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汉画像石中的辅首衔环

2018-03-26刘国敏

魅力中国 2018年31期
关键词:汉画像石

摘要:南阳汉墓门画的辅首衔环雕刻技法主要是浅浮雕和浅浮雕兼阴线刻,单纯的阴线刻也有所见。通过这些激发雕刻出的画面整体形象主题突出,布局疏朗,粗狂豪放,显示出浑朴古拙的气势美。这种气势,有着强烈的运动、力量、速度和韵律感。同时,又不仅仅讲求气势和韵律,在对于形象的处理上也追求准确和美化。在准确中见美化,在美化中求准确,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辅首衔环画像在南阳汉画像中比比皆是,辅首的形象皆为面目狰狞的兽形。汉墓墓门上大量刻画辅首衔环,反映了汉代用凶恶的兽形作为门环底座——辅首,以辟邪的风俗。

关键词:汉画像石;墓门艺术;辅首衔环

辅首衔环是汉代画像石刻比较常见的一种图案,它是由饕餮逐渐演化而来。饕餮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神兽,因为这种神兽凶恶、贪婪,所以一般让其衔环,作为辅首置于大门上,用以驱邪。其实汉代画像石刻中的辅首,往往综合了许多兽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造型既像牛,又像虎,面目凶恶,非常可怕。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神。现在民居中常见的虎头门环正是这种文化因素的延续。现将南阳汉墓的墓门辅首衔环介绍出来,作初步的探索。

南阳汉墓门画的辅首衔环雕刻技法主要是浅浮雕和浅浮雕兼阴线刻,单纯的阴线刻也有所见。通过这些激发雕刻出的画面整体形象主题突出,布局疏朗,粗狂豪放,显示出浑朴古拙的气势美。这种气势,有着强烈的运动、力量、速度和韵律感。同时,又不仅仅讲求气势和韵律,在对于形象的处理上也追求准确和美化。在准确中见美化,在美化中求准确,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南阳汉代墓葬门辅首衔环画都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两漢四百年间的建筑综合艺术的时代特征。同时亦为汉代民风民俗的研究、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当时人们意识形态方面的特定心理特征及其社会物质、文化风貌,提供了难得的图像资料。

参考文献:

[1]《南阳画像石刻》南阳汉画馆.1981年2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南阳汉代画像石》南阳汉画馆.1985年10月.文物出版社

[3]《南阳汉代墓门艺术》刘兴怀 闪修山.1989年11月.百家出版社

作者简介:刘国敏,女, 职务职称: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汉画像石
古代艺术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淮北市汉画像石的分期及特色
汉画像石艺术在装饰性绘画中的思考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汉画像石中“鱼莲”图像研究
解读汉画像石“线”语言的生命力
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渊
汉画像考古资料中的“天”与“地”
论鲁西南汉画像石中神明形象的宇宙论意义
汉画像中汉代笞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