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贸易战凸显外界对华看法已转变

2018-03-28

环球时报 2018-03-28
关键词:外界实力北京

新加坡《商业时报》3月27日文章,原题:与美国贸易战蓄势待发,外界对中国的看法在改变特朗普团队即将上任的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称,美国宣布的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堪称“休克疗法”。这种有争议的言论将影响到北京对美报复性关税的考虑。特朗普团队如此针对性地瞄准中国,不仅反映了其政府内一些官员的对华敌意,还反映出多年来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更广泛转变——而这时期的决定性特点之一就是中国崛起、地位日隆。

比如在金融领域,2014年以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已大于美国。且中国总体上强劲增长所带来的结果不限于经济和金融。

从外界对中国的看法上讲,国际上许多人认为全球经济和政治力量平衡已显著转变。这产生了重要、现实的影响,包括助长一些美国政治人物对中国大摆政治姿态,比如特朗普先生有时矛头对准中国,出言毫无顾忌。

国际上对中国看法的鲜明变化还凸显于皮尤全球调查。目前最新调查显示,受访的10个欧盟国家中,有7国的公众认为中国如今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在另一欧盟国家意大利,认为中国或美国是第一的人数持平)。在美国的长期亚太盟友澳大利亚,2017年58%的澳大利亚人认为中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这个比例比2008年上升18个百分点。在英国,相关比例从29%上升到46%。

许多中国人对本国实力增长得到外界认可表示欢迎,但这种民意变化对北京也是麻烦。从特朗普有时信息错误的言论可见,它令中国受到外界更大的审视,助长了对中国崛起的担心,从而被特朗普这类政治人物加以利用。中国地位上升给北京带来种种挑战。长期以来,中国大战略的前提是逐步、和平地崛起,保持低调、渐渐强大。

中国受到外界的关注大增,也暴露出其“软实力赤字”——它使中国的力量崛起更加复杂化。软实力取决于一国外交政策、政治价值和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北京已经认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商品,但迄今发展软实力效果有限。

随着国际上对中国实力的看法已然改变,在一些重要国家和大洲,中国的全球好感度却显薄弱。特别是,若批评性审视加剧,北京必须找到更好的办法解决软实力问题,包括加强国际公共外交赢取更多外国“人心”。在象征性方面,具体措施可利用中国不断强大的航天力量参与高知名度的国际合作项目。民调显示,全球许多人钦佩中国的科技力量。北京还应重启平息外界对其崛起意图担忧的进程,努力让外界觉得中国是个负责任与和平的全球利益方。▲

(作者安德鲁·哈蒙德,乔恒译)

猜你喜欢

外界实力北京
深山里的部落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我们的搞怪实力,真的不容小觑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凭实力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