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50 nm强脉冲光脱毛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18-03-27贾丽丽李晓红刘效远李柯旻李纪峰王晓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脱毛安全性

贾丽丽 李晓红 刘效远 李柯旻 李纪峰 王晓飞

【摘要】 目的 观察650 nm强脉冲光脱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0例女性脱毛患者, 均采用波长为650 nm的强脉冲光对患者腋下进行脱毛治疗, 观察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 30例患者中治愈18例, 显效12例, 好转和无效0例, 治愈率为100.00%。3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21例、满意8例、一般1例、不满意0例, 患者满意度为96.67%。30例患者治疗部位治疗结束后未出现水泡、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紫癜、瘢痕等不良反应。结论 650 nm强脉冲光对腋部脱毛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少,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强脉冲光;脱毛;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09

Observation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650 nm intense pulsed light for hair removal JIA Li-li, LI Xiao-hong, LIU Xiao-yuan, et al.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First Auto Work General Hospital, Changchun 130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650 nm intense pulsed light for hair removal. Methods A total of 30 female hair remova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intense pulsed light with a wavelength of 650 nm for underaxillary hair removal, and their clinical efficacy, adverse reactions and satisfac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18 cured cases, 12 effective cases and 0 improve and ineffective case in

30 cases, with cure rate as 100.00%. There were 21 very satisfied cases, 8 satisfied cases and 1 general case and 0 unsatisfied case, with satisfaction as 96.67%. 30 patients had no adverse reactions of vesicle, pigmentation, pigmentation, purpura and scar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Conclusion 650 nm intense pulsed light shows remarkable efficacy for hair removal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Intense pulsed light; Hemoval; Safety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激光、强脉冲光脱毛技术得到了广大医美人士及求美者的广泛关注。传统去除毛发的方法(如剃毛法、拔毛法、化学方法除毛法等)只能暂时去除毛发, 且不良反应多, 不容易被患者接受。强脉冲光依据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 [1], 使毛发永久性减少, 且不良反应少, 容易被患者接受。本科门诊30例患者应用650 nm的强脉冲光治疗头进行脱腋毛, 效果明显, 满意度高,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10月在本院进行脱毛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最小年龄19岁, 最大56岁, 平均年龄35岁。Fitzpatrick皮肤分型为Ⅲ型和Ⅳ型。脱毛部位:两侧腋下。

1. 2 排除标准 局部或全身皮肤传染病;怀孕或哺乳;瘢痕体质;癫痫症;严重的系统性疾病;近期服用过维甲酸类光敏性药物;近期太阳暴晒或者日光浴。

1. 3 方法

1. 3. 1 仪器设备 飞顿辉煌360工作平台(Alma Lasers 有限公司)。

1. 3. 2 參数设定 依据患者皮肤颜色、毛发颜色、毛发粗细及毛发密度调整参数。皮肤颜色及毛发颜色较深、毛发粗、毛发密度大时能量密度稍低, 反之能量密度稍高。经脱毛治疗后的再生毛发较治疗前变细、颜色变浅, 下次治疗时可上调能量密度1 J/cm2。

1. 3. 3 操作流程 每次治疗前向患者交代治疗禁忌证及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留取脱毛部位照片。剃刀刮除治疗区毛发, 清洁脱毛部位皮肤, 无需麻醉, 脱毛区域涂抹

1 mm厚的冷凝胶, 嘱患者闭眼并戴眼罩。首先做一个试验性光斑, 观察15 min, 去除冷凝胶, 以皮肤略微发红, 毛囊周围略微水肿为理想效果。如临床效果不理想且无不良反应, 可增加1 J/cm2的能量密度, 观察疗效;如果出现明显红斑、水肿, 可减少1 J/cm2的能量密度, 观察反应。治疗结束后立即用冷水清洗去除冷凝胶, 并用冰袋冷敷30 min。共治疗3次, 间隔4~6周毛发生长出2 mm左右时再次治疗。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脱毛部位末次治疗后的毛发情况, 依据治疗前后毛发的密度、粗细、颜色来进行评定疗效, 并且记录脱毛部位的不良反应(灼痛感、局部红斑、毛囊周围局限性水肿、水泡、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紫癜、瘢痕)。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疗效判定标准[2]:治愈:毛发减少>95%, 新生毛发变细, 颜色变淡;显效:毛发减少60%~95%, 新生毛发变细, 颜色变淡;好转:毛发较少20%~59%, 新生毛发变细, 颜色变淡;无效:毛发减少<20%, 新生毛发粗细和颜色改变不明显。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 治疗后, 治愈18例, 显效12例, 好转和无效0例, 治愈率为100.00%。

2. 2 满意度 3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21例、满意8例、一般1例, 不满意0例, 患者满意度为96.67%。

2. 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患者有轻度灼痛感, 可耐受, 大约在治疗后1 h内自行消失。多数患者治疗后即刻出现局部红斑、毛囊周围局限性水肿, 30 min后逐渐消退。30例患者腋下均未出现水泡、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紫癜、瘢痕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3. 1 强脉冲光脱毛原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 传统的脱毛方法逐渐被激光、强脉冲光等新技术取代。激光/强脉冲光是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 即以毛囊中的黑色素为靶色基[3]。本科采用的波长为650~950 nm的强脉冲光, 可被正常皮肤中的黑素细胞吸收, 而毛囊周围组织对其吸收很弱, 所以毛囊中的黑素成为了治疗的靶组织, 从而导致毛囊组织的破坏而周围正常组织几乎不受损伤。

3. 2 治疗次数及间隔时间 毛发的生长周期可分为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在生长期毛母质细胞分裂活跃, 此期黑素细胞最多, 对激光/强脉冲光的吸收最好;在退行期, 毛母质停止增值, 毛乳头萎缩;在休止期, 毛囊和毛乳头分离, 毛发脱落, 退行期和休止期黑素细胞活性很低, 对激光/强脉冲光治疗不敏感。退行期及休止期毛发需要转变到生长期后才能进行再次治疗, 因此脱毛治疗需要多次连续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腋下的毛发粗且黑, 毛囊的黑素含量较多, 因此疗效显著, 一般3次治疗就能达到理想的脱毛效果。根据毛发的生长情况, 一般4~6周进行下一次治疗。

3. 3 能量密度 选择合适的能量密度对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都很重要。可以根据患者肤色、毛发粗细、毛发颜色、毛发密度进行能量密度大小的调整[4]。皮肤的颜色、毛发的颜色越深以及毛发越粗、毛发密度越大吸收的能量越大, 因此, 患者肤色深、毛发颜色深、毛发粗、毛发密度大时能量要低, 以避免损伤表皮组织[5]。反之则能量越高。疼痛可以作为判断能量密度是否足量的一个指征:治疗时患者完全没有疼痛感, 说明能量密度不够, 如果疼痛难忍, 则说明能量过高。

3. 4 脉宽 脉宽是指光开始发射至停止发射之间的时间, 也就是光照射皮肤的时间, 这是加热皮肤和靶基的过程[6]。脉宽越接近于毛囊的热弛豫时间, 对毛囊的破坏作用越大。如果脉宽过大, 热量没有足够的时间弥散, 热损伤范围会扩大。有文献报道, 脱毛时的脉宽应大于表皮热弛豫时间(0~10 ms), 小于毛囊的热弛豫时间 [7]。本文运用的波长为650 nm的强脉冲光脉宽可调, 分别为40、50 ms。可根据毛干直径选择不同的脉宽。

3. 5 表皮冷却 表皮中含有大量的色素, 会竞争性吸收能量, 表皮温度会明显上升, 如果超过一定的温度并持续一定的时间, 皮肤则有可能会损伤[8]。因此要对表皮进行冷却。治疗前在治疗部位均匀涂抹1~2 mm厚的冷凝胶;治疗中本科采用的飞顿辉煌360工作平台自带冷却系统, 治疗过程中时时冷却, 并且冷却程度可调;治疗后用冰袋对治疗部位进行30 min的冰敷, 以此减少对表皮的损伤。

综上所述, 采用波长为650 nm的强脉冲光脱腋毛, 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轻,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梅, 李遠宏, 何春涤, 等.新型强脉冲光脱毛的疗效观察.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08, 17(11):1663-1666.

[2] 刘刚, 王芳, 严蕾, 等. 800 nm半导体激光真空脱毛系统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3, 22(6):329-332.

[3] 周颖华. 810 nm半导体激光脱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5, 24(24):41-44.

[4] 杨珊, 何玉红, 普雄明. 810 nm半导体激光脱毛216例疗效分析.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3, 6(1):34-36.

[5] 刘玉芳. 新型强脉冲光治疗唇部、腋部多毛的疗效观察. 大连医科大学, 2015.

[6] 张健, 茅伟安. 强脉冲光脱毛133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4):230-232.

[7] 王怀湘, 李建明. 强脉冲光脱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当代医药, 2014(26):174-175.

[8] 林佳音, 袁定芬. 半导体激光和强脉冲光脱毛临床疗效观察及相关机制探讨. 应用激光, 2016(3):363-368.

[收稿日期:2017-12-29]

猜你喜欢

脱毛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脱毛会让毛发越来越浓密吗
健康脱毛,清凉一夏
脱毛灵
找对脱毛方式 夏日裸肌无忧
美丽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