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8-03-27刘力凯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老年人

刘力凯

【摘要】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30例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 每组6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组治疗依从性98.4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9.2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总满意度96.9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7.6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6.85±3.05)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85±2.0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作用非常显著,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健康教育;老年人;心血管内科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95

心血管疾病属于一系列涉及到循环系统的疾病, 又称循环系统疾病[1-3]。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极高, 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其中心脑管内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 主要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若未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心血管疾病极易引起旧病复发。因此, 做好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向老年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对于其身心都有极大益处。本文主要研究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30例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 每组65例。常规组男39例, 女26例, 年龄60~76岁, 平均年龄(66.01±4.05)岁;护理组男35例, 女30例, 年龄62~79岁, 平均年龄(68.21±4.13)岁。两组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疾病判定标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检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若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主治医生,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 主要包括:①健康知识及意识教育:大部分老年患者对于健康的认知是不全面的, 医院应大力宣传健康的重要性, 用最通俗易懂的方法向患者宣传健康知识, 使每例患者树立健康意识, 自主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4]。②心理教育:由于病情、经济的压力会造成患者抑郁的情绪, 因此, 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教育工作, 向患者讲述有关病情知识, 使其正确的认识并接受自己患病的现实, 以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工作。③饮食护理:严禁患者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少食油腻类食物, 应多给予健康饮食的建议, 如多食用低盐、低脂类食物, 多食蔬菜、水果, 补充维生素、纤维素。④合理运动:运动对于患者病情的缓解非常重要, 应鼓励患者积极进行适当运动, 以恢复各项身体机能, 但要遵循适宜原则, 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①治疗依从性判定标准如下。完全依从:严格遵循医嘱;一般依从:有时会不按照医嘱进行治疗, 但此种情况发生较少;不依从:完全不遵循医嘱。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一般依从)/总例数×100%。②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以本院自主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为标准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 具体如下。非常满意:对于其护理工作给予非常高的评价;满意:对于其护理工作持比较平和的态度;一般满意:对于其护理工作的部分内容并不是非常满意;不满意:对于护理工作不满意, 评价很低。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③生活质量评分:通过观察患者身体指标、病情恢复情况、生活态度、独立能力等事项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总分0~10分, 生活质量与分值成正比[5]。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常规组患者完全依从30例

(46.15%), 一般依从28例(43.08%), 不依从7例(10.77%), 治疗依从性为89.23%;护理组完全依从34例(52.31%), 一般依从30例(46.15%), 不依从1例(1.54%), 治疗依从性为98.46%;护理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组总满意度96.9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7.6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常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3.85±1.05)分, 护理组为(3.79±1.12)分, 比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为(4.85±2.05)分, 护理组为(6.85±3.05)分, 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在老年群体中最为常见, 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眩晕、晕厥、呼吸困难、心悸等, 给患者及其家属都带来了极大困难, 严重威胁到了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6-8]。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社会教育活动, 使人们自觉的选择有益于自己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 减轻影响健康的潜在因素、可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 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相关文献指出, 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工作中进行健康教育工作, 可使患者充分了解有关自己病情的知识, 对自身健康问题更加重视, 自觉的树立健康意识, 从而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工作, 以使治疗过程顺利、有效完

成[9, 10]。为证实此种观点, 本文作者选择130例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护理组治疗依从性98.4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9.2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总满意度96.9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7.6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6.85±3.05)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85±2.0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 具有较大临床应用意义,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华. 探讨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体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198-199.

[2] 岳秀艳. 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7(39):244-245.

[3] 朱慧辉. 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当代医学, 2014(6):122-123.

[4] 孙莹. 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研究, 2017, 25(3):175.

[5] 董萍. 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6(7):00039.

[6] 张彩连. 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影响. 医药前沿, 2013(14):35-36.

[7] 林丽清. 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健康教育的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4(6):345-346.

[8] 张翠梅. 健康教育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中外健康文摘, 2013(52):226-227.

[9] 王婷婷, 王盈. 健康教育在心血管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现代养生b, 2013(11):211.

[10] 阿斯耶·阿卜杜海比尔, 王云珍. 关于健康教育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8):00320.

[收稿日期:2017-11-30]

猜你喜欢

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老年人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