我们应结合时代需求,积极探寻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促其时代价值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2-0060-002

【Abstract】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string of dazzling pearls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y. Inheriting and promot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new er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nurturing individuals for their personal integrity, for establish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even for realizing national rejuvenation.The natu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termines its sacred mission of inheriting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We should,in light of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ctively explore the path of dissemin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 of its time.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Heritage;Promote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到《中华诗词大会》再到近期热播的《国家宝藏》,央视文化类节目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收视热潮。面对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观众感受到了什么是沧桑、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真正的文化软实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当下,我们国家、民族越往前行,就越应该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汲取力量。正如国学大家汤一介先生所说“中华民族也许正处在一个伟大复兴的前夜,当一个民族处在一个伟大复兴的前夜,她必须回顾自己的历史文化,从中汲取力量,返本开新”。

1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融入民族性格成为中国人的最本质特征,其中蕴含着的丰富能量,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一如既往的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与思想方式。

1.1 优秀传统文化是个体完全人格的重要涵养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个体,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适应新时代“人才观”要求的必然选择。而个体完全人格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蔡元培认为“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次在智育...更言德育,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显然,蔡先生将德育视作个体理想人格养成的重中之重。在漫长的岁月沧桑中,儒、道、法、墨乃至佛家学说等互相影响,形成了包罗万象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对于个体道德品质修养的注重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它不仅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更为我们提出了系统的道德修养原则和诸多切实可行的道德修养方法,来指导个体的修身、修心。从这个层面来说,优秀传统文化无疑为人们完全人格的养成提供着重要涵养。

1.2 优秀传统文化是建立文化自信的活水源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活水源头。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以及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一同为世界文明做出过重要贡献,但“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今岿然独存”,还有什么能比这份荣耀更能让中华儿女自信的呢?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在建立文化自信的进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是必须始终高扬的一面大旗。

1.3 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沃土

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带来了经济社会的非凡成就,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伟大复兴并非世界其他民族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的差异文化胜于血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复兴为政治、经济诸方面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着强大的精神支撑,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由经济崛起到文化再造的当前,我们正确认识、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在臣民社会与公民社会之间完成完美对接,更好的适应并服务于新时代,是厚植民族复兴文化沃土的必由之路。

2 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育强则国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其中丰厚的教育智慧、中国精神和核心价值,使教育对象走的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是新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2.1 立德樹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

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目标,文化育人无疑是一个重要着力点,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研究与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五千多年的文明进程中,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时刻关注时代与青年发展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深入挖掘、提炼优秀传统文化中求大同、崇正义、讲诚信等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元素,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和道德判断力,促进广大青年成长成才。

2.2 弘扬中国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

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关注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向往。古往今来,岁月变迁,优秀传统文化中生长着的中国精神始终激励着华夏儿女不断进取,团结奋斗。思想政治教育天然担负着传承、弘扬中国精神的神圣使命,这关系着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中华美德的承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成为中国精神的传播者,传播蕴含在经典古籍里的爱国精神,奋力做好中国精神的讲述者,讲述潜藏在历史遗迹里的民族情怀。通过“传播”与“讲述”,激活传统文化基因。

2.3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思想结晶和文化积淀。它作为当代社会意识范畴离不开以往的社会意识。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春风化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情感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实现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促其深入受教育者内心并外化为实际行动的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天然的契合性。一切历史皆是新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切实增强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促其与现代社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启发受教育者去重视、实践根源于其中的核心价值。

3 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路径

正确处理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历史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间的辩证关系,积极寻求古人精神与时代价值的连接点进而实现它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是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作用,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

3.1 明确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要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进而达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共生,一方面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资源和有效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巨大价值;另一方面,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明确二者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是实现这一双赢目标的关键。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过于狭窄。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形式有限的思政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涉及面少之又少,教学方式也大多采用讲授式,侧重单向理论灌输,师生间的清晰界限使得收效有限。其次,很多受教育者甚至是教育者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较低。在现实的教学任务和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技能型知识的获取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传统文化的学习似乎成为“鸡肋”,显得不那么重要。再次,部分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偏低,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圣诞节等“洋节”在国内越来越流行,而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节日却备受冷落。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深水区,社会发展迅速,多种文化并存,特別是网络的渗透使得人们易受外界影响,价值观多元化。二是高校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过于追求就业率,抛弃了自身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

3.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推进,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

为更好的承担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使命,要切实发挥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二者共同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为往圣继绝学”的进程中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修养、道德水平,促进受教育者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首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在当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指导,就有了准确的定位、深厚的理论滋养与智慧支持。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水平,发挥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关键。一是要培育具有深厚理论素养特别是传统文化素养的优秀教师,他们要政治坚定,师德高尚,对于传统文化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并善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二是要提升教学水平。应该积极借鉴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语言风格,善于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给教育对象以思想启迪和精神激荡,以魅力语言搭建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沟通桥梁,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思政课的教育对象、丰富思政课的教育环境,优化思政课的教育过程。再次,丰富教育方式,借助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传统文化影响力。互联网环境下,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就要让思政教育搭上网络快车,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或主题网站等人们易接受的形式将传统文化的弘扬由课堂延伸至(下转第39页)(上接第61页)日常,由线下搬迁至线上,既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覆盖面,又提升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帮助、引导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不断增强自身荣誉感、认同感的过程中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老道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老树新芽,再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汤一介.我们要有文化上“反本开新”的自觉[N].北京日报,2014-5-12(2).

[3]张圣华.蔡元培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弘扬雷锋精神 坚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