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传统媒体向融媒体的转型

2018-03-28铁玉霞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媒介信息

铁玉霞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普通民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强有力冲击。几个世纪以来,新闻传媒一直是传播公共知识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机构,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延伸,公民媒体和公民的新闻倡议激增,数字技术已经破坏了传统传媒业,对新闻工作者造成了新的威胁,融媒体也就孕育而生,那么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应该如何转型就值得探讨了。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存的融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间的功能差别很大,在传播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融媒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一个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在整合媒体前必然要先了解各种媒体的特性、优缺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首先传统媒体中的报纸是以平面静态方式表现的传播媒体,内容偏向理性,但表现能力不高。相比报纸,杂志亦为平面方式传播,但视觉表现能力强,针对性强,读者群稳定且明确。随后出现的广播更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在所有媒体中是唯一能伴随其他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沟通方式,不影响正常工作,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但广播信息保存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最后拥有丰富受众的电视视听兼备,内容详细易懂,偏向感性,容易被观众理解。与广播类似电视也是依时间线性传播,但由于电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使得同一时间会有很多人关注同一内容,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电视是功能最完备的大众传媒,对各种意识形态的公众都有较大影响力。

与传统媒体对应的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作为信息社会的产物,网络媒体集中了影像、声音、文本等多种媒介形式,真正实现了多媒体全方位信息传播。信息发布者与受众可以交互沟通,甚至是实时交流。网络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能实现全球实时发布和接收。

二、融媒体的特点

当今大众传媒正在逐渐超越信息交流这一最初功能,开始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社会价值观。一方面,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公众,都对大众媒介产生了高度依赖;另一方面,大众媒介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日益渗透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媒介之所以能够改变世界,是因为它能够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途径和体验方式,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尽管新媒体和数字平台加快了获取信息的速度,但可靠的独立新闻,尤其是调查性新闻,对民主生活至关重要。普通民众需要有组织的、可信的、经过验证的和背景化的信息,才能在政治、文化和社会舞台上做出合理的决定。所以传统媒体并不应该退出历史的舞台,而应该顺应时代进行变革。

从媒体的内容上看,智能手机普及、社交媒体发达,人人都是记者,手机便是媒体,新闻报道、信息发布已经不再是媒体人的专利了。从媒体的产出品来看,媒体的新闻报道、评论因为强调原创与深度,所以数量有限,很容易淹没在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中。媒体如何代表舆论、主导舆论、影响舆论面临挑战。新媒体的出现,已经开始对传统媒体的舆论工具作用产生抗衡。在这种大背景下,兼容并包的“融媒体”的出现就成为必然。“融媒体”首先不是一个实体媒体,而是一个理念。这个理念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融媒体带来的最重要的一个结果即“媒介之间的边界由清晰变得模糊”。因此,“打通”是融媒体时代模式创新的关键。由于各个省、市、地区的资源不一致,优势不一致,所以很难有一种形式可以适用于各个地区的传统媒体向融媒体转变。传统媒体不管如何“打通”,各个媒介之间的边界变的如何模糊,但是由于其前身(传统媒体)的本质没有变,所以依然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结合自己的特点,才能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三、融媒体如何扬长避短

融媒体虽然融合了多种媒体的优势,但是其自身的特点又决定了运作方式,这些传统媒体或多或少都肩负着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提供娱乐、教育市民大众、传递信息、引导群众价值观的功能。既要客观报道新闻信息,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又要引导大众正确树立道德观、人生观、金钱观。在认清这样重要的社会责任下,“融媒体”不应该浪费时间在做不到的地方,而应该花费更大精力在长处。当无法在时间和话题上获得优势时,就要利用更加权威,独具采访权和资源多的优势,制作权威、独到、深度的文章来打败其他新媒体。应该在新闻发布流程上寻求变革,在准度与速度之间找到平衡。同时也要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甄别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树立品牌,保持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媒介信息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订阅信息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