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头地区NICU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分析

2018-03-27王敏肖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早产儿

王敏肖

【摘要】 目的 分析包头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 并分析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应用眼科广域数字成像系统(Retcam3)检查眼底的临床资料, 分析NICU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56例早产儿中, 发现各期ROP 46例, ROP阳性率为29.49%;其中男22例, 女24例;孕周25~34周, 平均孕周(30.1±2.86)周;出生体重690~2500 g, 平均出生体重(520.88±445.79)g。Ⅰ期病变22例(27只眼), Ⅱ期病变23例(38只眼), Ⅲ期病变1例(2只眼)。Ⅰ期病变发展到Ⅱ期4例(8只眼), Ⅱ期病变发展到Ⅲ期7例(12只眼), 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3例(6只眼)。出生胎龄低、出生体重低、高浓度吸氧史是影响NICU早产儿ROP发生的高危因素(χ2=53.467、22.803、25.494, P<0.05)。结论 分析包头地区NICU住院早产儿ROP的发病率, 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吸氧史以及宫内缺氧、母亲患有高血压或有妊娠期高血压等母体因素都是影响ROP发生的高危因素。

【关键词】 包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4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onpathy prematuyity, ROP)是影响未成熟视网膜血管的一种病变, 其特点是视网膜缺血和新生血管形成, 以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等。主要见于早产儿, 低体重儿, 若未及时治疗可致视力丧失,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降低ROP的患病率和致盲率, 提高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生存质量, 2004年我国卫生部(现卫计委)颁发了《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 国内许多城市逐步开展了相关工作[1, 2]。本院眼科从2015年正式开展新生儿眼筛, 现将2015年9月~2017年2月NICU中住院的155例早产儿应用Retcam3检查眼底的资料及相关因素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2月于本院NICU中住院的156例有吸氧史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 孕周25~34周, 平均孕周(30.0±3.16)周, 出生体重690~2500 g, 平均出生体重(520.88±445.79)g;自然分娩68例, 剖宫产88例;单胎者144例, 双胎者12例。

1. 2 方法 检查前详细询问记录受检早产儿的孕周、出生体重、吸氧情况, 是否有窒息、缺血缺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黄疸、贫血等疾病, 包括妊娠期母亲是否有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及羊水早破等。早产儿检查前1 h禁食、禁水, 检查前1 h采用复方托吡卡胺(美多丽)滴眼液点眼3次, 1滴/次, 间隔15 min, 瞳孔要求至少6 mm或以上。护士固定患儿, 检查时点爱尔凯因滴眼液1滴/眼, 安放小儿开睑器, 然后在角膜上涂抹氧氟沙星眼膏, 检查顺序依次为后极部视乳头、黄斑区、颞上、颞下、鼻上、鼻下五个方位。每眼检查时间一般1.5~2.0 min。有病变者视病情不同进行复查。

生后3~5周的有吸氧史的早产儿, 全身情况较平稳, 首次接受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发育未成熟的早产儿, 1~2周复查, 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发育正常;对于发生ROP的患儿, 视病变情况1~2周复查眼底, 直至ROP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ROPⅢ期及以上或阈值病变, 尽可能及早治疗干预, 防止ROP进行性发展。

1. 3 ROP分类标准及治疗原则 采用1984年国际ROP会议所制定的ROP国际分类标准[3], 依据患眼的病变部位, 将视网膜分为3个区, 病变程度分为Ⅰ~Ⅴ期。按时钟方位记录病变范围。阈值病变是指Ⅰ区和Ⅱ区连续5个钟点或累计8个钟点的Ⅲ期病变, 同时伴有附加病变。阈值前病变1型指Ⅰ区合并附加病变的各期ROP, 或不伴附加病变的Ⅲ期病变;或Ⅱ区合并附加病变的Ⅱ、Ⅲ期ROP。对阈值病变或阈值前病变1型ROP患儿, 在确诊后72 h内进行激光光凝治疗, Ⅳ期或Ⅴ期患儿建议行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为主的手术治疗。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检查及治疗结果分析 接受检查的156例早产儿中, 发现ROP 46例, ROP阳性率29.49%。其中男22例, 女24例,

孕周25~34周, 平均孕周(30.10±2.86)周, 出生体重690~1900 g,

平均出生体重(520.88±445.79)g。其中Ⅰ期病变22例(27只眼), Ⅱ期病变23例(38只眼), Ⅲ期病变1例(2只眼)。Ⅰ期

发病变展到Ⅱ期4例(8只眼), Ⅱ期病变发展到Ⅲ期7例

(12只眼)。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3例(6只眼), 其中2例注药2次, 术后效果良好, 定期随诊复查, 视网膜血管发育正常, 病灶无复发。本研究中发生ROP的40例门诊定期复查, 病变逐步消退, 视网膜血管发育正常。部分病例后期失去随访, 結果不详。

2. 2 危险因素分析 ①156例早产儿均有吸氧治疗, 吸氧时间3~70 d, 平均吸氧时间(17.5±2.12)d。轻度吸氧98例, 15例发生ROP, ROP阳性率为15.31%;重度吸氧58例, 31例发生ROP, ROP阳性率为53.45%, 其中需机械辅助呼吸的30例, 发生ROP 20例, ROP阳性率为66.67%。②单胎者144例, 40例发生ROP, ROP阳性率为27.78%;双胎者12例, 6例发生ROP, ROP阳性率为50.00%。③出生胎龄≤28周、29~30周、

31~32周、33~34周ROP阳性率分别为85.00%(17/20)、35.70%

(15/42)、23.08%(9/39)、9.09%(5/55)。④出生体重<1000 g、1000~

1500 g、1500~2000 g、2000~2500 g ROP阳性率分别为58.33%

(7/12)、38.24%(26/68)、10.00%(5/50)、7.69%(5/26)。出生胎龄低、出生体重低、高浓度吸氧史是影响NICU早产儿ROP发生的高危因素(χ2=53.467、22.803、25.494, P<0.05)。

3 讨论

ROP发生与许多危险因素相关, 包括早产、低体重、吸氧、母体及新生儿自身因素等。发病机制也包括细胞因子学说、氧自由基学说、梭形细胞学说等,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病因机制和治疗标准。但ROP是世界范围内早产儿致盲的主要原因, 所以强调早产儿视网膜筛查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ROP的发生与高浓度的吸氧史、出生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均密切相关。出生胎龄越低, 发病率明显越高, 这可能因为出生时间越早, 早产儿视网膜周边部无血管区越多, 正在发育的视网膜血管对高氧极为敏感而引起不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在无血管区发生缺血性视网膜病变。Palmer等[4]于1991年对4099例早产儿进行筛查, ROP的总发病率为65.8%, 在出生体重<750 g, 750~1000 g、1000~1250 g的早产儿发病率分别为90%、78%、47%、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而且多胎较单胎发病率高, 可能与多胎早产儿出生体重较单胎更低且易伴有全身并发症有关。

有研究表明, 应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的患儿发生ROP的可能性较应用机械通气或者持续正压通气的患儿较小, 但并非所有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都与吸氧有关系[5-7]。而且吸氧的浓度越大, 发生率亦越高。其他诱发因素可能还包括胎内窘迫、宫内缺氧、多胎、胎内生长受限、母体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等[8-10]。

对于早产儿, 尤其合并有高危危险因素的早产儿, 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34周应及时进行ROP的筛查。对于全身病情严重的或极低体重早产儿, 尤其需要机械通气者要尤为重视。与NICU的儿科医生及时沟通, 尤其是在吸氧时间和吸氧浓度上, 可给儿科医生提供部分参考尽可能减少ROP的发生, 既能保证早产儿生命安全, 又尽可能减少ROP等并发症的发生。Retcam3在早产儿眼底筛查中操作简便, 眼底检查资料可存贮、可对照, 使得ROP病变能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保证了早产儿视力的正常发育, 大大提高了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是一项优生优育的社会化系统工程。

综上所述, 分析包头地区NICU住院早产儿ROP发病率, 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吸氧史以及宫内缺氧、母亲患有高血压或有妊娠期高血压等母体因素都是影响ROP发生的高危因素。

参考文献

[1] 冯斐, 刘晓娟, 赵培泉. 泰州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临床眼科杂志, 2012, 20(1):61-64.

[2] 毕明超, 李松鹤, 陆成伟, 等. 吉林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4, 32(7):53-56.

[3] Flynn JT. A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1985, 8(1):3-10.

[4] Palmer EA, Flynn JT, Hardy RJ, et al. Incidence and early course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The Cryotherapy f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Cooperative Group. Ophthalmology, 1991, 98(11): 1628-1640.

[5] 李之喆, 强丽莉, 王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吸氧相关因素分析. 国际眼科杂志, 2012, 12(11):2206-2207.

[6] 刘毅.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影响因素调查. 国际眼科杂志, 2014, 14(11):2074-2076.

[7] 殷纳新, 李战, 张天测, 等. RetCamⅡ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临床观察分析. 江西医药, 2016(1):15-17.

[8] 朱向紅, 曹嵘. RetCam Ⅱ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临床观察分析. 社区医学杂志, 2016, 14(16):69-70.

[9] 张艳莉. 住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青岛大学, 2016.

[10] 叶沿红, 李红, 吴静, 等.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宁夏医学杂志, 2017, 39(4):324-325.

[收稿日期:2017-12-18]

猜你喜欢

早产儿
婴儿抚触护理法对早产儿呼吸及睡眠的临床观察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早产儿的头号敌人:呼吸系统疾病
早产儿喂养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总结
浅谈如何预防强光噪声对低体重早产儿的影响
早产儿喂哪种奶粉好
口腔按摩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研究
早产儿消化系统干预的护理措施研究现状
早产儿莫忘视网膜筛查
怎样养护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