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柴胡汤联合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研究

2018-03-27马桂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临床效果

马桂芹

【摘要】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联合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按照电脑抽取随机数字法分为恩替卡韦组和联合治疗组, 各32例。恩替卡韦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 联合治疗组在恩替卡韦组基础上联合小柴胡汤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显效15例, 好转15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3.75%, 恩替卡韦组治疗后显效11例, 好转12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71.88%,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为(30.31±5.12)U/L、总胆红素(TBIL)为(20.13±4.31)μmol/L、白蛋白(ALB)为(25.21±2.41)g/L, 均低于恩替卡韦组ALT(51.35±11.24)U/L、TBIL(37.45±7.58)μmol/L、ALB(41.21±3.53)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柴胡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优于单一西药治疗, 能提高临床疗效,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柴胡汤;恩替卡韦分散片;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肝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79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是指体内乙型肝炎病毒检测阳性, 并且病程超过6个月且发病不确定的临床慢性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复杂, 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 并且能通过母婴、血液、伤口及性接触传播, 成为一种威胁人类健康、危害性最为严重的传染疾病。恩替卡韦分散片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用的抗病毒药物, 虽然能延缓病情发展, 改善患者肝功能, 但是远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导致患者预后较差。研究表明, 将小柴胡汤联合恩替卡韦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效果理想[1-3], 但该治疗方案在本院尚未得到验证。本文以2015年3月~2017年

3月入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作为对象, 探讨小柴胡汤联合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入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 入选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标准, 患者均为肝郁脾虚型, 且患者均经过超声、生化指标检查最终得到确诊。按照电脑抽取随机数字法分为恩替卡韦组和联合治疗组, 各32例。恩替卡韦组男18例, 女

14例, 年龄20~59岁, 平均年龄(36.83±7.39)岁, 病程1~11年,

平均病程(4.58±2.14)年。联合治疗组男19例, 女13例, 年龄21~60岁, 平均年龄(37.09±7.64)岁, 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4.61±1.8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恩替卡韦组患者常规给予抗病毒西药治疗, 服用0.5 mg恩替卡韦分散片(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00141)治疗, 1次/d, 4周為1个疗程, 共服用8个疗程。联合治疗组在恩替卡韦组基础上联合小柴胡汤治疗, 方药:黄芩10 g、党参15 g、半夏10 g、生姜3 g、甘草5 g、柴胡10 g、大枣10 g, 1剂/d, 250 ml/次, 分早晚服用, 4周为1个疗程, 不间断服用8个疗程。两组治疗过程中均适当减少活动, 保证休息, 避免劳累, 尽可能饮食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食物。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8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情况。临床疗效参照参考文献[4]分为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两组治疗8个疗程后次日早晨空腹取静脉血3 ml, 完成血清分离后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TBIL及ALB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疗效比较 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显效15例, 好转

15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3.75%, 恩替卡韦组治疗后显效11例, 好转12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71.88%,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肝功能水平比较 联合治疗组治疗后ALT为(30.31±

5.12)U/L、TBIL为(20.13±4.31)μmol/L、ALB为(25.21±

2.41)g/L, 均低于恩替卡韦组ALT(51.35±11.24)U/L、TBIL

(37.45±7.58)μmol/L、ALB(41.21±3.53)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 小柴胡汤联合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得到应用, 且效果理想。恩替卡韦分散片属于核苷类似物, 药物能阻止内源性核苷酸参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复制, 快速改善患者症状, 避免病情持续发展。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生姜、甘草、大枣等组成。方药中, 柴胡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等功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等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生津止渴功效;生姜具有增进食欲、活血驱寒功效;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功效;甘草则能调和诸药, 发挥不同药物功效。临床上, 将小柴胡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效果理想, 能发挥中医、西药协同作用, 达到优势互补, 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 促进患者早期恢复[5-10]。

猜你喜欢

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临床效果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患者常见易患因素分析
两种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