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新闻从业者也需精准培养的思考

2018-03-27郑志东山西省神池县电视台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新闻事业山区院校

郑志东 山西省神池县电视台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作为在山西省神池县新闻战线工作十几年的老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事业也在进步,我们新闻队伍中的编辑记者也在成长。这些来自山区的基层记者、编辑亲身感受了从传统的纸媒到电视到互联网新闻媒体传播的巨大转变,笔者也在山区新闻事业上做了些工作,老带新、传帮授,培养出了不少年轻新闻工作者,不但使他们掌握了新闻釆访技能,提高了政治修养水平,而且积累了不少好的培养经验。形势在变,山区新闻人才也需要精准培养,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的需要。

时代对新闻从业者有何要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记者和编辑?好记者和好编辑如何精准培养?培养新闻从业者要达到何种效果?回答这些问题的最终目得就是为了振兴我们山区的新闻事业,而培养出地方上的好记者好编辑又是山区新闻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发挥其作用的前提。科学的精准培养,对于树立正确的以人兴业、激励引导新闻人才职业发展、调动新闻人才创新兴媒的积极性、加快建设山区新闻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山区神池县的新闻媒体队伍来看,当前新闻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班人才匮乏、优秀新闻人才奇缺、年轻人政治觉悟低、工作经验不足、没有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因此,精准培养新闻人才,通过科学合理的正向激励作用,来推动山区新闻队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此业人才创新兴媒活力,促进人才发展与山区传播传媒事业的有机融合。让传媒人从事的传媒业也真正能够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德才兼备之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新闻传媒行业也不例外,只有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新闻传媒工作者,才能把事关党的新闻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新闻宣传工作事关党和国家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国之大事。而年轻人作为新闻传媒事业贫困山区人才资源战略储备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养好、使用好年轻人对于优化山区新闻队伍结构、提高山区新闻宣传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舆论宣传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认为要探寻最佳路径和有效方法来对年轻新闻从业人员的培养精准发力,对症用药,达到培以能用,用以兴业的根本目得。

“从业择地”观必须正确。毛泽东主席曾说,农村有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如今,许多年轻人因各种原因不愿呆在山区农村种地敬业,能心甘情愿扎根山区宣传媒体的优秀年轻人就更少。培养山区新闻人才,首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从业择地”观。和繁华的城市对比,山区小县各行各业相对落后。以山西省神池县广播电视台为例,全台新闻釆编一线的记者队伍中,以年轻人居多,这些年轻人中90%不是新闻院校毕业的。为什么是这种情况呢?因为正规新闻院校的毕业生,很少有人来山区媒体工作,主要原因是县级媒体门槛太低,待遇差,真正优秀的传媒院校的科班毕业生都流向市、省、国三级媒体就业,虽说城市竞争强,但生活、工作条件优越,良好的现代都市环境更利于他们成长成才。近些年,神池、偏关等不少县级媒体曾在省城人才市场举办的毕业生招聘会上尝试聘用一些大新闻院校的高才生来山区宣传媒体从业上岗,但多数结果是因山区待遇跟不上所聘人才的基本要求而流产,最终走人。山区基层新闻单位留不住优秀新闻专业人才相当普遍。笔者留心研究,山区新闻部门的新闻从业人员刚入门时基本都是一种模式,先从社会上招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工作。招不下专业的,非专业的也行,只要喜欢这项宣传工作也将就的上岗使用。通常是宣传媒体的老人来带新人,以帮传带的方式来培养新人,手把手教,身跟身学,熟能生巧,量变质变,确实在新闻宣传业务上有所提高。中国近两千多个县,南方经济富裕些的大县,新闻单位还事业兴旺些,北方经济落后的小县,尤其是贫困山区的新闻工作环境就差强人意,新闻从业者比较艰难。基层一线的新闻工作究竟重不重要?“县乡治则天下安,县乡稳则大局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众所周知的道理,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基层、基础工作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基层新闻工作当然也不能除外,绝非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要有,更要重视。因此当地党委、政府既要抓经济建设,也不能放思想政治建设。从组织层面来科学制定系列配套政策,鼓励新闻院校毕业的优秀专业人才到基层工作来山区新闻媒体就业,正规新闻专业院校也要有计划安排学生们到艰苦山区、复杂环境、新闻岗位来砥砺品质、锤炼作风、釆访实习、增强同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长才干、增强本领。

作为一个山区新闻媒体,无论是党报,还是电视台、电台、互联网平台,都必须要培养一批属于本单位本部门的有政治灵魂的专业人才。理想信念不会凭空产生,也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坚守。各个部门和单位根据财力,尽可能让单位里专业的以及非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去上级新闻宣传部门培训学习,坚定这些新闻从业者的理想信念,要求他们在听讲课,记笔记中,消化受益,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信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我的体会是,建议年轻新闻从业者,要结合每次的培训学习,不断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看CCTV《焦点访谈》、《人民网》 等,多读一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大报上的深度报道和版头条文章,以及中外新闻大家和马克思主义精典作家的著作,尤其是精读细研一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篇章,在自己所从事的新闻工作中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尖于笔,论述于文,写出、拍摄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群众的好作品,弘扬大正气,传播正能量。真正达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新闻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虔诚与执着,至信与深厚,确实让为党和人民服务的美好理想信念成为自己心中的灯塔,凝聚时代精气神的高尚灵魂。

培养山区优秀新闻工作者,应是新闻院校神圣的使命。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办学要面向三农,十亿国人就有八亿农民。因此,全国各地各级的新闻专业院校也要在广大学子中凝聚一种优秀新闻从业者要在基层成长、优秀新闻从业者在基层锻炼的思想共识,让优秀新闻苗子在基层的海阔天空里磨练成才、绽放光芒。

实事求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会过时。鉴于山区新闻宣传行业的特殊情形,我们不妨结合山区各地宣传媒体的自身状况,只要政治上可靠,不妨放宽其他条件,来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氛围。邓小平同志曾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新闻部门用人何尝不能如此?专业也好,非专业也罢,只要德、能、勤、绩、廉皆为上品者,都可大胆使用。前提条件当然是注重把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凭实绩使用新闻人才,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山区优秀新闻从业者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培养新闻从业者唯德至上、能力至上的观念。事业兴衰,唯在用人。新闻从业者应正确看待学历和能力的关系,根据情况杜绝“一刀切”,以德以才来考量,在评聘初、中、高级新闻评审职务时以实际业绩更显公正。营造“不比学历比能力,不受条框重实绩”的良好氛围,为那些山区优秀新闻工作者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促进山区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山区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修梯田》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山区
新疆新闻事业发展概述(1911年-1978年)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我国首发新闻事业整体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