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线上活动促进网站内容建设
——中国航天网络文艺大赛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2018-03-27许培楠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中国航天报社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中国航天爱好者

许培楠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中国航天报社)

党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网络文艺”这个词,在网络文学兴起、发展了将近二十年之后,第一次跃然于纸上、清晰于政府声音中、呈现在了公众面前。这说明,党中央从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现实需要出发,既确立了网络文艺的重要地位,也对网络文艺给予高度关注与重视。

早在2010年,中国航天报社就顺应航天文化发展的需求,利用网络平台,举办了首届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大赛得到了系统内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效果良好。这项大赛延续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8届,繁荣了航天文艺、促进了航天精神的传播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紧扣发展 积极搭建航天网络文艺舞台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文艺作品的涌现离不开创作者的辛勤耕耘。在广大航天基层单位,长期活跃着一大批文艺爱好者,他们热爱生活、时刻关注航天事业的发展,用文字讴歌美好生活,用镜头记录精彩瞬间,用画笔描绘多彩梦想。

2010年,为了进一步促进航天文化建设与传播,展现当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风貌,不断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新模式,集中展现航天事业的发展之美、生态之美、生活之美、人文之美,中国航天报社顺应航天文化发展需求,利用网站平台开展网络文艺活动,举办了首届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参赛作品涵盖散文、诗歌、美术、摄影4大类别,共收到各类作品2000余件。

精心培育 不断丰富大赛活动内涵

8年来,航天网络文艺大赛优秀作品层出不穷,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互动平台从最初单一的报网互动到现在利用网站、手机报、微信、微博多媒体融合发展;作品的表现形式也从最初的散文、诗歌、美术、摄影作品等扩展到随拍、根雕、版画、蛋壳画、现代折纸、衍纸、烟壳模型等多艺术形式。

大赛的持续推进,也让更多的航天企业把文化建设这把火烧得更旺。数量和水准都逐年提升的参赛作品,显现出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蓬勃生机。不少单位的相关负责人都表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构建团队精神,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在这其中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除了线上平台的不断丰富,报社也积极开展旨在提升公众参与热情的线下活动。如:自第三届网络文艺大赛开始,奖项名单公布之后都会举办获奖作品精品展供广大航天干部职工参观、赏析;2012年的网络文艺大赛颁奖仪式首次让获奖者会聚一堂畅谈创作心得,极大地提升了公众的参与热情;2014年8月航天网络文艺大赛历届获奖作品精品展的成功举办更是将航天文艺爱好者的创作热情推向了新的高潮。一件件由航天职工创作的摄影、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显示出航天人工作之余的艺术追求与审美情趣,凸显了航天文化的独特魅力。随着这项赛事在航天以及社会产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参与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也逐年提高。

根植沃土 航天文艺发展恰逢其时

国盛文兴,艺苑生辉。有人说,文艺作品是时代的“表情”,是这个时代的“精神食粮”。对于航天文艺爱好者来说,给予他们养分的正是航天事业这片沃土。近年来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激发了航天文艺爱好者的创作热情。从东方红卫星的序曲响彻太空,到神舟飞船踏上征程;从太空有了中国人的“足迹”,到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月球……中国航天的快速发展让广大航天文艺爱好者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和创作动力,广大航天文艺爱好者积极投身到讴歌航天事业的文艺创作之中,在工作中汲取素材,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独特的视角、感人的形象,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

在散文《一位“航二代”记忆中的“三线往事”》中,作者通过记述父辈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从东北来到大巴山腹地的宣汉县,积极投身祖国三线建设的往事,展现了老一辈航天人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感人情怀。诗歌《航天风电郎》作者将风电场看作是梦想实现的地方,展现了新一代航天人为了挚爱的事业挥洒青春、无怨无悔的壮志豪情。摄影《望》通过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戈壁沙漠中发射塔架的巍然雄姿,仿佛把读者带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酒泉发射基地现场,令人无限感慨与震撼。还有那一幅幅令人感动的美术和随拍作品,记录下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片段,展现了航天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希冀。

与时俱进 迎接网络文艺新的春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个号角必须富有时代特色,符合时代需求,吹出时代精神。经过多年的培育,如今的航天文艺大树枝繁叶茂、航天文化欣欣向荣,又能反哺滋养它的沃土。通过吹响航天快速发展的号角,传承航天精神,推动航天事业不断迈入新的时代。

8年的时间很长,可以培育一个平台、塑造一个品牌;5年的时间也很短,航天网络文艺大赛像刚出生的娃娃,充满生机和活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抚育必将成长为健壮的青年。毋庸置疑,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将会随着党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提出,迎来一个网络文艺复兴的新时代。

在今后的航天文化建设与传播之路上,报社将尽可能地以优秀作品作为引领和导向,牢牢把握网络文艺发展的新契机,加强网络文艺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加强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建设,利用航天新媒体的各大平台,讲好航天好故事,发出航天好声音,抒写好航天文化繁荣的新篇章,为更多的航天人提供一个栖息心灵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中国航天爱好者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美食爱好者的随笔
让我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直播答题爱好者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
助力航天事业 实现飞天梦想
“东方红一号”之后中国航天事业为何沉寂20年
相声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