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优和精品战略

2018-03-26刘阳

魅力中国 2018年31期

摘要:精品电视新闻就是在新闻发现上独具慧眼,在新闻表现上别出心裁,在内容上有独到视角或者独家新闻。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只有精品电视新闻才能吸引观众。

关键词:精品意识;新闻创新;贴近性和喉舌性

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创名牌栏目,出精品佳作,始终是媒体人执著追求的目标。全国各地的电视节目中每年都有一大批新闻佳作不断在国家、省、市级政府新闻奖评比中获奖,一个个优秀的栏目可谓是百姓关注的焦点,群众的良师益友。精品电视新闻作品和新闻栏目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是能够吸引观众的关键因素。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作出以下几点分析。

一、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办好品牌栏目和品牌节目

精品新闻的创作和精品意识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精品新闻创作之始就应该有精品意识,也就是在电视新闻发现上要有独到的见解和视角,在电视新闻的表现上独具一格,也就是新闻的敏感性。一个好的电视新闻作品的产生,就是新闻人对新闻事件的洞察力,是创作者在平常中发现的不平常的新闻线索。要做到出精品新闻,就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新闻敏感。笔者认为,作为新闻从业者有对新闻的判断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记者会有不同的视角和判断,这都是和记者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验等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同样,精品电视栏目的出现也是需要别出心裁。电视新闻栏目的设置不在多而在好,名牌靠精品,精品支撑品牌,把栏目办精,就是要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广大听众、观众在受到愉悦教育的同时,还能得到思想上的启迪,信息上的满足,知识上的收获,精神上的陶冶,甚至伦理上的升华。要不断强化对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精品意识教育,建立精品创作激励机制,加大对节目和作品的研讨力度,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查找节目创作中的缺点和不足,认真研究进行改善,完善各类节目的评定和考核制度,调动了新闻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重办好新闻和新闻评论性节目,以满足观众、听众对各种信息的了解和社会热点问题、政策性问题的关注,解释疑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促进社会稳定,如舞钢市广播电视总台开辟的新闻评论性栏目《舞钢聚焦》,就颇受当地群众的欢迎,被誉为舞钢的《焦点访谈》,栏目开播7年来,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普遍关注和欢迎;《灾情牵动万民心》、《“三下乡”乐坏了庄户人》、《携手共建园林城》、《“放心肉”令人不放心》等新闻播出后,在广大观众朋友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做精品电视新闻就要不断创新,不仅在宣传内容上创新,而且在形式上也要进行创新

时代在进步,新闻作为时效性极强的代表,就要时时刻刻紧跟时代步伐。首先在宣传内容上,一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与时俱进,方法上不断创新,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主动权。比如,舞钢市广播电视总台播出并在省市获奖的作品中,有为了党和人民的检察事业而因公殉职,受最高人民检察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中共平顶山市委、舞钢市委表彰和人民群众高度赞誉的优秀检察官——舞钢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霍新泰,及反映其先进事迹的系列报道《霍新泰用生命写就忠诚》;有反映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而克难攻坚,勇攀科技高峰的舞钢公司科研人员先进事迹的《神舟号上建功勋》;也有一些报道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工人农民的作品。二是生活化,作品是从“概念”出发,还是从“生活”出发,就使作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概念化”或“生活化”面貌。生活化首先表现在对象的选择上绝大多数都是生活中鲜活的人物,真实的事例。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舞钢市广播电视总台2002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优秀作品——《老温和他的义务婚介所》,作品中的老温是一位70多岁的普通退休干部,他热爱生活,关心别人,把满腔的情和爱献给了老年朋友、老年事业。作者独具匠心,在深入采访的同时,对人物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刻画。生活化的独白,声情并茂的纪实化的录音,使老温高尚、善良、热情、爽直的性格跃然于听众心中,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其次是形式上的创新。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敏感和表达能力是新闻创作的基础,但是发现精品新闻的原素材也不一定就能创作出来精品新闻。如何实现新闻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新闻创作者的主要课题。笔者认为,新闻题材、新闻标题、新闻角度都是值得认真商榷的创作关键。创作手法实现多样化,一花独放不是春,姹紫嫣红春满园。纵观全国创优作品,我们欣喜地看到,创优的形式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在这些获奖的新闻作品中,有短消息、长消息、通讯、评论、系列报道、专题等等,使创优的多样化形式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做精品新闻就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用真诚的人文关怀感动听众和观众

喉舌性是贴近观众的基础原则,贴近性是发挥喉舌性功能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电视新闻精品创作选题的最佳方法就是要把喉舌性和贴近性相结合,就要在确保喉舌性中讲求贴近性、群众性,在追求贴近性中体现喉舌性、导向性,要寻找两者的结合点。

是不是精品新闻应该是听众和观众说了算。想要做好新闻就要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要把节目办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也就是说要树立生活意识、群众意识。新闻工作者在节目的采访、作品创作上,始终要做到以群众的视角,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真诚地关心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走进他们的生活空间,感悟他们的内心世界,用真诚的人文关怀感动他们。观众认可、喜欢看、踊跃参与话题讨论就是好新闻,精品新闻。如舞钢市广播电视总台的《舞钢聚焦》、《经济生活》、《舞钢弄潮儿》等品牌栏目,就是靠生动、鲜明的特色,贴近听众、观众的人文关怀,广泛深刻的思想内涵,张扬个性的表现形式,吸引了广大观众、听众,满足了不同层次听众、观众的审美需求,从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电视新闻节目既有普通媒体所拥有的共性,又具有电视台的个性特征,电视新闻如何定位、如何生存、如何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不断去实践、去探索,让电视新闻行业在形势日益严峻、竞争日趋激烈的时候,能够真正达到捍卫“新闻立台”之本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明明. 浅談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 华章, 2012年第29期

[2]崔伟. 关于精品新闻的思考. 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11期

作者简介:刘阳,河南省舞钢市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副台长,50岁。1992年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先后在播音、记者、编辑等岗位工作,有多篇新闻作品获国家、省、市好新闻奖,曾多次荣获优秀新闻工作者,优秀宣传思想工作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