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算法把关的不足

2018-03-27韩红邓倩倩郑州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茧房头条内容

韩红 邓倩倩 郑州大学

一、算法缘起

大数据是近几年研究的热门话题,即使我们可能对大数据概念不太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活中,我们谁都免不了受到它的影响。

当你打开淘宝,你会发现推荐购买商品一栏都是你近期浏览过的网页;当你浏览咨讯时,推荐栏清一色是你近期关注过的话题;路过某家店铺,美团可能会给你发附近的美食小贴士。算法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它几乎每天都会对展示在我们眼前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与取舍。

大数据背后往往有着算法的支撑。算法的出现其实并不算晚,应该说和计算机的发展紧密相连,但之前关于算法的相关研究大都集中在信息技术领域,算法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可以说近几年才逐渐得到重视。虽然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不少观点都承认现在已经步入了算法主导时代,算法盛行已经成为未来不可避免的一种发展趋势。

二、算法把关的实现

“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是今日头条打出的口号,今日头条的崛起,可以说促进了新闻推送方式的大变革,其从受众需求出发,信息内容和传播渠道主要依靠数据和算法实现,专注于提供个性化推荐内容,用户的粘性和平台浏览量也因此大幅提升。

个性化内容推荐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软件变得越来越“懂”我们。在海量信息流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我们每个人的核心关注点都可以被标签化,而且随着个人关注点的变化,系统给出的推荐也是能够随之更新的。

《移动互联网2017春季报告》指出,网络新闻活跃用户数量排名前三的是腾讯新闻、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而这三个媒体平台全都依托于算法,新闻生产的算法时代已经来临。

三、算法把关的消极面

(一)信息茧房的忧虑

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了“信息茧房”的概念。他认为,公众往往只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因而知识结构是不全面的,长此以往,将置身于狭隘的“茧房”中。他还生动地描述了“个人日报”现象。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被满足,未来某一天,将出现新的界面代理人,它将能够为每个人量身定制一份个人日报。

这两种现象在算法作用下日益凸显,单一化、同质化的信息不断被推送,“信息茧房”日益加固,当信息一一被过滤后,我们都在自己专属的“私人订制”下,浏览我们感兴趣和无聊消遣的信息(八卦娱乐等),却无视那些虽然趣味性不强但却可能很重要的信息。(时政信息、公益内容等)

微博中就存在典型的信息茧房效应:关注对象日趋同质化,收到的新消息取决于你关注过的人;互粉、转发、私信等功能使得“圈子化”现象明显。

(二)个人隐私的担忧

互联网主要的商业模式就是免费,我们获取了互联网公司的服务,但代价却是出卖了我们的个人隐私,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注意力和个人数据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所出售的产品。

比如今年年初支付宝账单侵隐私风波,支付宝收集了用户一年内的消费信息,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每个人的年度消费报告,而用户若想要查看账单,默认条件是同意《芝麻服务协议》,即允许相关公司采集自身信息。这种做法没有留给用户选择的余地,很大程度上侵犯了其隐私。类似的年度歌单等也都利用了我们的使用记录或其他信息,我们的隐私安全在算法操纵下受到了一定威胁。

(三)价值判断的缺失

传统的新闻把关主要由编辑负责,把关人需要对事实真伪核实甄别,对所传播的内容进行价值判断,进而筛选出那些符合公共需求的信息,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也由此得到彰显。

而在算法分发条件下,当代码写好后,接下来的内容生产或识别就主要依靠机器完成,编辑的功能相对被弱化,由此也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一些戏谑、恶俗的内容稍加伪装,就很有可能逃过算法的控制。尤其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下,信息系统十分庞杂,算法怎么“把关”、“把关'效果如何等现实因素都需要我们考虑。

四、算法把关下的思考

(一)算法把关离不开传统新闻价值观的指导

如今,我们身边从来都不缺乏信息,海量的信息甚至已经形成轰炸态势,但真正有观点、有内容的优质产品却是少之又少,网络垃圾充斥着屏幕,这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现实情境。算法把关再优越,也不能由其完全决定内容生产,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的前沿阵地,应该始终坚守传统新闻价值。

(二)受众应提升媒介素养,成为自身信息把关人

大数据时代,人们应该学习摆脱海量信息带来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完全接受推送给我们的内容,而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多采用怀疑性认知方法,这样我们才能逐渐为自己建立一个“关口”,从而成为自己信息消费的“把关人”。

(三)人机交互、情理共融

陈昌凤教授认为,通过人机交互,能够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体现人的主导性和价值观,这也符合目前算法在新闻传播领域发展趋势。就像今日头条虽主要依靠算法筛选内容,但代码在应用前需要经过内容部和研发部的共同商议,算法背后“人”的因素发挥了很大作用。由此可见,实现技术和人的良性互动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楼建坤,陈泽玺,国秋华.算法的把关研究——以今日头条App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7,9.

[2]刘志毅.今日头条如何用算法打击“标题党”[J].传媒,2017,4.

猜你喜欢

茧房头条内容
微头条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头条》(四首之三)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头条
主要内容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