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
——以昆明东川区为例

2018-03-27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东川区精准特色

王 雨

(云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仍有部分地区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饱受贫困之苦。为了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昆明东川区利用各种途径,帮助居民摆脱贫困,走向致富之路。旅游业是朝阳产业,不仅对环境污染比较小,同时也能快速拉动经济增长。昆明东川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昆明东川区发展乡村旅游可成为该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涵义及研究背景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新的扶贫方式,针对的是贫困乡村,其受惠对象为乡村的贫困居民,主要是利用贫困乡村中有“潜力”的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业,以带动经济发展,最终实现脱贫的目的。简言之,就是以旅游为手段,以脱贫为目的的一种产业扶贫手段。

我国一直都比较重视旅游扶贫这一扶贫方式。20世纪90年代,便有学者开始研究旅游扶贫。2011年,我国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领(2011-2020)》,第一次将旅游列为扶贫的方式之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概念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扶贫方式开始走上了探索之路。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提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①《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2015年1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依托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让贫困人口分享资源开发收益。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上政策措施表明党和政府对旅游扶贫的高度重视。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并非旅游与精准扶贫的简单相加,而是一加一大于二。精准扶贫理念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并非是对精准扶贫的简单套用,而是在精准扶贫理念框架下,结合乡村旅游扶贫的特点,将精准扶贫理念具体应用于乡村旅游扶贫领域。目前,大量贫困人口因此而脱贫,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正成为我国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路径。[1]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实践困境

(一)东川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

东川区位于昆明市最北端,处于云贵高原北部边缘,面积为1 897.79平方公里,该区下辖一个街道、六个镇及一个乡,全区共有30.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大约占5%。东川区是昆明市三个贫困县区之一,但是这里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有自然资源——红土地及“滇中第一山”美誉的轿子雪山;有红色文化资源,红军长征曾从这里走过;有人文资源,东川区原为彝族的发祥地之一,因地处边远,经济落后,东川区的彝族原始宗教及文化保留较为完好。同时,东川区也有东川茶、东川乌洋芋等特产,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昆明市及所辖县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扎实开展旅游扶贫工作。

1.政府支持发展乡村旅游

昆明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扶贫,将旅游业作为产业扶贫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推动旅游扶贫。《昆明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将“推进旅游精准扶贫工程”作为“十三五”期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另外,昆明正在制定全市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东川区及另外一区两县作为重点,其目标则是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2.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从2014年起,昆明市每年都会拨付200万元以上的资金来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2]

2.依托资源,多元推动

东川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东川区更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为止,东川区已经开发了轿子雪山风景区;凭借色彩斑斓的红土地开发出了一个摄影乐园;创建了世界泥石流博物馆;基于当地蔬菜、瓜果种植,发展以岩脚村、奔多村为代表的短途乡村旅游农家乐;基于当地传统村落、牯牛山风光旅游资源,发展以箐口村、李子沟为代表的体验式特色旅游。除此之外,东川区大力推动旅游节庆活动,通过特色活动达到“以节兴旅”的目的,例如,举办“开花洋芋节”,吸引游客旅游的同时,也拓宽了洋芋的销售渠道,为东川区脱贫致富加油助力。

(二)东川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

1.旅游区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东川区位置偏僻,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境内地势陡峭,沟壑纵横,山地面积占98%。目前,东川区的旅游配套设施还比较缺乏。就交通而言,东川区目前尚未建成高速公路,是昆明各区县唯一尚未通高速的地区,且东川区距离昆明市区比较远,这一现状导致游客需花费较长时间乘车,以至于游客旅游的积极性被打消,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旅游商品而言,东川区的商品特色不明显,对游客而言,这些土特产品缺乏吸引力。就景区内的基础设施而言,公共厕所、专用停车场等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就卫生条件而言,由于东川区地处偏远,环境闭塞,当地居民的卫生意识比较弱,乱扔垃圾,影响景观。

2.旅游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对于一个旅游景区而言,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其最关键的因素。东川区当地的土特产品,如乌洋芋、东川茶,与其他地方的特产都比较类似,特色不突出,难以吸引游客购物。同时,目前东川区的乡村旅游开发项目比较简单,开发力度不深,经营模式比较单一,更多的是选择农家乐、乡村饭店这类简单的经营模式,与其他地方的乡村旅游项目相比,特色不突出,没有足够的特色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3.村民文化程度低,缺乏专门的人才

乡村旅游项目需要一批专业的人才对其进行创新开发,然而,目前东川区较为缺乏这类人才,其乡村旅游项目大多模仿其他地方,缺乏创意,没有特色。同时,乡村村民的文化程度大多偏低,思想观念落后,对发展乡村旅游脱贫项目不重视,对旅游项目的参与度不高。另外,由于一些服务人员的素质偏低,没有“游客至上”的观念,出现坑客宰客的现象,致使回头客较少,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乡村旅游所带来的整体经济效益较低

目前,东川区的乡村旅游项目更多依托自然资源,仅仅开发了一些自然景观的观光、农家乐等比较简单的初级形式的项目,缺乏比较有特色的民俗客栈以及特色餐饮,以至于当前的这种低端的旅游产业结构难以吸引到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游客少,依托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自然也就比较低,对其它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也就比较小。对贫困村民而言,从中所获得的收入增长也不明显。

三、昆明东川区乡村旅游扶贫的路径选择

(一)注重当地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搞好当地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一般而言,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不能够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发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首先就要建设好当地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就交通设施而言,要开通建成高速公路,使游客可以快速、方便地到达景区;就公共服务设施而言,景区的停车场、公共厕所数量应增加,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就卫生条件而言,应该搞好垃圾及污水的处理,时刻保持景区内的卫生,使其干净整洁,使游客在游览观光时有赏心悦目的感觉。此外,还应建设移动网络设施,跟上时代步伐,迎合游客的喜好。因此,要建设好现代化基础设施,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二)精准打造精品特色项目

1.开展原生态农家乐

如东川区岩脚村、奔多村种植的水果蔬菜,养殖的鸡鸭牛等牲畜比较有名气,适合开展农家乐。游客可以自己入园,亲手采摘水果,体验采摘的乐趣;可以自己收割新鲜的蔬菜,甚至是捕捉当地喂养的土鸡,然后现吃现做,品尝最地道的农家饭,农家饭一定要有“乡味”,切不可盲目学习城市的餐厅饭馆,一定要突出农家饭的“原汁原味”,可以让游客从中找到自己记忆中的乡村味道,打造出当地的特色,创造出当地的品牌。[3]

2.开展乡村体验游

乡村体验游需要因地制宜来开展。可以让游客体验乡村的劳作方式,如在农忙季收割水稻等,让前来体验的城市市民当一天农民,在体验中感受农民的生活,感悟农民的辛苦,粮食的得来不易。而东川区的箐口村是个有特色的村落,该村以石块砌墙,以石板盖顶,以条石铺路,以凹石做盆,用方石砌灶,采石制凳、石磨、石臼,捡石垒床,用石做枕。对城市居民而言,住在这种石板房中,住的、用的都是石头,开门就是山,抬头能望月,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因而在箐口村可以开展石板房体验游,同时游客在此留宿,也会带动当地的食宿以及购物等方面的发展。

3.开展红色旅游体验项目

东川区不仅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有红色资源。1934—1936年,红军长征期间,曾路过东川区,在乌蒙山中与敌人开展回旋战,并顺利脱身,后与其他军会师。毛泽东主席曾在《长征》一诗中提到“乌蒙磅礴走泥丸”,描写的正是乌蒙山的雄伟壮阔。开展红色旅游体验项目,不仅可以让游客观赏乌蒙山的雄伟壮阔,还可以通过开展唱红歌,吃红军饭,穿红军服,体验红军训练等活动来增强游客的爱国情怀,使其更加感念当年奉献的红军,更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三)推动旅游扶贫的联动机制建设

1.加强与旅游扶贫相关的各部门联动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需要扶贫办、旅游局、交通部门、财政部门和环保部门等多个部门共同协作;还需要多方配合,由政府领导、企业助力、农户参与三方合力推进项目的运行发展。总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需要将原本分散的扶贫管理机制有效地集中结合起来,共同推进该项目的发展。

2.推动各产业的有机联动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应把有助于旅游开发的资源都整合起来。在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中,利用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特色民宿等实现旅游业与农业、餐饮服务业等的有机联动,带动乡村养殖业、种植业等农产品的销售,也能促进交通运输、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这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也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四)引进专业人才,强化贫困村民的知识教育

1.引进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推动乡村旅游扶贫的关键因素之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规划及创新,若没有专业的人才对乡村旅游进行规划创新,而只是人云亦云地照搬别处的模式,乡村旅游的发展必然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今后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引进专业化人才,以结合当地的特色,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有创意的乡村旅游精品。[4]这样才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提升游客的回头率,实现乡村旅游的“造血”功能,保障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取得良好的成效。

2.强化贫困村民的知识教育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实施的目的是利用旅游开发帮助乡村的贫困人口,使其脱贫致富。然而,这一目标人群的现状是文化素质较低,对旅游扶贫的参与意识不强,参与能力也不够,这种现状会阻碍乡村贫困人口通过乡村旅游脱贫致富。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贫困村民的教育。首先,应对贫困人口进行基本情况调查,然后建档立卡,以实现扶贫的“精准”;其次,提倡一些旅游学校、旅行社等到可实施旅游扶贫的村庄帮扶,尽量地帮扶贫困村民;最后,针对当地贫困村民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对贫困村民进行经营管理、餐饮住宿、导游解说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贫困村民对旅游扶贫项目的参与能力。

(五)建设智慧乡村,拓宽营销渠道

建设智慧型乡村。在互联网+背景下,东川区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互联网+乡村旅游”,由政府主导建立一个智慧乡村平台,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提供帮助。建设一个智慧乡村平台有诸多益处。首先,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将贫困村民的信息进行统计管理,为今后开展的一对一帮扶等活动提供信息支持;其次,利用智慧乡村平台可以将社会提供的扶贫资源与贫困村民的需求进行对接,使其得到精准的配置;再次,利用智慧乡村平台可以对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庄进行宣传,提升其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此外,还可以开展网上销售,土特产品网上订购等活动,拓宽当地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旅游收入,更好地提高旅游扶贫的工作成效。

四、结语

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为帮助贫困村民脱贫致富,政府部门应该重视乡村旅游在扶贫中发挥的作用。基于丰富的旅游资源,昆明市应该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物尽其用,发展乡村旅游,引领乡村贫困居民脱贫致富,力争将东川区乡村旅游打造得更有特色,成为旅游村中的精品。

猜你喜欢

东川区精准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中医的特色
精准的打铁
完美的特色党建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东川区总工会:全民读书活动启动
强化生态农业发展 调优农村优势资源
东川区一起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