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时代新闻人才培养途径的几点思考

2018-03-27黎伦俊福州日报社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人才专业课程

黎伦俊 福州日报社

在媒体整合时代,对于学习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求理论专业知识扎实,还要求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强。那么,这就要求现今的高校新闻教育院系或专业不能只局限在学科理论研究,更建立一个可延伸专业实践教学的平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要求的复合型新闻专业技术人才。然而,我们不管从新闻学科建设的本身意义考虑,还是从高校新闻专业的具体教学工作来讲,我国在培养专业的新闻人才方面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融媒时代新闻专业培养中的几个问题

当前高校新闻专业教育的首要任务,还是为新闻界培养和输送新闻媒体高级专业人才。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新闻教育方面发展取得了斐然成绩,但在融媒时代发展背景下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1.新闻教育坚持传统学科,专业教学遵循传统模式。

在新闻学专业建设初期,新闻教师普遍借鉴中国文学史做教学提纲,普遍教师采用注射式教学法。在新闻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以提高学习质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积极主动性。

2.新闻教育脱节新闻业界,实践教学落后于融媒时代发展。

尽管在我国高校新闻教育专业呈快速发展趋势,但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培训模式和旧的理论教学模式等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普遍重视专业理论教学。学生依旧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有关知识内容,整个学习过程以“听—记”为主。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不能有效的与最新的新闻媒体相联系,使学生接触不到实时新闻的传播途径。

(二)我国新闻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分析

1.课程设置传统,实践层次偏低。

我国高校新闻教育仍然是以传统实践教育,本课程主要包括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三个部分。其中新闻实践课程主要集中在采集、写作、编辑和评价四个基本技能设置上。传统的实践教学比例过大,忽视了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实践培训课程水平低,实习空间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

2.新闻教科书过时,理论知识更新较慢。

新闻教学的知识来源于教科书,其内容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当前,新媒体迅速发展,教科书更新速度却依然缓慢,教科书中提供的部分新闻材料,已跟不上新闻活动现实的变化。

3.教师结构失衡,实践经验偏少。

目前,我国新闻教师普遍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大多数教师一离开校园就直接上讲台,理论型的教师人才比实践型的教师人才多,高学历的教师比有经验的教师多。这导致了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理论知识,对实际新闻行业的掌握和解释能力较弱,使得学生不能及时得到好的新闻实践训练。

二、融媒时代新闻人才培养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改革新闻专业课程

复合型新闻人才是现今社会最需要的,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应明确培养人才方向,革新优化课程。新闻课程要向前看,以适应新闻媒体产业的变化,要注重实践课程的配置,将新闻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并协调发展,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新闻人才。

(二)改革专业教学方式

教学活动是开展新闻教育的途径之一。第一,在新闻专业教学中,教师可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点引入本节课堂,既有效的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性引用,又为学生奠定了坚实而广泛的知识基础。第二,教师要把握新闻媒体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相关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与行业趋势的实时联系。第三,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与学生建立互动、流动、动态的微型课堂,有利于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增强教学实效。

(三)全面建设专业实践平台

1.搭平台。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积极搭建“校园内部媒体与互联网媒体”互动的专业实践平台,为更多新闻专业学生提供媒体实践机会与平台,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多制作新媒体产品,帮助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成功迈出第一步。

2.拓渠道。高校在明确专业教学和实践培训关系的认知下,更多地重视实践培训,与实力较强的媒体机构达成校企合作,发展一些媒体类型不同、素质较高的实习单位,拓展专业实践渠道。《福州日报》就与不少高校新闻专业建立了实习合作关系,实习生在报社可以学到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系列业务知识,大大提升了实践技能,达到了毕业即能上岗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代高校新闻教育不能脱离实际教学,积极拓展专业实践平台,关注新闻媒体的发展动向。高校内部专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是通过校园内部网络平台运行的,有助于学生从理论知识逐步向专业实习过渡。而校外媒体实习平台的建设,则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媒体机构的实际情况,输送不同的新闻人才,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成长,提高就业率。高校内外专业实践平台的共同建设,是当代一种开放、可扩展的新闻实践教学新模式,它充分地调动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为输送和培养优秀的新闻专业人才搭建起一座桥梁。

[1]杜佳凯,叶思蔚.融媒时代新闻人才培养途径的思考[J].新闻传播,2015(22):43-44.

[2]王杨.融媒时代新闻学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报业,2017(23):64-65.

[3]严励,张悦.融媒时代我国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新闻世界,2017(11):86-90.

猜你喜欢

人才专业课程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