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谣言图像化传播的形式和特点研究

2018-03-28赵建东山东师范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谣言形式文字

赵建东 山东师范大学

一、网络谣言图像化传播的概念和形成

(一)网络谣言的概念

谣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真实性没有被相关机构进行确认,但是在社交中广泛传播的言论形式。网络谣言是谣言的一种新的形式,与普通谣言不同的是,网络谣言是以互联网媒介技术为依托在网络空间中传播的谣言。

(二)图像传播的概念

图像传播是一种具有视觉符码特征的非语言传播形式,这种传播形式有着浅层化、感性化和直观化等特点。这种传播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反理性反逻辑的,同时也是丰富且富有差距的,是一种可以超越国家、民族、文化和语言的沟通形式,单从这一点上看和网络谣言还是有共同点的。

(三)网络谣言图像化的形成

正是在这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才使得网络谣言这种长时间以文字为主要方式的传播形式,开始向图像化传播转型。图像传播从一开始对文字传播的辅助和补充,到现在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在网络谣言方面,图像化传播也改变了网络谣言的生成和传播规律,也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和使用习惯。

二、网络谣言图像化的主要形式

(一)根据真实图像编造谣言

顾名思义,这种形式就是根据真实的图像信息,辅之以相关的文字进行谣言的编造。依据真实图像的具体情况,凭空捏造或者故意强调部分重点的形式编造谣言,这也是网络谣言图像化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这种根据真实图像编造谣言的形式,大多是以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介为平台广泛传播。

(二)根据谣言来寻找图像信息

这种网络谣言一般是以文字信息为主,再配以图像信息,简单的说就是先有文字形式的谣言,再配上一些看似和这个有关的旧图片,不明真相的群众也很难分辨出两者是不是同一件事情。而且确实是一些图像画面非常契合一些谣言,真假难辨,而这类谣言多是一些夸张的引人注目的事件,所以非常容易在一些平台上传播。

(三)根据谣言修改图像信息

这种形式的图像谣言是通过各种图像处理软件,对现有的图片进行编辑处理,改变图片原来的含义,通过这种虚假的图片,造成有图有真相的错误认识。随着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各类图像修改软件应用的不断成熟,使得对图片的修改变得越来越简单,导致各种通过修改图片和合成图片的方式进行图像化谣言的传播。

(四)根据谣言制作图像信息

在某些事件中,这种现象又叫做摆拍。造谣者在编造谣言的过程中,造谣者根据编造的谣言进行表演或者场景搭建,再对预先准备好的场景进行摄录,再将配上这种虚假图片的信息进行传播。当然还有很多人为了炒作,故意摆拍来传播一些所谓的“正能量”信息,这时候图片所表现出的就是虚假的信息。

三、网络谣言图像化传播的主要特点

(一)图像化谣言独特的叙事结构

单纯的文字谣言更像是一种线性叙事,而且一般是封闭式的判断结构,目的和过程都比较简单明了。图像不同于文字信息,它是一种空间性的传播符号,更容易表明含义,而且容易让信息接受者产生联想。图像传播有着它独特的叙事方式,它可以明确的展示人和场景的空间位置,可以展示人和物的存在,但是不能清楚的告诉接受者具体表达的含义,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图像信息具有多重的解读空间。

(二)图像化谣言特有的图像意识

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中,网民的图像使用意识越来越高,在网络谣言的传播中,无论是造谣者、传谣者,辟谣者都在使用图像化的语言进行传播。目前,很多网民可以通过图片上的蛛丝马迹来判断信息的真假,但是这种方法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不专业的辟谣更容易助推谣言的传播,需要人们更加警惕。

(三)图像化谣言鉴别的困难性

图像化谣言作为一种具有证据性的视觉语言,很容易得到接受者的认同。谣言中的图像信息与真实的新闻信息不同的是,真实信息中的图像的时间地点、前因后果都交代的非常清楚,每一条图像信息都是真实的。而谣言中图像信息不同,造谣者往往会隐去这些信息,这就给谣言的鉴别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四、总结

在当今的社交媒体中,网络谣言的图像化传播给谣言的鉴别和澄清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也对这个时代的谣言应对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没有一劳永逸的辟谣方法,只有将谣言的传播规律和具体事件相结合,才能找到合适的应对方法。

猜你喜欢

谣言形式文字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谣言π=4!
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