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法试金中灰吹过程主要影响因素的探讨

2018-03-28欧阳达

山西冶金 2018年1期
关键词:火法骨灰还原剂

欧阳达

(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 郴州 423000)

火法试金分析是当前世界分析贵金属的主要方法,作为可靠的方法被长期广泛采用,这是因为火法试金取样量较大,这样既减少了称样误差,又使结果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同时火试金的富集倍数很大(105倍以上),能将几十克样品中的贵金属富集于几毫克质量的试金合粒中,而且合粒的成分简单,便于后续测定[1]。

火法试金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配料、熔炼、灰吹、分金等几个步骤,其中灰吹过程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本文主要对灰吹过程中三种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1 铅扣质量

在熔炼前要在试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捕集剂、还原剂和助熔剂等。火法试金一般以氧化铅(黄丹)为捕集剂。在熔炼过程中,氧化铅被还原剂(一般用面粉)还原为金属铅,它能与试样中的贵金属生成合金,一般称“铅扣”,冷却后与熔渣分离。配料是火法试金的一个关键步骤,配料不恰当会使分析失败。配料是根据试样的种类,按一定比例称取捕集剂、还原剂、助熔剂的细粉和试样混合均匀。不同种类的样品,其配料方法和用量比不一样。试样和各种试剂应当混合均匀,使熔炼过程还原出来的金属铅珠能均匀地分布在试样中,更好地起捕集和凝聚作用,从而发挥溶解贵金属的最大效能。升温到1 100~1 110℃,保温10 min左右,取出坩埚,倒入干燥的铁铸型中。熔融体冷却后,从铁铸型中倒出,将铅扣上面的熔渣弃去,观察造渣情况,以便改进配料比。锤击铅扣时,如果发现铅扣脆而硬,这就表示铅扣中含有铜、砷或锑等。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少称样,改用KNO3配料,重新熔炼。所得铅扣重量最好控制在25~40 g之间,以免贵金属残存在熔渣中。如果铅扣过大(大于45g)或过小(小于15g),应当返工。铅扣过大,说明配料时加的还原剂太多,会延长灰吹时间造成贵金属损失;铅扣太小,说明加入的还原剂太少,可能会造成贵金属未能完全被铺集而残存到熔渣中。所以再次重做时应当适当减少或增加还原剂(面粉)的用量。根据还原剂的还原力,计算出应补加或减少还原剂的具体质量。将铅扣质量控制在25~40 g为佳,一般蔗糖的还原力为14.0 g,碳的还原力为34 g,小麦粉(面粉)的还原力为10~12 g,粗酒石酸的还原力为8~12 g。

2 灰吹温度

灰吹的过程是将铅扣中的铅与贵金属分离。铅在灰吹过程中,被氧化为氧化铅,然后被灰皿吸收;而贵金属不被氧化,呈圆球体留在灰皿上,形成光亮的金银合粒,与铅分离。

灰吹前,将清洁干净的灰皿放在900℃左右的高温炉中,预热30 min左右,以驱除灰皿中的水分和气体。加热后,如果发现灰皿有裂缝,应当弃去不用。将铅扣放于灰皿中央,加热至875℃,铅扣熔融显出银一样的光泽,俗称脱模,脱模后稍微打开炉门(注意:不要大开炉门,以防冷空气直接吹到灰皿上,使铅的氧化作用太激烈,发生爆溅现象)。灰吹温度不宜太高,应控制在800~850℃,使铅恰好保持在熔融状态。一般企业中在分析时要注意观察炉膛内温度(有时高温炉使用的时间较长后,热电偶显示温度会与实际温度有偏差),若温度过低,氧化铅与铅扣不易分离。氧化铅将铅扣包住,可使铅立即凝固,这种现象叫做“冻死”。疑固后要进行升温再次脱模,这样会使贵金属损失加大。合适的温度能使氧化铅挥发至灰皿边沿上,出现羽毛状的结晶。灰吹过程微量的杂质比如铜、铁、锌、钴、镍等,部分转变为氧化物被灰皿吸收,还有部分挥发掉。铅大部分成为氧化铅被灰皿吸收,小部分挥发掉。贵金属大都不被氧化,例如金、银、铂、钯等,它们的内聚力较强,凝集成球状,不被灰皿吸收。在铅扣中的铅几乎全部消失后,可以看到球面上覆盖着一个彩虹镜面(或称辉光点)。随后这个彩虹镜面消失,圆球变为银灰色。将炉门关闭2 min,进一步除去微量残余的铅后,再取出灰皿冷却。若不经过两分钟的除铅过程,则在取出灰皿时,因微量的余铅激烈氧化发生闪光,会造成贵金属的损失。灰吹温度过高也会造成贵金属的损失。虽然金、银、铂、钯等挥发甚微,但在高温下,它们会部分地被氧化而随氧化铅渗入灰皿中。灰吹过程温度愈高,金、银、铂、钯的损失愈大,所以应当使温度严格控制在800~850℃,以灰皿边沿上出现大量羽毛状的结晶状为佳[2-3]。

灰吹过程实际上是样品中的贱金属和铅在高温下的氧化过程,因此要求灰皿中熔融的物料与空气有均匀的接触机会,以保证氧化速度的一致,同时应考虑到炉膛内不同位置接触空气的差异和温度差异,以及夏冬等季节因素对炉膛温度的影响,对不同位置区域的样品应使用相应的标准进行补正,其原则是尽量使标准能代表样品。

3 灰皿质量

灰吹用的灰皿是由骨灰和水泥加水捣和在压皿机上压制而成的。含骨灰多的灰皿吸收氧化铅的性能较好,但灰皿成型较困难,在夹的时候比较容易碎。灰皿为多孔性、耐高温、耐腐蚀的浅皿,重约40~50 g,灰皿材料宜使用动物骨灰、水泥或镁砂。使用500号水泥加10%~15%的水压制成水泥皿,自然干燥后使用,由于水泥皿的空隙较粗大,灰吹时的贵金属损失较大,合粒与水泥皿亦易黏结,故分析误差较大,一般只是在骨灰缺乏时用于厂内部周转料的分析。使用动物骨,最好是牛羊骨烧成骨灰,然后碾成0.175 mm以下,加10%~15%的水压制成骨灰皿,自然干燥3个月后使用。

由于在灰吹过程中氧化铅及贱金属氧化物除少量进入空气挥发外,绝大部分要被灰皿吸收。灰皿对金、银也有一些吸收,即所谓金、银损失。因此,灰皿制作时的压力差异必然造成灰皿空隙的差异,从而造成金的灰吹损失的差异,增大了分析误差。这就要求同一批材料来源的骨灰粉要用相同的压力加工;在灰皿将要用完的情况下,应避免在不同盒的灰皿中挑选,以免造成分析误差的扩大。更不能将不同来源的骨灰材料灰皿混批使用。一般在使用不同批次的灰皿时都要同时做下灰皿的回收率,以确保灰皿回收率达标。灰皿质量不好,灰皿底部或者边缘不干净,有镁砂或者水泥残余灰尘,落在合粒上,造成合粒不成形。

4 结语

灰吹的目的是将铅扣中的铅与贵金属分离,灰吹结束时有光亮圆球体(金银合粒)留在灰皿内,以灰皿边沿上出现大量羽毛状的结晶状为佳,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贵重金属的损失,确保最后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1]赵玉娥,杨丙雨.2005年中国金分析测定的进展[J].黄金,2006(12):59-63.

[2]梁金凤,杨之勇.铅阳极泥中银的分析-火法试金法[J].有色矿冶,2012(5):57-59.

[3]李邦民.火试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8-91.

猜你喜欢

火法骨灰还原剂
『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无害化处理铝电解废阴极炭块技术分析及应用现状
氨还原剂喷枪中保护气旋流喷射作用的研究
“氧化剂与还原剂”知识解读
熟悉优先原理 迅速准确解题
粗锡火法精炼除杂工艺除铜实践及除砷试验探索
把骨灰埋在球场
浅谈中国冶金技术的起源
我死后骨灰撒稻田
铜火法冶炼集烟烟气中重金属的处理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