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思维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及应用分析

2018-03-27赵杰印刷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动态性出版业选题

赵杰 《印刷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

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以及生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传统出版业在发展中受到信息化冲击,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发展时期,而作为深度数字化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出版业发展形成了新一轮的冲击和影响。下文将通过对大数据思维模式及类型分析,结合大数据时代下传统出版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大数据思维在出版业发展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促进其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创新发展。

一、大数据思维模式及其类型分析

大数据思维模式主要包含动态性与智能化思维模式、相关性与预测性思维模式以及整体性和不确定性思维模式三种不同类型。其中,动态性与智能化的思维模式中,动态性思维模式主要是从大数据思维的动态性特征出发,结合大数据环境下数据随着时间变化不断发生实时性改变的情况,通过将及时更新的数据作为依据进行事物调整,以实现思维方向以及程序的改变,从而达到思维目标优化的目的。而智能化思维模式中,是大数据时代下云计算以及社会计算、可视技术等先进技术的突破发展,利用大数据系统实现与人脑相似的思维活动,通过自动对有关事物信息的搜集,在对数据进行逻辑分析与判断基础上,实现一种具有和人脑思维能力相类似的思维活动的模式。其中,数据是驱动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动态性作为大数据的直接特征,表现出了数据的变化形态,而正是大数据动态性推动了其智能化发展。

其次,大数据的相关性与预测性思维模式中,相关性思维模式是通过对两个变量之间的联系进行思考实现的一种思维模式,相关性所涉及的范畴较为广泛,在不同领域的概念界定存在较大的区别,相关性关系中呈相对变化特征。大数据的预测性思维模式是最具有价值能力的一项思维模式,也是大数据思维的核心,大数据预测性思维模式是通过将一切物体数据通过传感器在网络中记录保存,形成大量的数据并进入相应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在对物理环境计算以及社会领域计算下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根据整理出的数据结果进行下一步发展预测。大数据预测性思维模式在各领域应用中能够为其创新和收益带来较大的价值影响。

最后,大数据思维的整体性与不确定性思维模式中,整体性思维模式是在数据挖掘与分析过程中,需要从全部数据角度出发进行问题分析,重视全体数据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并且在问题解决上注重从整体性上对分析对象进行把握,以达到相应的分析结果。而不确定性思维模式则是指在数据处理中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分析,对各类数据价值进行正确看待,从而形成一种非确定的、模糊性、立体型的灵活思维方式。大数据时代,数据数量的不断增加,其中包含的错误数据量也不断增加,但是,错误数据在数据分析及价值中不具备相应作用和意义。

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

(一)对传统出版业生产方式的影响

传统出版业生产方式以选题策划、内容生产、排版制作为主,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传统出版业生产方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阅读需求,导致其生产销售量下降,出版图书库存增加等,对传统出版业生产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传统出版业生产中,选题策划作为其生产方式的首先环节和重要战略性阶段,由于选题策划过程中选题信息采集过程相对复杂,包括初步信息收集以及市场调查、目标读者明确、申报主题与审查批准、出版管理、与作者沟通等多项内容,所需要的时间及成本较高,并且多数出版行业的选题策划是由编辑完成,对编辑所提供的信息搜集以及信息敏感度等依赖较大,缺少相对科学的信息采集与分析体系,对多元化的客户需求以及多变的市场环境的掌握和了解不够,因而非常容易造成出版业生产中选题重复以及跟风现象频现等情况发生,对其生产销售以及出版发展的本质意义产生较大不利影响。此外,在出版生产的排版制作环节中,传统排版制作的人工录入以及排版制作方式不仅工作效率较低,并且排版制作中对摆放位置相关性联系不强、存在重复性排版等问题,对出版业生产发展十分不利。

(二)对出版业经营模式的影响

传统出版业经营模式以纸质产品盈利为主,通过将图书内容获得收益在出版纸质图书的单次消费中体现,销售得越多,其出版收益也就越大,这种经营模式存在单一化与功利化特征。而这种单一经营模式由于出版生产的成本较大,并且缺乏对读者需求的准确把握和了解,需要经过多种渠道、消耗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将图书产品送到读者手中,导致其价值降低,时效性也受到影响,同时增加产品的附加成本,经营收益降低,对出版行业长期发展十分不利。

(三)对出版工作者思维模式的影响

传统出版业发展中,出版思维以思想态度和思维方式为主,再加上其对新生事物的反映不够迅速,导致在大数据时代下,多数出版业编辑缺乏对大数据时代及影响的认识,造成出版编辑对大数据概念以及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时代下的整体运营环境等认识不足,处于长期数据挖掘与整合工作状态,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出版业发展相对滞后。

三、大数据思维在传统出版业中的应用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思维模式在信息采集以及信息采集效率提升、信息采集渠道创新等方面都具有极为突出的优势,大数据动态性与智能化思维模式能够促进 传统出版业选题策划环节信息采集工作效率以及渠道模式的创新,同时其智能化思维在图书出版的排版制作上具有极大的作用优势。

首先,大多数动态性思维在促进传统出版业图书出版的选题策划以及内容生产模式创新应用中,由于传统出版业选题策划环节,选题数据库的系统功能较为落后,并且数据处于静止状态,在选题内容应用中局限性突出,并且不能够结合市场动态变化进行选题内容调整,导致出版生产的图书产品与市场脱节,出现图书产品滞销等情况,对出版业发展十分不利。而大数据的动态性思维特征在解决传统出版业选题内容滞后等有关问题上,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大数据动态性思维模式进行图书出版的选题信息采集,并且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不是进行单纯的收集数据,而是根据数据本身进行观点表达,利用数据挖掘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整理后,进行有价值的信息筛选并向读者传递,以提高图书出版选题内容的时效性和价值性特征。比如,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进行选题信息采集,或者是基于CNONIX国家标准的市场信息采集、通过“用户画像”进行用户信息采集等方式,都是利用大数据动态性思维进行传统出版的图书出版选题与内容生产创新模式。以“用户画像”实现的用户信息采集为例,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关系变化最明显的表现为企业对消费者行为具有“可视化”转变,而这种“可视化”是建立在大数据技术开发运用基础上,通过在营销过程中为消费者提供精准营销,以实现企业对潜在商业价值的深度开发。而“用户画像”的图书出版用户信息采集方式,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用,对用户信息进行全面展示与分析基础上,对用户消费以及行为习惯等数据进行即时、准确的定位,为“用户画像”以及信息采集提供数据基础。

此外,大数据智能化思维模式在图书出版的排版制作中运用,根据传统出版的排版制作内容,在大数据环境下,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对其排版制作及图书出版的全部生产环节进行监测,以实现精准控制和改善,促进生产效率提升。比如,传统出版业在出版生产中,运用大数据思维模式,在协同编纂平台与互联网环境下开始使用数字化生产加工平台,实现多人异地协同在线交流与工作模式,针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文稿修改记录等数据进行记录保存,并为数据追溯以及提取提供支持。

四、结束语

总之,进行大数据思维对传统出版业影响及应用研究,有利于在对传统出版业大数据环境下的影响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促进大数据思维在传统出版业的有效运用,进而推动传统出版业在大数据时代的创新发展。

[1]邓佳佳.大数据时代出版业的演进与变革[J].中国出版,2014(23):52-55.

[2]陈小平,高建.论“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背景下的传统教材出版业变革[J].科技与出版,2015(07):111-116.

猜你喜欢

动态性出版业选题
离群动态性数据情报侦查方法研究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交际中模糊语言的动态性阐释
国土资源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动态性探讨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