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文化传承在动漫中的玩具设计转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

2018-03-27张淑芳贾卫章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动漫玩具民族

张淑芳 贾卫章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一、动漫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作用

国内外很多优秀的动漫作品在如何发掘、传播民族文化方面,给出了极其有益的启示。自1958年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把民间艺术特色挖掘出来之后,《渔童》、《金色的海螺》等影片融合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的艺术特色,将动画形象塑造得生动丰满,极大地发扬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木兰》更是将中国文化元素挖掘得淋漓尽致(姚悦月,2010);而日本动漫先人一步,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有机融合打上了日本文化的烙印。

如今动漫文化已成为了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都因动漫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这些外来的文化思想从小参与了他们的精神养成,石勇(2006)认为“这种来自民众的心理愿望在被输入国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特别是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必然会产生自下而上的冲击力。”这种动漫文化正逐渐渗透于该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如日本动漫,它的魅力是将传统文化中平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梦想提炼出来,经过现代艺术加工后又还原于社会生活,而这种融理想和现实合二为一的日本动漫却对当代青少年产生了强大而持久的吸引力。王露露发现(2007)日本动漫的商业性使其受众定义及诉求非常明确,它特别注意贴近这个年龄层阅读群体的心理。

二、动漫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浙江大地上的文化遗址是几千年来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历史杰作,每一处遗址无不讲述着祖先们心灵的求索,每一幢古建筑遗址无不诉说着精神的渴求,这是浙江精神之源。江南水乡历来是我国经济文化之重心,建筑文化遗产涵盖了建筑、与建筑遗产相关的思想观念、生活情态等一些对人类具有普遍价值的无形要素。物质文化遗存的存在已远远超出了其作为建筑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它将历史学、文化学、宗教学、哲学、美学、考古学、民族学乃至旅游学等不同学科的价值集于一身,形成了一个民族文化的综合体。

(二)提升生态道德意识

浙江文化的精髓历经8000多年,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底蕴。但随着全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旧城改造”步伐的迈进,一些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址或遗物惨遭破坏。如绍兴陆游晚年故居遗址变成草莓园(浙江日报2014-02-25);绍兴越城区大禹陵景区内大禹铜像被游客涂鸦将很难修复(南方日报2013-10-14);省级文保单位唐代大文豪贺知章《龙瑞宫记》又遭“到此一游”(钱江晚报 2014-02-12)等。如果说文化体验是旅游活动的内核,那么“人文旅游就是游客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是游客对特定人文精神的诉求(傅建祥,刘晖 2007)”。文物惨遭破坏,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关系,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精神底蕴。

三、动漫对民族文化成功传承的启发

通过对一些成功的国内外动画片进行研究,发现其最大的成功在于能够汲取传统文化元素、挖掘不同地域的题材和主题,并以其独特的动漫视角和方式进行诠释和表现,而这些表现方式都基于了青少年儿童特殊成长时期的心理诉求。因此成功动漫作品的创作背后,既涵盖了人类心理学的知识,又饱含了对民族文化的解读、传承与传播。动漫创作需要亲自体验、学习、了解民族文化精髓,并将我国的文化特色融入到动漫创作中,创作出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本土风格作品。

(一)民族文化元素对动漫创作的影响

动漫创作的背后,实际是对文化的解读、传承与传播。《功夫熊猫》引入了众多中国元素,给我们中国动画片带来了深刻和重要的启示:如何从悠久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挖掘和组织资源,融进更深的思想内涵和对文化历史的思考,并谋求与时尚的融合贯通。《花木兰》(马玲玲,2012)在动漫作品中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同时加入了诙谐幽默等元素,创造出了深受大众喜爱的经典作品,达到了艺术与商业双赢的境界,将中国文化推向全世界,促进了文化资源传播。

(二)民族文化元素对动漫角色的启发

动漫角色是动画片的灵魂,动漫角色设计成功与否决定着一部动画片成功与否。它不仅要考虑到角色的视觉元素、视觉氛围,更重要的是挖掘角色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将其要追求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体现出来。角色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的代言人,优秀的角色塑造能够演绎出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发观众对这个国家的文化特色、性格特征以及人文情感的共鸣。如动画片《大闹天宫》,其造型取材于我国汉代画像石、六朝造像、以及民间皮影、庙堂艺术等方面,并汲取了丰富的文化养料;设计者们根据故事题材精心设计,创造出了既带有民族性又有突破性的艺术风格。孙悟空的角色设计参考了中国戏剧脸谱、中国民间皮影艺术、民间版画和年画,并且借鉴民间绘画和木刻的特点,创造出一个机灵勇敢、个性鲜明、逗人喜欢的悟空形象。

(三)动漫场景对民族文化元素的传播

动画场景的设计要根据故事情节的具体要求,然后设定出整体美术风格,以便准确传达出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准确表现出当时的文化风貌、地理环境和时代特征等。场景的设计必须能够达到烘托故事主题的目的,其中更为重要的是,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必须能体现动画所要表现的意境,以实现动漫创作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达到和谐统一的民族特色。如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该片营造出了制作精良的神隐世界,这种金碧辉煌的神隐世界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浓郁的日本古典文化的氛围。动画中环境与场景的渲染达到了使人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日本的民俗文化的目的。

(四)动漫玩具对民族文化元素的传承

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而动漫产品则是一种文化产品。研究动漫背后的市场与商品,细细分析发现其实它的本质是对本民族文化传播的继承。很多卡通形象制作成的玩具风靡全球。米老鼠、唐老鸭、kitty猫以强烈的代入感逐渐占领了孩子的童年,他们迅速地接受了这些外来的动画形象——这就是文化传播的作用。因此国家对动漫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文化要求,不但要让受众享受到卡通的乐趣,而且要在卡通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这就必须重视民族化设计在动漫玩具设计中的应用(王振伟,2011)。

四、民族文化元素对动漫玩具的设计启发

(一)动漫玩具对儿童成长心理的影响

玩具是儿童把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转向行为的支柱,在动漫玩具热销的背后,不可忽视的是动漫文化传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传播学研究的是网络、媒体、时尚、文化等传播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塑造。2003年复旦大学动画课题组对京沪青少年的调查显示,京沪两地均有八成左右的青少年对美国、日本卡通片情有独钟。而大多数 70 后、80 后的童年回忆中无不被黑猫警长、葫芦娃、舒克和贝塔等经典的动漫形象填满,这些经典的卡通动漫形象伴随他们成长,教会了他们什么是正义和爱,给予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力量(燕道成,2013)。只有健康的动漫文化才能为青少年提供“绿色”精神食粮,才与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一致,所以应力争净化创作源头,在题材的选择上注重趣味性与教育性,注重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浙江省民族文化元素对动漫玩具的设计启发

浙江省80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为美丽的江南留下了众多寓意深厚、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它们是绝佳的动漫创作与玩具的开发源泉。

1.相关建筑玩具的设计:古建筑(寺庙、宝塔等)

如曹娥庙。曹娥的父亲是一个巫师。汉代吴越地区逢端午节有祭祀潮神伍子胥的习俗。汉安二年(143年)五月五日,曹娥江上举行迎潮神仪式,正在指挥迎神队的曹盱不幸溺水而死。年仅14岁的曹娥痛失慈父,昼夜不停地哭喊着沿江寻找。到十七天时,她脱下外衣投入江中,对天祷祝说:若父尸尚在,让衣服下沉;如已不在,让衣服浮起。言毕,衣服旋即沉没,她即于此处投江寻父。三日后,已溺水身亡的曹娥竟背负父尸浮出了水面。曹娥孝行感动乡里,迅速传扬开去,轰动朝野。

根据此故事,可以在动画片中设置曹娥庙的仿真模型,设计成可以拆装的建筑类玩具,让孩子在拆拆装装中既锻炼了空间能力与动手能力,更加深了孩子对此传说故事及文化的深度理解。还有曹娥庙的雕刻,以质地分有木雕、石雕、砖雕,以技法分有圆雕、透雕、浮雕,就可以巧妙得将其设计成印章类的雕刻玩具,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加深当时的文化印象。

2.相关水乡玩具的设计:古石桥、乌篷船等

江南水乡不缺的就是水乡故事、古石桥传说,所以在相关动画中设计一些相关石桥的搭建类玩具或拆装类玩具,设计一些有关乌篷船的制造类玩具,让桥和船完美地组合成玩具,加深孩子对江南文化的理解。如夏履桥的故事、题扇桥的传说等等,让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3.相关酒文化玩具的设计:造酒的器具、过程等。

浙江的酒文化传说与故事也不胜数,可以在相关动画中设计造酒类的系列玩具,一方面让儿童在玩耍时知晓造酒的过程,另一方面弘扬了酒文化。

五、总结

动漫文化直接催熟了与之关系密切的影视、教育和少儿用品、旅游等市场。而我国青少年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传统道德的了解仍比较肤浅,这反映了对传统美德教育的力度不够,使其缺乏文化底蕴的长期熏陶。通过把动漫作品中的玩具进行设计转化,对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的重塑有着积极的探索意义。

[1]傅建祥,刘晖.人文旅游看绍兴[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7(01).

[2]罗一娴,党玮莹.浅谈日本动漫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 19 卷第 6 期 .

[3]马玲玲.动漫《花木兰》对文化资源传播的启示[J].电影文学,2012(07):68-69.

[4]石勇.动漫文化:不可小觑的青少年亚文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6.11

[5]王露露,袁华.动漫中的人物—当代动漫研究[J].影视影像,2007(2):102-104.

[6]王振伟.论动漫玩具设计的民族化,2011国际创新设计与管理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世界华人设计学术研讨会,2011.11.

[7]姚悦月.友情、努力、胜利:日本少年动漫在当代青少年成长中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10(01).

[8]燕道成.民族文化传承与卡通产业发展[N].光明日报,2013 年11 月24 日第 007 版理论·实践.

猜你喜欢

动漫玩具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