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舆论导向与新闻媒介的关系探析

2018-03-27阿买台阿里坤新疆科技报社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新闻媒介舆论导向舆论监督

阿买台·阿里坤 新疆科技报社

新闻媒介主要是向全体社会成员进行传播,对社会全面开放,其传授范围不断扩大,公开性程度较高。同时,新闻媒介在运作的过程中具有持续性的特点。这样广大公众则能够很自然的选择在新闻媒介上发表评论,最后在意见达成一致之后则利用新闻媒介进行广泛传播。舆论至始至终都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公开的途径。

一、新形势下舆论导向与新闻媒介的关系

(一)新闻媒介反映并代表舆论

由于每个人的意见较为分散,所以需要公开进行表达和讨论,这样待形成统一的意见之后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现代社会,真正发挥实用性的作用。其中,公开表达不仅仅只是进行社会舆论导向的必要性条件,而且也是形成社会舆论的重要标志。这样在进行公开表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新闻媒介,最大限度发挥新闻媒介在反映广大公众意见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增强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中所扮演的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这样不但新闻媒介不仅是舆论导向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社会舆论导向主体的影子。[1]

(二)新闻媒介能够引发舆论

通过指定某一项特定的公共事务,这样在形成舆论的过程中需要广大公众全面了解自身的相关利益,以便能够更好的表达自身的意见。这样在实际生活中,公众又需要如何才能够认识这种事务,而新闻媒介又是我们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然而,我们在进行各类信息判断的过程中应该严格依据新闻媒介判定的顺序。尤其是“议程设置”的相关理论内容,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新闻媒介获取丰富的新闻信息。这样新闻媒介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则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广大人们思考的内容,关心的内容。[2]新闻界也难以告诉人们所持有的观点,所以能够成功的告诉读者应该考虑的问题。该理论内容充分说明了新闻媒介这个载体在进行新闻信息报道的过程中是需要进行认真筛选和过滤的,而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突出新闻媒介的重要性,让其真正成为公众的焦点,引发公众的舆论导向。这样整个过程是需要进行精心选择,充分突出广大公众所关注的问题,所以新闻媒介则成为了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手段。

(三)新闻媒介引导舆论

新闻媒介具有向社会公众提供丰富信息,让广大人们全面了解外界社会变化,引导积极参与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这并不表示新闻媒介在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过程中只是材料的供应者和意见的反应者。这样新闻媒介在社会发展中已经逐步上升为舆论的引导者。其中,这种引导主要体现在下面两点:

1.利用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来创设现代化的环境,其主要是为了引导社会舆论。尤其是现代人们沉浸在新闻媒介信心的大海中,而广大人民群众则能够充分利用媒介创设良好的环境。其中,在社会舆论导向中,信息资源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其直接决定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外界社会的认知,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形成观念意识的重要基础,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做出正确判断的依据。这样在广大公众形成统一意见之后,则不再受到新闻媒介环境影响,采用钳制式发挥引导作用,从而发挥最大的作用。[3]

2.采用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形式来引导广大受众积极表达意见。通过全面分析新闻媒介中所报道的主要内容,或者是采取直接的形式进行评论,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正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其中,针对德国的传播学家伊丽莎白提出“沉默的螺旋”这个描述舆论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相关理论内容能够为我们提供全新的视角,而新闻媒体中发挥的舆论引导页并不是现代社会公众探究的主要话题。这样的情况通常表示的是个别强势派别意见趋同之后的结果。但是,需要充分注意:当广大人民在认可较为强势的意见之后,需要广大受众始终坚持正确的意见,表现出优势意见在表面上的认同。这样在公众的内心深处则会表现出对相关观点的坚持。这种情况下的舆论导向只是在表面上呈现出一致性,但并非得到真正的认同。这类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所以媒体在引导舆论的时候应充分尊重公众,深刻理解舆论的内涵,尽量多提供一些新闻媒介对舆论导向的选择。

根据德国女学者诺依曼所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在舆论导向的形成过程中,部分分散的公众成员将在心理上受到较大的制约,所以为了更好的避免受到孤立,则会不自觉的受到优势地位意见的影响。针对外界占优势的多数意见的感知,其主要来自于人际之间的传播,所以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则主要是面向大众的新闻传播。由于新闻媒介主要是以公众代言人的姿态出现,其具有传播公开、广泛性的特点,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权威性,这是媒体独有的、很难超越的优势。因此,逐步发展成为了主流意见。

二、运用新闻媒介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的几点对策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舆论监督的理念

一直以来,我们均提倡舆论监督需时刻秉持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并基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来促进改革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的发展和谐与稳定。与此同时,为借由舆论实现对大众的正面引导,则应对批评报道予以合理的时机安排,并始终结合相关原则,把握事实分寸,由此方能树立起正确的舆论监督理念,继而加强对民众的正面引导。

(二)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度”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应该准确把握好“度”,切忌避免“不及,又要避免“过头”,更不能够宣泄情绪,盲目的进行 煽风。因此,充分运用新闻媒介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应切实做到有力、有利、有度。同时,还应该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通过注重选题的慎重性,确保舆论监督选题选得好、选得准,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三)准确把握新闻媒介进行报道的时机

通过准确把握好新闻媒介进行报道的时机,且对涉及面广、牵扯问题较多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舆论监督,并选择特定的节日和会议进行,充分利用舆论的氛围、社会心理、受众需求的力量,从而有效增强舆论监督的成功率。[4]

(四)善于及时进行总结

通过对新闻舆论监督进行总结,全面总结失败和未达到效果的舆论监督,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为做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

总之,新闻事业属于服务性的行业,其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质量,所以在监督社会这项全民性的活动时,谁都拥有监督社会和被社会监督的权利与义务。总而总之,新闻媒介应该切实打破舆论导向的强权,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从而更好的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

[1]赵丽丽,于建玮.新媒体场域中的新闻舆论引导[J].新媒体研究,2017,3(19):30-32.

[2]澍琴,姚璐.浅析突发新闻事件的媒体报道对舆论导向的影响——以宁波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8(6):67-67.

[3]于秀.从里约奥运会网络媒体新闻标题看媒体舆论导向[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72-73.

[4]谢蓓.媒介融合背景下浅论广电媒体的新闻舆论引导力提升[J].新媒体研究,2017,3(20):94-96.

猜你喜欢

新闻媒介舆论导向舆论监督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试析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论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网络新闻媒介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广播电视新闻媒介面对海洋格局的报道机制
转型期我国新闻媒介公信力缺失的社会心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