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家人讲述自家事 小社区也有好新闻
——《社区有话说 我要上经视》传播模式初探

2018-03-28邹文欣浙江省衢州广电传媒集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通讯员策划居民

邹文欣 浙江省衢州广电传媒集团

社区作为城市最基层一级组织,也是新闻资源集中的地方。社区里发生的各种琐细小事,是新闻的富矿。只要以适当的方式将它们呈现出来,就能使新闻更加贴近百姓生活,使节目更加具有鲜活魅力。

衢州广电传媒集团电视经济信息频道于2016年9月在《经视新闻》中开设社区新闻板块《社区有话说》,对社区里的新风新貌、爱心故事、文明达人、绝活能人等进行深入挖掘报道。为增加节目可看性,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记录社区的新发展新变化,让更多的人参与文明城市创建,2017年6月节目改版,增加了特别板块《我要上经视》:邀请社区居民当主持人,通过居民的视角来讲述社区发展变迁中的大事小事新鲜事。新闻记者隐身其后,乐当“巷子记者”“百姓记者”,把“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新闻内容和形式上充分反映群众的需要和特点。节目改版以来,已累计播出100余篇,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自己说”模式增强栏目影响力

一是重现场,增强社区小事可看性。2017年,衢州市区不少社区都开设了绿色银行,如果采用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这将是一条“淡然无味”的短消息。但在《社区有话说 我要上经视:社区居民董师傅带您逛绿色银行》中,荷花街道朝阳社区环保达人董师傅带着记者进行了体验式报道,展示了他用“垃圾”兑换生活用品的日常小事,非常直观、生动地告诉大家进入绿色银行如何操作,有什么好处。

再如坊门街社区的垃圾再生馆,如果要把市民如何用垃圾兑换物品、馆内有何亮点都“写”清楚,篇幅会过长,观众也看不住。在《社区有话说 我要上经视:坊门街社区 一站式服务让垃圾回收更便捷》报道中,通过垃圾再生馆工作人员现场描述,仅用三分钟,不仅将上门回收、馆内兑换以及馆内两个垃圾再分拣主题展区等内容说清楚了,而且通过描述,观众也了解到了记者常规采访不太会注意到的有意思的细节:主题展区一本《制图字体》,是70年代做黑板报用的字体;废旧瓶罐是如何变成花盆等艺术品的等等。

二是强互动,扩大节目传播面。现在的电视观众不再满足你播我看,更希望媒体能成为自己发表意见、展示主张的窗口和平台,实现其强烈的“表现欲”。过去电视节目与观众互动往往局限于表面,如公布热线电话、信箱、微博微信等征集新闻线索,获取意见建议。《我要上经视》则是更高意义上的互动,让互动渗透到信息加工、节目编排中,让观众真正参与到节目内容的制作和播出中。节目好的创意、好的作品,也非常适合进行网络微信传播,这些社区的播报达人也很乐于同他人一起分享自己参与制作的节目,许多节目播出后都在新媒体上有较高的阅读量和转发量。

三是接地气,提升新闻关注度。根据新闻接近性原则,人们最为关注的其实是眼皮底下的事情,或者说与他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在电视中看到熟悉的人在播报和自己相关的事,能够让社区其他居民产生兴趣,并觉得新闻离他们更近、更亲切了。而且这样的节目创意,在激烈的电视节目竞争中独树一帜,有着自己的个性魅力。

这样的电视节目形式也受到不少街道、社区的欢迎,为节目的收视聚拢了一批忠实观众,夯实了社区层面的宣传阵地。

二、“隐身式”报道提升采编人员综合素质

一是锻炼了挖掘新闻的能力。做社区新闻,要求记者勤于与社区居民沟通,积极主动寻找具备新闻价值的新闻源;同时又要求记者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从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发现具有价值的新闻,从细小的新闻线索中看出其对居民的影响,从发生在一个社区的偶然事件中看出必然性。

2017年7月,坊门街社区的草根艺人向观众展示了教社区居民利用家里废旧布料制作布贴画。这种废物利用行为对小区的居民来说很实用。这条新闻给记者的触动很大,记者由此想到别的小区有没有这样的手工艺达人,于是进行了联系,各社区踊跃报名,在《我要上经视》中,展示他们的废旧物品循环利用小妙招。

二是锻炼了新闻策划能力。社区新闻的线索可能是丰富多彩的,但也可能是杂乱无章的。怎样把一个看似“鸡毛蒜皮”的小活动做得出彩,特别是以群众参与的形式进行报道,保证群众出镜词的精彩,出镜状态符合节目需求,采访问出意想不到的点睛之语,这些都需要记者进行事先策划、沟通和启发。

今年元宵节,花园街道安装社区组织了闹元宵活动,记者选定一位气质形象颇佳的社区干部,整个报道几乎都在他的现场描述中进行,在他淡定从容、流畅的介绍下,观众被“带入”活动现场,和大家一起“体会”猜灯谜的乐趣、吃元宵的幸福。最后一位居民的采访令人印象深刻,他说“老年人能过上儿女安康、邻里和睦的日子就是幸福”,给整篇新闻增色不少。

三是锻炼了新闻采编业务能力。《我要上经视》报道模式,要求记者必须具备采、写、编、摄、播的综合能力。文字记者作为一期节目的主策划人,必须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成为多面手,才能统筹完成这一期的采编任务;而摄像记者面对“群众记者”,也必须要有编导的意识,才能带着他(她)组织好画面,顺利完成拍摄任务。

三、新模式夯实社区宣传阵地

一是社区宣传积极性得到增强。近一年时间,一些社区频频在电视荧屏亮相,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形象,也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参考。衢州经视建立的“社区有话说”微信通联群,从最初十几人发展到目前的近八十人,城区的所有社区通讯员都加入到群中。通过一年多的磨合,部分社区通讯员也从毫无头绪、无从报题,到大体知晓新闻规律,练就了发现新闻的“慧眼”,懂得了怎样去放大一个看似普通的消息,挖掘事件背后的新闻价值。这种能力的提升,不仅促进了栏目报道质量的提升,也促进了社区自身宣传工作的提升。

二是社区群众露脸成了草根明星。《我要上经视》板块开播后,不少群众成了社区代言人,在电视荧屏频频露脸,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惊喜、新鲜又自豪的事,他们也因此成了观众羡慕的草根明星。如在采编团队的策划编导下,花园街道安装社区的通讯员杨芳菲、方靓几次将社区服务群众的活动,以个人出像、采访的模式流畅地串联下来,把一个小小的社区活动,做成鲜活的现场新闻。紫荆社区小朋友李昕南小小年纪不怯场,和记者一起顺利完成创建文明城市社区小小志愿者在行动的报道……不同年龄段的群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只要敢想、努力做,看似遥不可及的新闻工作,自己也能做得很好,从而增强了他们做其他工作的自信心。

经过一年多的运营,《社区有话说》栏目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频道全体采编人员在今后的采制中不断改进提升。

一、进一步挖掘社区鲜活素材

从报道题材分析,很多社区希望在电视上多露脸,但又缺乏发现社区新闻的能力,一些讲座、培训成了报道内容,削弱了新闻可看性。因此今后需要记者多与社区通讯员沟通,迈开腿,多往社区跑,与社区群众打成一片,利用自己的经验,帮助社区通讯员挖掘社区亮点,做好策划编导,多出鲜活作品。

二、进一步提升记者现场报道策划能力

目前大部分记者对报道形式、报道样式已掌握,但仍有个别记者能力有待提高,说明前期缺乏策划,出现了“断片”现象。

三、进一步提高社区通讯员业务水平

应该说目前部分社区通讯员在报题、参与策划方面已有了一定经验,但想成为个中高手,不论是在寻找新闻线索,还是“上经视”成为出镜记者,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栏目部也计划在今年举办两次社区新闻评比,邀请社区通讯员参与,并且通过评比举行新闻策划培训,进一步提高社区新闻宣传水平,同时也希望能多成就几个社区“新闻主持人”。

猜你喜欢

通讯员策划居民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石器时代的居民
通讯员专栏
本期策划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