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2018-03-27马忠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效果

马忠志

【摘要】 目的 总结髌骨骨折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100例髌骨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 研究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为92.0%(46/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38/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效果理想, 可以保证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髌骨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65

髌骨骨折作为一类关节内骨折, 治疗过程中需要重视对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遵照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原则, 目前医学界通常应用双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加以固定, 是现在治疗髌骨骨折的常见方式, 患者出现髌骨骨折后凹侧会产生应力, 凸侧非常容易产生张力、旋转应力与剪力, 通常应力能够促进患者骨折愈合, 但旋转应力和剪切应力会对骨折愈合起到妨碍, 张力带固定依照相关功能原理, 转变凸侧张应力为无偏心负荷压应力, 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抵消旋转应力与剪切应力, 利用钢丝结扎, 从而促进骨折愈合[1]。本文回顾性分析10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 研究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

髌骨骨折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5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30例, 女20例;年龄最小19岁, 最大66岁,

平均年龄(45.2±8.8)岁;引发骨折因素包括:压伤10例, 交通事故伤20例, 砸伤5例, 跌伤10例, 其他5例;患者中属于闭合性骨折22例, 属于开放性骨折2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 女20例;年龄最小20岁, 最大67岁, 平均年龄(46.3±8.8)岁;引发骨折因素包括:压伤10例, 交通事故伤20例, 砸伤6例, 跌伤10例, 其他4例;患者中属于闭合性骨折23例, 属于开放性骨折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研究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治疗: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 采取止血带实施充气止血, 在髌前正中纵行作一长度为6 cm切口, 切开深筋膜, 完全显露骨折位置, 对于关节内积血进行冲洗并且彻底清除, 依照骨折类型开展复位固定处理, 对于横断骨折近端骨折面中外和中内1/3部位距离骨折面中央挨近关节面部位, 平行逆行穿入克氏针2根, 在髌骨上级部位穿出, 伸膝复位达到骨折满意之后采取固定钳加以固定, 两根骨钢丝按照8字形缠绕克氏针, 并且结扎在近端, 剪短克氏针上端, 旋转针尾向下, 剪短远端距离髌骨下极0.5 cm处, 内置负压引流分层闭合伤口;针对开放性骨折患者, 首先进行彻底清创, 顺着原伤口扩大切口, 使骨折部位得到完全显露, 剩余操作和闭合性骨折一致, 手术后1~2 d拔出引流管, 开展股四头肌伸缩训练, 提高手术后的活动量, 3~4周慢慢指导患者接受负重行走。中医治疗:采取复元活血汤, 组方包括:淫羊藿15 g、生地12 g、首乌15 g、牛膝12 g、川芎10 g、桃仁15 g、水蛭5 g、红花15 g、黄芪20 g, 手术后2 d为1剂/d, 用水煎煮, 指导患者早晚服用1次, 持续服用10 d;外用消肿止痛散:穿山甲100 g、

地鳖虫200 g、红花100 g、桃仁200 g、丹参200 g、虎杖300 g、黄芩200 g以及黄柏200 g, 研成细末, 取适量加入酒精调成糊状, 在患者伤口拆线3 d后实施外敷, 使用3~5 d [2]。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 依照患者的实际病情, 使用多酶片, 2次/d, 3片/次;九维他片, 1次/d, 2片/次, 针对炎症显著患者为其静脉滴注骨肽注射液, 1次/d, 10~20 ml/次, 治疗15~30 d作为1个疗程, 对于肿胀严重患者给予其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3]。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4]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疗效评价标准:患者接受治疗后, 骨折对位良好, 膝关节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没有产生疼痛以及肌肉萎缩现象, 为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 骨折对位效果好, 膝关节功能获得显著的改善, 日常生活受到轻微影响, 为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 骨折没有愈合或是愈合速度比较慢, 膝关节活动受限, 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记录满意例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显效22例, 有效15例, 无效1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4.0%;研究组患者显效28例, 有效17例, 无效

5例, 治療总有效率为90.0%,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为92.0%(46/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38/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髌骨骨折采取中药汤剂治疗, 能够起到早期活血化瘀、止痛消肿, 中期续筋接骨以及止痛祛瘀的作用, 恢复期间主要起到补气活血、强壮筋骨的效果, 中药外敷的治疗作用为化瘀活血、通络舒经,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加快骨折的愈合速度, 降低治疗时间,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5-10]。本研究中,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 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果显示, 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为92.0%(46/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38/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临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效果理想, 可以保证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具有临床推广

价值。

参考文献

[1] 涂杨茂.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分析. 光明中医, 2011, 26(3):548-549.

[2] 许理忠, 谢可永.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疗效观察. 辽宁中医杂志, 2001, 28(12):748-749.

[3] 熊云峰.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38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11):22-23.

[4] 申爱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10):1082-1084.

[5] 杨海林, 褚德全, 黄克旺,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64 例临床分析. 临床医药实践, 2011, 20(10):793-795.

[6] 武红军, 郝源渊, 王鹏.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现代中医药, 2010, 30(5):49.

[7] 熊治儒.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42例临床价值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12):135-136.

[8] 马大凯, 佟秋佳.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预后临床观察. 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16):82-83.

[9] 舒永进.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38例临床疗效观察. 健康必读旬刊, 2013(5):403-404.

[10] 方小林, 冯建忠.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52例临床分析. 吉林医学, 2015(14):3017-3018.

[收稿日期:2017-11-17]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