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定位 特色发展:高校科技期刊办刊路径思考
——基于浙江大学出版社近两年的实践

2018-03-27曾建林杨嘉檬张纯洁

出版与印刷 2018年4期
关键词:浙江大学办刊科技期刊

曾建林 杨嘉檬 张纯洁

当前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有两个新变化值得特别关注。

一是科技期刊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把科技创新放在了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已深入人心。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长,2017年科研经费总量达到1.75万亿[2],居世界前列。2016年,中国学者发表论文43.6万篇,超越美国,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论文生产国[3]。与此相应,作为科研论文发表、传播重要平台的科技期刊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预示着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迎来了全新的时刻。

二是科技期刊得到大力扶持并取得快速发展。中国科协联合财政部、教育部等多个部委实施专门用于扶持科技期刊发展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经费从2013年的2.91亿元到2016年的3.1亿元,而且加大了对新创刊物的资助力度,新增期刊从每年10种增长到20种。此外,科协、中科院、各期刊学会等也纷纷制订了面向科技期刊的专项扶持计划。在一系列举措下,中国科技期刊得以快速发展,特别是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数量增长迅速。中国大陆地区2017年SCI期刊已达到197种(2016年179种),而Q1区的期刊数量,从2013年的13种,猛增至2017年40种[4],预计2018年将达到52种(由于统计口径不同数字会有变化)。

与此同时,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更加突出。

一是对办刊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由于一些国际出版集团、海外华人、私人企业等采取在海外注册申请ISSN并快速进入SCI等国际数据库的策略,成功绕开了国内的期刊管理制度,使得这方面的管理形同虚设。其快速、灵活的办刊机制,使其在争夺国内优质办刊资源时,对国内期刊社形成了不公平的竞争。国际出版集团在中国国内的办刊规模已越来越大,Springer-Nature、Elsevier、Willy-Blackwell等都在争取与国内顶尖学者、科研机构合作办刊。部分熟悉国内政策环境的华人企业(包括外企与国内私企),较大的如MDPI、尔湾文化公司、丁香园等,采取境外注册、境内办刊的措施,大量邀请中国学者创办学术期刊。初步统计,这类集团机构总的办刊体量已不下1000种。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优质办刊资源呈加速流失之态。

二是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话语权仍然缺位。虽然中国科技期刊整体发展迅速,但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主要评价指标仍然受制于一些国际数据库的评价体系(如SCI等),国内科技期刊(主要为英文科技期刊)仍大多依托国际大期刊出版集团的发布平台(如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严重制约了中国科技期刊(特别是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自主性,扭曲了中国科技期刊行业价值观,不利于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如国际期刊集团对中国合作期刊的定位和选题方向往往会提出严格要求,以保护已有的期刊利益。

因此,科技期刊,特别是高校科技期刊,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运用自身特点,发挥优势,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办刊之路,是当前办刊人急需回答的问题。

一、高校科技期刊办刊路径思考

高校科技期刊要实现国际化发展,关键是要找准定位,实现特色发展。

浙江大学出版社多年来依托浙江大学的优势学科力量,积极创办中英文高水平科技期刊,已拥有19种科技期刊,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集群化、特色化战略的发展路径。

一是面向国家战略大局,服务于地方和高校发展。通过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于浙江省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区块链、人工智能、之江实验室等),服务于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努力打造成为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创新发展服务平台。

二是面向国际一流学术成果,服务于科研学术发展。通过服务于科研学术发展,将科技期刊构建成为高水平、数字化的学术发布、交流、传播平台。据统计,在过去的100多年中,80%以上的世界科技创新成果首先发表在科技期刊上[5],科技期刊在开展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服务于社会发展。通过发掘科研价值,延伸产业链,形成特色发展,把科技期刊办成以高校科技学术研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服务平台。

二、浙江大学出版社近两年科技期刊发展探索

围绕发展定位,近年来,浙江大学出版社通过大力实施集群化和特色化战略,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流程和技术的国际化改造,构建面向一流水准的数字化出版平台,打造面向所在高校所有学术期刊的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面向一流水平的精品学术期刊集群建设,逐步探索出了以平台为核心、协同多个高水平学科共同创办专业科技期刊、发挥规模和集约优势、集群发展的“一核多点,集群发展”的特色化发展路径。

1.围绕国家战略大局,紧密结合所在地方和所依托高校优势制定发展战略

(1)从推动创办新刊入手,实施规模化战略

根据国家鼓励发展国际化英文科技期刊的战略,紧紧依托所在高校的优势学科和双一流建设学科,优先创办和发展相应的专业科技期刊,服务于学科国际化水平和学术声誉。两年来,先后创办了农学、医学、信息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等领域的7种科技期刊,拓展了办刊领域和规模,增强了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例如,借助浙江大学高水平学科优势,高起点创办Food Quality and Safety、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等新刊,在创刊当年即被ESCI等多个数据库收入;依托浙江省区块链发展和浙江大学计算机学科的优势,积极筹办区块链领域的科技期刊,努力服务学科和推动地方发展。

(2)发挥所依托高校优势,实施集群化战略

根据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以及学术期刊已有一定数量和发展基础等特点,2017年浙江大学出版社联合浙江大学主办的部分学术期刊,启动浙江大学精品学术期刊集群建设,目前集群期刊规模已达到25种,并开始逐步探索集群品牌和声誉建设,探寻实现集群集约化、规模化效益的可行路径。例如,向集群期刊提供国际、国内的邮件推送服务,为集群期刊建设优化网站平台,建立集群期刊共享数据库,定期发布面向学者的文章,以及面向大众普及重点科技的文章,等等。

2.围绕一流发展目标,积极实施平台化发展战略

以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衔接包括数字化办刊服务、国际合作服务、公共业务服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服务等系列化的延伸服务。

(1)数字化办刊服务——从学术出版,到知识服务

2016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在原网站基础上对数字平台实施了全新的改造,面向集群化、集约化发展,打通后台数据,增强各项功能,以集群与单刊联动的模式,采用中英文双语制作,实现国际国内同时发布,并增加与ORCID等有关国际学术机构合作的接口。平台融期刊投审稿管理、内容发布传播、运营推广以及读者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利用数字出版不受时间、空间等限制的特点,为读者和作者提供包括精准推荐论文、提供定制抽印本、构建虚拟专题浏览等丰富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目前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拥有微信公众号、微博、网易号、百家号、Facebook等多个社交媒体,并建有20多个按学科专业细分的学者微信讨论群,积极推动并打造有良好学术生态环境的知识服务网络。

(2)国际合作服务——从借船出海,到自主航行

浙江大学出版社在建设高水平的学术期刊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期刊国际化对于提升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出版语言国际化的发表形式上,而且还体现在编委团队国际化、审稿专家国际化、流程管理国际化等出版过程中,以及出版后的论文推广等服务中。因此,浙江大学出版社在国际合作出版中,积极深化出版各环节的国际合作,从单一办刊的国际合作,到涉及学术期刊服务的多方面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化竞争力与综合实力。

(3)公共业务服务——从自己办刊,到办刊服务

2016年,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开始组建新的综合业务服务平台,统一协调期刊宣传、运营、排版、印刷、财务、公共事务等相关工作,逐步提供统一的规范化办刊服务。如,集中组织Food Quality and Safety、Visual Informatics等期刊实施全球推送活动;制订集群宣传规划,为集群各刊设计制作统一的宣传页、宣传品,在高校师生活动场所设立集群期刊书架;为集群各刊提供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的推送服务;等等。

3.打造国际化的办刊学者队伍和编辑人才队伍

一流的学术期刊离不开国际一流的办刊学者队伍。2016年以来,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狠抓期刊建设,提升了主编、编委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在新增加的198位编委中,国际编委达125人,占63%以上。新增编委中,有10位外籍院士、7位中国院士。外籍院士包括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及英国皇家科学院荣誉院士等。国内编委基本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万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以及各专业领域的优秀学者(例如“十二五”国家863“食品制造与安全技术”主题专家、IEEE Fellow、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在编辑队伍建设方面,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根据行业特点制订杰出编辑计划(Outstanding Editor Program,简称OEP),组织青年编辑沙龙,定期进行内部业务学习和交流,推动青年编辑人才的锻炼成长。同时,期刊中心举办各类培训,如2017年与科睿唯安中国公司共同举办了“办刊新思维与期刊国际化进阶”研讨会,讲解最新的国际数据库发展情况。另外还选派青年编辑参加各类国际行业会议,2016年和2017年共有超过10人次参加了多个国际会议。

三、结语

通过找准定位,实施特色发展战略,浙江大学出版社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努力,科技期刊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仅2016至2017年两年中,浙江大学出版社所属期刊先后在国家出版政府奖、百佳科技/社科期刊奖、伦敦国际书展卓越学术出版者奖等国际、国内评比中获得28项荣誉,业内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在基金项目申报中也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先后有10种期刊获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展望将来,高校科技期刊想要取得进一步发展,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深入思考并着力解决以下问题:构建合理的目标,实现办刊层次的丰富有序;打破体制封闭,推动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寻找并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化策略;构建有中国特色、国际认可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发布平台和数据库等。

猜你喜欢

浙江大学办刊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科技期刊的分类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
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简介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欢迎订阅《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La jeunesse chinoise d'aujourd'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