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为首发表现的艾滋病21例病例分析

2018-03-27黄立霞朱巧珍马聚轩李志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误诊艾滋病

黄立霞 朱巧珍 马聚轩 李志莹

【摘要】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患者的临床特点, 以提高呼吸内科医生对AIDS的识别能力, 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IDS合并PCP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及实验室检查均有其发病特点。经过早期治疗, 21例患者中有20例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1例因来院时已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AIDS合并PCP时有典型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据此可提高AIDS的早期诊断率。

【关键词】 艾滋病;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误诊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08

Analysis of 21 cases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complicated with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as the first manifestation HUANG Li-xia, ZHU Qiao-zhen, MA Ju-xuan, et al.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Nan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5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complicated with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PCP), so as to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ability of respiratory physicians to AIDS and reduce the misdiagnos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1 patients with AIDS complicated with PCP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Clinical symptoms, imaging changes and laboratory tests in patients with AIDS complicated with PCP both had its onset features. After early treatment, 20 patients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improvement in 21 patients, and 1 hospitalized patient died due to invalidity of critical emergency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imaging findings of AIDS combined with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are typical, and they may improve the early diagnosis rate of AIDS.

【Key wor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Misdiagnosis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是由于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deficiencyvirus, HIV) 后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1-3]。HIV主要侵犯CD4 + T淋巴细胞, 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使AIDS患者常合并有各种机会性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is carinii pneumonia, PCP) 是一种AIDS患者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病变, 也是常见的死亡原因[4, 5]。本研究收集了2003年8月~2017年

5月经本院呼吸内科诊治的21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期提高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对AIDS的认识, 能够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8月~2017年5月本科收治的AIDS合并PCP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5例, 女

6例, 年龄23~65岁, 平均年龄(37.8±10.3)岁; 职业分布:职员8例, 自由职业4例, 经商3例, 农民3例, 酒店服务员2例, 无业人员1例。21例患者均经性传播。

1. 2 诊断标准 AIDS的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PCP诊断依据:①临床诊断:AIDS诊断明确;发热、咳嗽和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胸部X线或CT片提示肺纹理增多、粗乱、条索状阴影或散在多发的小片状阴影;复方新诺明或氨苯砜治疗反应良好。②PCP确诊标准:肺组织、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检出肺孢子菌的孢囊或滋养体。本组病例中经病原学确诊2例, 其余19例为临床诊断。

2 结果

2. 1 临床特征分析 ①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 干咳无痰;胸闷、气短9例, 呼吸急促8例;体重下降7例, 约5~15 kg;腹泻6例。脱发16例;②体格检查:消瘦12例, 毛发稀疏16例, 颜面皮肤呈褐红色8例, 四肢末端发绀10例, 全身皮疹3例, 口腔白斑10例, 合并梅毒2例。

2. 2 实验室检测分析 ①血常规:可见白细胞(WBC)总数升高, 晚期淋巴细胞下降。血乳酸脱氢酶升高17例, 1-3-β-D葡聚糖试验(+)5例。②血气分析;低氧血症或Ⅰ型呼吸衰竭。③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流式细胞学检查, 血CD4+ T淋巴细胞计数:其中有4例患者为1~50个/μl, 8例为51~100个/μl, 7例为101~200个/μl, 2例为201~329个/μl。

④血清抗体检测:每例均经初筛后经深圳市疾病控制中心(CDC)免疫印迹法确诊HIV抗体(+);其中2例予气管镜检查, 经支气管肺活检, 组织病理经环六亚甲基四氨银染色检出卡氏肺孢子囊, 确诊PCP。

2. 3 影像学表现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X线摄影术(HRCT)检查, 具体表现为:16例患者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渗出性毛玻璃样, 肺野透亮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病灶从肺门区蔓延到肺野;3例患者肺部纹理较为模糊、增粗、增多, 两肺主要表现为弥漫性网状影及结节影, 有少量散在的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存在;有1例患者合并有胸腔积液;1例患者出现了气囊性病变, 双肺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圆形或类圆形气囊。AIDS合并PCP患者影像学及病理表现见图1, 图2。

2. 4 治疗方法 ①一般治疗:休息, 吸氧, 改善通气功能,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②磺胺甲基异噁唑治疗,

100 mg/(kg·d), 分3~4次口服, 中重症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甲强龙40 mg, q. d.。呼吸衰竭患者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予以相应的治疗。

2. 5 预后 经过早期治疗后, 21例患者中有20例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1例因来院时已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卡氏肺孢子虫(简称肺孢子菌)是真核单细胞生物, 过去认为属于原虫, 现根据其超微结构和核糖体RNA结构分析认为肺孢子虫属真菌类。近年来, AIDS的发病率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 促使AIDS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于并发了各种机会性感染。PCP属于一种最重要的机会性感染类型, 在各种机会性感染中占有65%~80%的比例[6-8]。正常人体肺泡内能够寄存卡氏肺孢子虫, 在活化巨噬细胞、细胞免疫共同作用之后, 便会促使其从体内清除干净。因为AIDS患者CD4+ T细胞在很大程度上减少, 免疫力降低, 其清除力也会有所降低, 卡氏肺孢子虫得以在肺泡内部进行大量繁殖, 导致低氧血症出现。研究显示, 有60%左右的AIDS患者在发病初期便有PCP表现。对PCP进行诊断的标准在于将病原体找出, 但是因为PCP患者干咳为主, 痰液涂片具有较低阳性率, 支气管肺泡灌洗及支气管镜下肺活检对PCP的早期诊断非常有效, PCP的检出率分别为85%~87%和86%~88%, 两者结合的检出率可达94%~100%。本科2例患者接受经气管镜肺活检检查, 病理均发现大量肺孢子菌。现阶段, 临床上对PCP进行诊断时, 存在有病原体获取难度较大、病原体无法进行体外培养以及血清学检验阳性率偏低等难点, 所以临床上对其进行诊断时, 主要采用临床诊断方式。AIDS患者具有较典型临床特点, 对于青、中年患者有發热、消瘦、毛发稀疏、颜面皮肤棕褐色改变、口腔白斑、血常规淋巴细胞下降特点, 要警惕AIDS可能, 进一步追问冶游史, 予HIV抗体检测。其次, 临床上影像学检查是诊断PCP的重要辅助检查, 对PCP诊断有较高的价值。通过对AIDS合并PCP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 能够将病变形态、部位有效显示出来, 其典型病例肺部HRCT表现为肺部广泛的毛玻璃影, 但肺尖及外侧肺野末梢显影正常, 有的合并有碎石路征、网状影和气囊影, 本研究中有16例患者表现为弥漫性渗出性毛玻璃样阴影。

现阶段, 国内主要采用磺胺甲基异噁唑对患者进行治疗, 用药剂量为100mg/(kg·d), 1个疗程为21 d。开始时,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磺胺甲基异恶唑进行治疗, 有10例患者病情较为严重, 在此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其进行治疗, 有利于提高氧合作用, 减少肺间质水肿, 可防治磺胺甲基异恶唑过敏反应, 使缺氧现象有效缓解, 将机械通气减少, 降低病死率。

综上所述, AIDS合并PCP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像学改变及实验室检查均有其发病特点, 与普通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明显区别, 将其作为依据, 有利于提高AIDS的早期诊断率。

参考文献

[1] 张旭, 王煜, 马娟, 等.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5例临床观察.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10):73-76.

[2] 姚正钢, 邓秋月. 58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特点.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9):1692-1693.

[3] 蒲德红, 郝卫刚, 陈思源, 等.艾滋病合并重症卡氏肺孢子虫肺炎25例临床病例分析.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7):1218-1220.

[4] 汪伟, 赵全明.以重症肺炎入院确诊艾滋病3例病例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24):166-168.

[5] 彭平, 唐小平, 胡中伟, 等.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107例.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4):637-639.

[6] 姚玲娣.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46例临床分析.海南医学, 2013, 24(18):2708-2709.

[7] 董涛, 王容.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予药物与药物选择研究.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5, 25(11):846-53.

[8] 翟介明, 何礼贤, 李锡莹.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诊断及其进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1(14):236-237.

[收稿日期:2017-12-20]

猜你喜欢

误诊艾滋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 健康全家人”知识竞赛试题
眼眶组织淀粉样变易误诊临床分析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误诊的因素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临床分析
关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磁共振表现以及漏误诊研究
老年人梅毒抗体阳性诊断梅毒易误诊原因浅析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