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如何转型

2018-03-27张薇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媒介转型

张薇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一、传统媒体转型的必要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所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99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4.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较2016年底增加283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已成为受众接触信息的最主要来源。传统媒体中报纸的发行量和电视的收视率遭到移动媒体的打击,已呈现出断崖式下降。媒介融合不仅是新闻产品及内容的融合,也是内容呈现形式和输出终端的融合,是媒体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虽然总体上扩大了媒体市场的容量,但客观上挤压了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从2011年开始,互联网广告的市场规模超过了传统媒体,且增长势头迅猛。相比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广告凭借其投放的精确度、多元的广告形态以及较低的营销成本赢得了更多广告主的青睐。再加上基础通讯设施的完善和“互联网+”政策的实施,互联网广告的前景一片光明。这使得原本属于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向互联网流失,传统媒体收入减少,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转型发展,不仅是传统媒体自身根据趋势所做出的改革,也是国家政策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信息容量激增、信息需求趋于个性化的时代背景下,传媒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媒介融合视野下,传统媒体进行转型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传统媒体转型的措施

首先,传统媒体应当树立媒介融合的意识,摒弃原有的固化思维,强化互联网思维。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特点是交互性和即时性。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媒体不能再闭门造车、固步自封;想要顺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就应当引入互联网基因,树立产品意识。传统媒体应当学习互联网公司,将传统的新闻报道或电视节目当作产品来做;强化用户意识,重视用户体验与反馈,满足用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品牌影响力。

其次,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在于组织结构的重塑。传统的科层制结构已不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传统媒体应当及时对权力结构以及制作流程等作出调整,例如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式改革:整体架构中,总编调度中心是指挥中枢,是策、采、编、发网络的核心层,负责宣传任务统筹、重大选题策划、采访力量指挥。采编联动平台是常设运行机构,由采访中心、编辑中心和技术中心组成,负责执行指令、收集需求反馈。工作人员则来自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各个部门,统一听从总编调度中心的指挥,进行全媒体新闻产品的生产加工,所有产品直接进入后台新闻稿库。各个总编室主要负责从稿库取用稿件,这些稿件既可以作为成品直接发布,也可以作为素材进行二次加工。所有产品在社属媒体首发后,再向国内外合作媒体推广。

改革必然伴随阵痛,传统媒体的组织结构改革过程中也必然会有利益的损失。然而“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没有一套科学而高效的组织结构和制作体系,传统媒体是拼不过以利益和效率为目标的互联网公司的。因此,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必须大刀阔斧、敢于突破,才能建立起真正适合媒介融合发展方向的组织结构。

再者,改革需要专业化人才。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转型需要大量的新媒体人才,只有吸收拥有新思维和新想法的年轻人,传统媒体才能把握住时代的潮流。同时,光招进人才是不够的,传统媒体还要能留住人才。传统媒体要改革考核激励机制,学习互联网公司的晋升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与此相关的,传统媒体要给予新媒体人才充分的创造发挥空间,不要用原有的陈旧思想禁锢年轻人的思维。另外,只靠新媒体人才也是不够的。要想真正地转型,传统媒体内部必须从上到下贯彻媒介融合的思想,推动传统媒体人转型,优化内部思想与组织结构。

三、结语

尽管传统媒体的转型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大势所趋,但传统媒体仍必须牢记作为党媒的宣传使命,不可因过分地追逐利益和潮流而忘却自己所肩负的任务。因此,如何权衡坚持舆论宣传阵地和把握潮流追逐利益这二者的关系,仍是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杨世桥.媒介融合视野下的传统媒体转型[J].学习与实践,2014(9):128-134.

[2]叶蓁蓁.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有什么不一样[J].新闻战线,2017(3):14-16.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2017.7.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媒介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