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2018-03-27李定武李峥嵘胡卫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效果

李定武 李峥嵘 胡卫华

【摘要】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

方法 5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方案治疗, 观察组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用时为(30.23±1.92)min, 对照组治疗用时为(45.23±1.88)min, 观察组治疗用时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暴露次数为(12.83±1.82)次, 对照组放射暴露次数为(18.83±1.99)次, 观察组放射暴露次数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3.03±1.02)分, 对照组VAS评分为(6.92±1.92)分, 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椎体高度为(78.34±2.01)mm, 对照组椎体高度为(62.23±1.92)mm, 观察组椎体高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展开治疗, 可有效保障患者的手术有效性, 促使其恢复。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31

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发生率在国内正以极快的速度增长。该部分患者很容易出现各类骨折, 其中以椎体压缩性骨折最为常见。目前, 因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等多方面优势, 已被临床所认可, 在绝大程度上提升了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诊治效果[1]。本次本院侧重对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具体效果加以分析, 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本院2016年2月~2017年7月接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8例, 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29例。对照组中男16例, 女13例, 年龄55~78岁, 平均年龄(64.21±4.60)岁。观察组中男18例, 女11例, 年龄52~79岁, 平均年龄(64.34±4.89)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按照静脉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 术中体位主要为俯卧位。在C型臂机的作用下, 针对损伤部位进行准确定位, 并针对椎弓根具体位置情况进行定位。随后, 借助C型臂机将进针点选择在正为椎弓根10点钟方向, 并按照和矢状面保持15°左右的角度进针, 随即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进针角度进行调整。在穿刺点位置确定好后, 将针芯取出。将预先调制好的PMMA骨水泥注射至椎体前壁1/4的位置处。并在X线的作用下, 将骨水泥缓慢推注到椎体中。在注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各方面体征变化情况详细进行记录。确保骨水泥硬化后再将其取出。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方案治疗, 即以保守治疗为主, 由有多年临床经验医师针对该部分患者进行手法复位治疗, 并针对骨折部位进行牵引, 在后续恢复过程中, 医护人员需详细告知患者在恢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并引导其尽早进行功能训练, 并引导患者严格按照医生指示进行用药, 并注重对钙的补充。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用时、放射暴露次数、疼痛评分、椎体高度。疼痛评分借助VAS疼痛评分量表进行评估, 分数越低效果越好[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觀察组治疗用时为(30.23±1.92)min, 对照组治疗用时为(45.23±1.88)min, 观察组治疗用时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061, P=0.000<0.05);观察组放射暴露次数为(12.83±1.82)次, 对照组放射暴露次数为(18.83±1.99)次, 观察组放射暴露次数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81, P=0.000<0.05);观察组VAS评分为(3.03±1.02)分, 对照组VAS评分为(6.92±1.92)分, 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635, P=0.000<0.05);观察组椎体高度为(78.34±2.01)mm, 对照组椎体高度为(62.23±1.92)mm, 观察组椎体高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211, P=0.000<0.05)。

3 讨论

在国内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 骨质疏松于临床的发生率也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其诱发因素存在于多个层面, 其中骨代谢出现异常为该部分患者最主要表现。其中,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属于该部分患者最为主要并发症[3, 4]。会促使患者出现腰部肌张力增加, 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等症状, 将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对于该症的治疗主要有保守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 其中因保守治疗无法针对患者各方面症状在短时间内进行缓解, 且需要额外服用镇痛药物, 需要患者长时间静养, 极易促使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出现各种并发症, 常见如压疮、肢体功能障碍等, 将进一步影响患者健康。故此, 为综合保障临床针对该部分患者诊治效果, 更需要采用手术方案展开治疗, 促使患者各方面症状在短时间内缓解[5, 6]。

在手术技术持续完善的情况下, 借助经皮椎体成形术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已在临床得到推广。该治疗方案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 能帮助患者在术后较短时间内进行恢复, 且在手术过程中放射暴露情况相对较少, 能有效减少该部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医疗费用问题[7-10]。

在本次研究中, 本院就将经皮椎体成形术运用于2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在该手术方案的作用下, 可有效提升该部分患者手术治疗综合效率, 在缩短其手术用时的同时, 降低患者在术后疼痛程度, 更能达到对椎体高度有效改善的效果。

总之, 基于经皮椎体成形术在处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多方面优势, 值得将该手术方案在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达到对该患者诊治效果综合提升的效果, 促使其尽快得到恢复。

参考文献

[1] 王峰, 雷涛, 苗德超, 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7, 3(3):143-149.

[2] 刘庆, 徐俊杰, 李业海, 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临床骨科杂志, 2017, 20(2):150-153.

[3] 张振东.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3例临床观察. 健康大视野, 2012, 20(9):281-282.

[4] 曾辉.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分析. 当代医学, 2014(4):58-59.

[5] 张益宏.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中国实用医刊, 2010, 37(3):89-90.

[6] 赵汝岗, 张强, 赵昌松, 等. 3D打印经皮导板导航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初步应用.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 39(11):1030-1032.

[7] 杨丰建, 林伟龙, 朱炯, 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 21(1):50-54.

[8] 黄刚, 陈海云, 刘卓勋, 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12):2729-2732.

[9] 董雙海, 田纪伟, 王雷, 等. 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中华创伤杂志, 2011, 27(3):236-240.

[10] 李雪松, 聂浩雄, 张丽梅, 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9, 6(1):10-13.

[收稿日期:2017-10-31]

猜你喜欢

经皮椎体成形术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PVP与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140例的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初步分析
过仰复位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后壁破裂的椎体压缩性骨折27例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不同手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没效果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成骨性脊柱转移癌的治疗效果观察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