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上促进学生“生长”的实践探索

2018-03-27葛敏辉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个球姚明算式

◇葛敏辉

数学对于儿童来说不应该是冰冷不可亲近的,只要我们教师走出“生产教学”的怪圈,将儿童从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突出基于学生经验和理解的数学教学,就可以使学生在主动寻求和积极构建中完成对数学意义的理解,从而实现苗木般“生长式”的自我创生。那么,作为“信息重组者”“学习指导者”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该如何进行点拨和催化,帮助学生实现内化和生长呢?

一 巧用错误,推动生长

当代哲学家波普尔曾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的方法。”教师可以大胆利用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及时调整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的“生长”。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提出“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问题后,让学生尽情猜想,然后动手验证。汇报时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用长乘宽。因为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可以转化为长方形。”接下来便是老师机智的 “导误”,利用平行四边形框架的拉动,把这一宝贵的错误资源一步步引向冲突。学生们发现:两边长度没变,乘积也就没变,可面积变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也发现:面积变化的同时平行四边形的高也在发生变化。在变与不变的过程中,学生的头脑中便“生长”出了新的想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和高有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对新知的认识。

利用学习中的错误及时引发“观念冲突”,能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验证,对已形成的认识进行换角度、换方式的再思考,以此领悟数学知识的本质,促进新知的生长。课堂上对学生错误的利用,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足够的信任,这种信任来自于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

二 展示差异,协助生长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造成个体间的智力差异。”面对客观存在的差异,我们与其消极对待,不如积极应对,把它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来促进学生的“生长”。

例如,“搭配中的规律”一课,试教时教师创设情境:今天是小明的生日,他想买一顶帽子和一个木偶娃娃。接着出示:商店柜台上摆着两顶帽子、三个木偶娃娃。老师问:“如果帽子和木偶娃娃逐一搭配,请你猜猜小明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没想到,话音未落就有学生随口回答:一共有6种。这出乎教师的意料,因为按他预设的方案,学生应该经历 “实物—图示或符号—算式”,由具体到抽象,由无序到有序,逐步优化解决问题的过程。现在学生不教就会了怎么办?后来我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能够一下子说出有6种的仅仅是少部分学生,学生之间解决这类问题的经验基础是有差异的。通过调查访谈发现,这些学生带有很强的直觉思维的成分,他们并不真正清楚搭配中的规律。为此,我们在正式上课时,并没有改变前面的预设,而是在学生说出6种时教师故作疑惑地说:“到底是不是6种呢?同学们可以拿出信封中的帽子和木偶娃娃图片,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试一试,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随后学生汇报了用实物摆的方法,基础好的学生汇报了图示的方法,从而引发学生从无序到有序的生长、从直观到抽象的生长、从无规律到有规律的生长。

以上案例说明,教师不作统一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展示他们依据“自己的活动经验”得出的思维成果。在合作交流中,初具“经验”的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可以使得他们的经验进一步清晰、丰富、完善和科学。“先前经验”稍缺的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在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中实现学生从生活经验走向数学建构。

三 捕捉亮点,促进生长

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那些“亮点”并调整教学方案,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的做法是:(1)及时捕捉珍贵契机。教师要珍视学生积极生长的情势,站在学生角度大胆地展示精彩生成,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自然的生长。(2)大胆展开“额外”探究。由于好奇心、创造欲的作用,当学生发现新知识的内驱力远胜于教师预设的情境时,教师应及时改变原定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针对新问题进行探究,让意外的生成得到新的“生长”。

比如,教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时,有一道练习题:

图1

大多数学生列出了连加的算式:2+4+3=9。这也是我预设的答案。但有一个学生不以为然:“这个算式太简单了!”我心里一惊,让他说说看。他提出了不同的意见:9-2-4=3。同学们都喊:“错了!”我请他说这样列算式的理由。他说:“我原来有9颗星,后来因为不认真被数学老师擦了2颗,后来又被英语老师擦了4颗,现在只有3颗了。”多么了不起的“创造”呀!不仅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而且把静态的图看成是动态的!我把这一信息当成拓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资源,又引导学生列出了6-2+3=7,7-3+2=6等算式,进一步体会了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

如果教师对这种情形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甚至避而不谈,教学怎么能有个性?课堂又怎么能有生机?正是教师不厌其烦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才发现了课堂的活力,及时捕捉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信息并作为活的教学资源,促使教学的动态生成。

四 及时追问,催化生长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追问应该是充满数学味的追问,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索问题的本质。同时,利用追问能及时有效地抓住课堂生成资源,将其动态放大,并转化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和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催化剂。

案例: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并尝试说一说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很好地演绎了课堂教学中追问的艺术。

教师叫起来一个男生,他在网上收集到:姚明2007年投球的命中率为50.7%。

师追问:这个50.7%表示什么意思?

生1:50.7%表示姚明投了100个球,进了(稍微停顿了一下)50.7个球。

(教室里一片哗然。教师笑了笑,没有评价,而是把目光投向其他学生)

生2:怎么能有0.7个球?应该表示姚明大约进了50个球。

生3:用四舍五入法,姚明投了100个球,大约进了51个球……

学生面面相觑,一时陷入困惑。

师再追问: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球?

生4:50.7%表示姚明如果投了1000个球,进了507个球。

学生们似乎觉得已经解决了0.7个球的问题。

师:刚才生4用了一个词“如果”,用得非常好,大家想一想,2007年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或1000个球?

学生毫不犹豫地说:肯定不是!

师追问:那么命中率50.7%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

片刻的思考后,学生豁然开朗,纷纷举起了手。

教师仍然叫起了生1。这次,他充满自信地说:命中率50.7%这个数是姚明2007年投进球的个数除以投球的总个数得到的,不表示具体的量,所以不能说投中了50.7个球……

对于“姚明2007年投球的命中率”这条随机产生的信息,教师第一个追问直击问题本质——50.7%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的回答未必准确,却能很好地展现他们此时的认知状态和知识经验基础。当学生回答“姚明投了100个球,大约进了51个球”的时候,教师马上追问“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球”。当然答案是显然的,却能引领学生继续思考问题的本质。此后有学生说姚明投1000个进了507个,表明学生已经掌握了百分数的计算方法,此时教师再追问:姚明2007年是不是只投了100个或1000个球?命中率50.7%是怎么得到的?正是教师的一次次追问,引领学生不断思考、讨论,才让学生对百分数这一概念逐步进行构建,最终达成共识——50.7%只表示投进球的个数和投球的总个数的比较关系,不表示具体数量,促使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从模糊走向清晰。

教师的追问,应该是建立在学生现有的认知状态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作适当的点拨、合理的引领、深刻的揭示,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思维的提升、数学情感的体验都得到自然的加强。

猜你喜欢

个球姚明算式
接住10个球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跟着姚明,为爱奔跑!
取球游戏妙招
我的取胜策略
像姚明那样诚实
让三角形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