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街书会大书场运转三年来的做法与思考

2018-03-28魏红朝赵民强

曲艺 2018年2期
关键词:书场擂台赛曲艺

魏红朝 赵民强

本文从马街书会近年来举办的曲艺活动入手,总结马街书会的大书场的做法,对传统大书的传承和弘扬浅谈一些思考与看法。

一、马街书会

马街村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城南7.5公里处,传统的马街书会就在这个古老的集镇演绎成为民间艺人心目中的精神家园,是中国曲艺界的行当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来自全国各地的成百上千名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集于此,把天作幕,以地为台,说书亮艺,以曲会友。数十万民众身着新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前来赶会、听书、写书,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堪称我国民间艺术之奇观。在曲艺艺术趋向失落的当今,马街书会这一曲坛盛会,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关注,得到国内外高层媒体的聚焦、传播,吸引了众多艺术名流、专家学者曲艺观眾到这里朝圣、探秘。有诗联云: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可读万卷书。

当今宝丰人实践创新马街书会办会方法,在书会软硬件建设上下功夫,在打造永不落幕的马街书会上下功夫,开展了一系列新形式、新内容的书会活动,使古老的马街书会得以传承、发展和繁荣。

因为马街书会,宝丰县于1995年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曲协原主席陶钝、骆玉笙、罗扬曾亲临马街书会现场,为书会擂鼓助威。中国曲协原主席刘兰芳、现任中国曲协主席姜昆也都曾多次赴会献艺。多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表演艺术家马季、常贵田、田连元、唐杰忠、赵铮、范军、刘宗琴、宋爱华等数十位名家到会助兴,为马街书会增光添彩。

围绕马街书会的传承,逐渐形成以民间自发组织形式为主,政府引导、上级扶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有效运行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保护与发展的组织,成立曲艺队、传习所、研究会,举办说唱艺术赛事、书画摄影展览等活动,培养了曲艺新人,创新了曲艺形式,繁荣了曲艺创作,开展了学术研究,丰富了书会内涵。

2006年至今,在马街书会期间,中国曲艺家协会举办了十二届全国鼓曲唱曲邀请赛、擂台赛,连续举办了“全国河南坠子优秀人才研修班”“河南省少儿曲艺展演”“晋冀鲁豫津五省市‘宝丰杯曲艺大赛”等。宝丰县组织了两次单位帮扶说书艺人活动、三次“写书竞拍”和八次“写书送书下乡”活动。2013年,举办了首届国家级曲艺非遗展演、历年书状元展演、世界最大规模的民间曲艺大会认证等活动。

然而,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仅仅热闹了三天,便人去楼空,如何让书会的曲艺演唱天天看到,永不散场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上千年的马街书会,曾一度吸引来全国上千艺人的盛况,但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艺人在书会上的亮书、写书收益在降低,来赶会的艺人在锐减,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艺人们因生存问题,弃艺从商、从工等现象严重,造成曲艺大书后继无人是传承中的顽疾。因此,宝丰县委、县政府在2014年建成了全国唯一一座中华曲艺展览馆,发展曲艺文化旅游业,并开办马街书会大书场使曲艺节目天天唱,至今已坚持开展了三年常态化曲艺说唱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并从中引发出一些思考。

二、马街书会大书场三年来的做法

2014年2月,中华曲艺展览馆在马街落成并对外免费开放,之后将该馆的东厅设置为中国曲艺之乡培训创演基地,即马街书会大书场。大书场总面积200多平方米,与省内外300余名曲艺专家、艺术家及数所艺术学院建立和保持长年合作关系,是曲艺艺术交流的主阵地,交易的主平台。

(一)常态化曲艺演出。马街书会大书场自2014年9月建成以来,担起了曲艺传承的常态化、活态化,打造永不落幕的马街书会重任。每周三至周日上午来自县内外的大书艺人在此演唱传统长篇大书,据统计,三年来共有50多名省内外大书艺人登台演出600余场次,演出曲种有河南坠子、大调曲子、三弦书、大鼓书、琴书、快板等,演出曲目有《包公案》《刘公案》《施公案》《秦琼打擂》《美人洞》《小八义》《展英认父》《呼延庆打擂》《张廷秀私访》《罗鞋记》《金钱记》等50多部,观众达6万余人次。各级领导、各级专家、艺术家、各级媒体对马街书会大书场给予诸多肯定。同时,宝丰县依托马街书会大书场平台,广泛联络曲艺界艺术家资源,先后开办了《理论直通车》《法治专场》《书状元专场》《旅游专场》《廉政专场》等,接待全国、省、市调研演出近百场次。

(二)重点曲艺活动。2015年与2016年的10月,宝丰马街书会大书场成功举办了两届全国大书展演。尤其是2016年的第二届大书展演活动,来自河南、河北、湖北、山西、安徽5省的19组节目参加了展演,曲种以河南坠子、大调曲子、三弦书、大鼓书、琴书为主,曲目有《杨家将》《秦琼打擂》《小八义》《八子英雄传》《海瑞》《包公案》《刘公案》《施公案》《双镖记》《三侠剑》《徐延忠搬兵》《十把穿金扇》《响马传》《金钱记》《错中错》《天仙配》等十余部脍炙人口的大小书目,令人享受了曲艺大书艺术的大餐,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2017年的马街书会,举办了首届优秀传统长篇大书擂台赛,在5天(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三)的大书擂台赛上,来自省内外的实力派大书艺人各展风采、角逐擂主。各级媒体进行连续报道,广大群众交口称赞,河南电视台梨园频道连续播出2个月,成为2017年马街书会上的创新和亮点,初步探索出了马街书会传承的路子。

2017年4月22日,马街书会大书场接待了国家艺术基金河南坠子中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的一行人员。他们走进曲艺圣地马街书会,进行了成果展演活动,曲艺班40多名师生演出了《闹台》等十余个曲艺节目。

(三)开展艺术交流。2015年4月份,由大书场组织排练的节目《十八大精神天下传》《八项规定入民心》走上了河南省委宣传部理论宣讲下基层直通车的节目舞台。同月,宝丰曲艺又再次走上了河南卫视《梨园春》的舞台,参加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活动。宝丰县文联还组织了由400余名各门类艺术家、曲艺家参加的茶说马街文化沙龙。著名河南坠子演员宋爱华、河南省曲协副主席鲁银海、曲艺研究人员马志飞博士高度评价了宝丰马街书会大书场开展的曲艺活动。

(四)坚守曲艺梦想。在2017年马街书会首届优秀传统长篇大书擂台赛期间,姜昆老师发来贺信,盛赞活动开展的好。数十位曲艺界前辈宋爱华、郝桂萍、刘景亮、张九来等发出感慨,这个活动办到点子上了,是个真正接地气的曲艺活动,应该研究和弘扬书会的现场亮书。这次长篇大书活动引来了6个省市几十位民间著名艺人到会比赛和演出,数万观众驻足观看,让大家真正领略到了长篇大书说唱艺术的魅力。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书艺人,有很多是通过这次长篇大书擂台赛才第一次来到马街书会现场,被书会激情澎湃的气氛所包围,深切感受到大书艺术仍存希望,相聚交流时很多老师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令人为之动容。

宝丰马街书会大书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和好评。通过大书演唱活动,我们深切感到,长期在民间演出的大书艺人确实被忽略了,忽略了他们,就是忽略了大书艺术,忽略了大书艺术就是忽略了曲艺的根和魂,忽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针对下一步的工作意向,宝丰县文联与马街书会大书场组织曲艺艺人进行座谈分析,认为大书场长篇大书的演唱要继续进行下去,要积极拓展业务,巩固和扩大成果,并研究确定了今后两三年的工作目标。

1.开展培训、演艺、创研建立曲艺“DNA数据库”。

2.招聘文化人才,围绕马街书会题材拍摄制作微电影、动漫和电视剧,开发马街书会书画、邮品等系列产品。

3.开办网站、创办报刊、进行艺人唱段抢救性录制并出版发行光盘。

4.广播电视台联合开办广播大书场、电视大书场。

5.继续举办大书展演、大书擂台赛。

6.成立马街书会艺术团。

7.不断探索和完善马街书会传承弘扬的方法等。

三、长篇大书的作用

千百年来,每遇朝代更迭,很对文人怀着对故国的不舍或对现实的不满,流浪于民众间,流连于山水间,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评说和演唱长篇历史故事,以换取金钱糊口,抒发内心情感,他们通过这种便捷的说唱形式,对民众的思想、意志产生极大的影响,起到了教化育人的作用。

曲艺的教化育人,主要是对人们道德行为的感化,如传统大书《包公案》中《铡包勉》的段子,包拯不徇私情为民除害,受到了民众的爱戴和拥护而千古称颂;《岳飞传》则唤起民众对英雄的膜拜,对奸臣的痛恨。民众在听说唱的同时,会被故事中人物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影响,从中学会正直、善良、机智、勇敢、团结、谦恭、忍让、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等美德。在今天,人们美好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形成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进而形成一个社会的道德行为,良好的道德行为经过曲艺作品的再塑造,又可规范不道德行为。尤其是当今,曲艺与大书同样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它在对党的理论政策的宣传、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民众的思想素质,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史为鉴,把反腐倡廉提到党的存亡、国家存亡、民族存亡的高度来抓,同样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称赞。

不容置疑,曲艺在过去曾经担起它独特的社会使命和责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多元文化、现代传媒和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形式和内容已不适应快节奏的时代步伐,受众面减少、艺人在流失、曲种在消亡,曲艺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曲艺发展举步维艰,大书的传承更是面临着同样的危机,现在能唱大书的民间艺人年龄最小的也在50岁以上,也就是说,长篇大书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代,我们在为这一曲艺奇葩而骄傲的同时,更是为曲艺后继无人而担忧。针对这种危机,曲艺界在努力探索,党和政府也在努力探索!

笔者认为,对长篇大书的传承与弘扬,一是要坚信曲艺这一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走出一条自身传承和发展的创新之路;二是重在挖掘整理优秀的传统长篇大书;三是开展曲艺教育培养大书新人;四是培育长篇大书的受众和市场;五是创演精品、创研产品;六是长篇大书要上网络、上广播、上电视;七是与地方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八是建立长效扶持机制,在曲艺精品创演活动、曲艺团队、曲艺基地、曲艺教育、曲艺产业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四、关于大书艺术传承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刊登在《曲艺》杂志2017年第4期的《传统曲艺邂逅现代传媒的喜与忧―马街书会首届传统长篇大书擂台赛引发的思考》一文中,介绍了2017年马街书会期间在马街书会现场举办的首届传统长篇大书擂台赛,不仅注重民间传统大书的传承与弘扬,更注重与电视及新媒體的结合,使活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值得肯定。

笔者从该项活动上引发了关于大书传承与弘扬的思考,并结合每年在中国曲协马街书会主办的曲艺展演、河南省文化厅举办的非遗展演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要把长篇大书展演放在马街书会演出的重要位置。笔者认为,马街书会是民间的曲艺盛会,一方面要搞好大型曲艺展演,另一方面要将非遗展演的节目由10分钟的小段子改为30分钟的长篇大书说唱,把大舞台改为多个中小舞台,甚至可以不搭建舞台,直接在田地中展演,使马街书会更近实际、更接地气。

继续举办马街书会大书擂台赛,把大书擂台赛打造成马街书会一个创新活动,各级曲协也要大力开展相同活动,提高长篇大书艺术的地位,把作用发挥好,节目锤炼好,人才培养好。

年度书状元评选标准要以能够说唱大书为固定标准,马街书会已做了六年,效果非常好,非常有助于大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我们宝丰的曲艺工作在国家、省、市文联和曲协的关怀下,在各位曲艺专家、艺术家的帮助下,在宝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长篇大书的传承和弘扬已经开始起步并一路稳进,展现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曲艺作品不仅要重视小段的短、平、快,更要把重点放在民间曲艺大书上。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讲话精神的支撑,有中央、省、市、县的关于传统文化繁荣与发展的意见的保障,有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奋斗,我们优秀传统长篇大书艺术的传承会更加健康,我们曲艺事业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书场擂台赛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动物擂台赛
苏州市2个书场入选 江苏省首批非遗曲艺书场
《曲艺泉城》
总体规划 精准扶持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文化公益时代和全媒体时代”的评弹书场
公益型书场生存困境与出路探析
郑州擂台赛纪实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