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资源,共谋发展

2018-03-26陈磊

魅力中国 2018年31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博物馆发展

摘要:南京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南京文博工作起步较早,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南京文博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博物馆的管理建设,还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新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十三·五”的关键期内,南京市文博工作要走出一条具有古都特色的新型道路,为新时代南京地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文化遗产;博物馆;发展

南京作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十朝都会,江苏省的文化中心城市,其文博工作的发展水平以及业务研究水平的如何,对江苏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和意义。

一、新时代南京文博事业的优势和特点

从历史上看,南京的文博工作起步早,历史久远。民国时就由南京中央大学朱希祖教授等完成了《六朝陵墓调查报告》,先后成立了地质矿产陈列馆(今南京地质博物馆)、天文陈列馆(今天文博物馆)以及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今南京博物院)等在全国都有一定地位。尽管如此,南京地区的博物馆数量有限,考古成果与遗址保护都达不到规模。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的文博事业才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获得了巨大发展。

截止2017年12月,南京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16处、587个保护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103点、省级文保单位109处116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8处368点;另外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25处,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1589处。南京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共普查2954处,其中复查不可移动文物点1129处,文物普查新发现1825处。南京逐步形成六朝文化圈、明文化圈和民国文化圈的同时,拥有各类博物馆近百座,“博物馆之城”建设体系初具规模。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雕版印刷(金陵刻经)、古琴艺术(金陵琴派)、中国剪纸(南京剪纸)等4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秦淮灯会等11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代表作;南京白局等64个项目被评定为省级保护名录;145个项目被确定为市级保护名录。在全国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我市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项,范围涵盖17个一级类别、53个二级类别。[1]

近年来,南京在做好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方面成绩显著,不仅成功发掘中华门外长干寺地宫并在原址上建成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及遗址公园,完成瞻园历史原貌北园扩建,完成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的修缮及开放,积极推动南捕厅民俗街区及周边的开发。南京城墙组合申遗再次入选预备名单。全市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配套完善工作有序开展。博物馆日和世界遗产日宣传工作常年不懈,效果显著。南京博物馆在办展内容,人员利用等诸多方面开展了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新时代南京应在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上下工夫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城市规模迅速扩张。这一时刻的到来,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南京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单纯的为保护而保护,而是要审时度势在合理利用上下工夫。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如何保护好并加以合理运用,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历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其的开发利用要以确保安全的前提条件,这在前些年的开发中由于缺少长远观念和全局观念,已经给南京的历史文化的保护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影响,如太平门房地产的开发,使得原本可以连成一片的城墙,再无相连的可能。我们总结以往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有利,摈弃不足,对名城资源的保护利用,我市已有较好的尝试,近些年为保护南京明城墙所建立的明城墙景观带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现汉中门广场、水西门广场、东水关遗址、石头城遗址等围绕明城墙周边打造的景观和小区都给广大市民留下了美好的活动和观光场地。深受广大市民的赞许和喜爱。利用明代皇城门东华门、西华门建立的街心遗址公园,获得了很高评价。对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取得了可喜的成功,其保护的核心区域民俗博物馆在保护研究民俗文化方面成绩显著,并成立了非遗研究所,在保护抢救非遗民间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有古代的灿烂文化,有近代的屈辱与抗争,有现代的光荣与梦想,内容相当丰富,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归纳总结。建设富有南京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体系是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南京现有近百座博物馆,其中多为历史类博物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博物馆不为公众所知,从一定意义上削弱了保护的目的。我市的博物馆虽大多进入了免费开放的行列,但其配套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藏品研究、宣传教育、文创产品开发等工作也开展得不够到位。免费开放较早的南京博物院,通过近年努力已经形成并完善了一院六馆的规模和特色,展览内容也有了新的突破,并常年承担南京乃至江苏博物馆群体交流合作的任务。南京博物院无论在展览、服务研究等方面都为南京的博物馆树立了榜样。[2]

2014年,南京市借助青奥会在南京举办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东风,南京城墙全线开放,南京市博物总馆正式挂牌成立,六朝博物馆、中国科举博物馆、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等一批极具南京地域文化代表性的博物馆(纪念馆)相继开放,为南京的博物馆群体的交流合作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发展文化旅游,是合理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的又一种形式。文化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可开发六朝文化游、明文化游、民国文化游、民俗文化游的项目。

南京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代代相传,要在宣传和保护的法规完善上下功夫。使每个市民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自觉的在行动上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近20年来,由于法规配套,宣传到位,南京市民对南京散落明城砖的回收工作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由于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多年来已有效回收南京城墙明城砖近百万块,此项工作仍每天都有新的进展,为修复南京明城墙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南京的历史文化街区,正被现代化的城市浪潮所覆盖,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手中握有权力的人们,在城市规划决策上,要有长远眼光,不要再为眼前利益再去蚕食仅存的可怜的历史文化资源了。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好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每个市民的神圣使命。

南京的非遗文化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需要全体市民来保护、挖掘和传承。有效保护,积极传承,合理运用是当前和今后我们对于南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和态度。

三、新时代南京文博工作要有新发展

在新时代,南京文博工作要有新发展。首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保持一致。结合南京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计划和措施,牢固树立人才优先的观念,把优秀的管理人才,优秀的技术人才吸收到文博队伍中来,齐心协力为文博事业的新发展而努力。

城市文化环境的保护与营造应成为南京文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在保护和营造文化环境过程中,要理顺考古学文化脉络,探索古代文明。南京的考古发现,从距今35万年的汤山古人类头化石的出土,到高淳薛城新石器时代遗址颇具特色的墓葬和建筑遗迹;从长江以北、淮河流域原始社会晚期至西周时期典型的“台形遗址”浦口牛头岗遗址,到六朝家族墓地和建康城的考古发现;以及明初功臣、贵族墓葬和明故宫建筑遗存和遗物、明孝陵东陵遗址的清理发掘,都在探索着南京先人们的文化和文明。因此,在新时期,规划好考古工作,重视抢救性考古发掘中的课题意识,理清考古学文化序列,将对南京城市的文化整体提升起到积极作用。[3]

要切实做好历史名城的保护规划,特别要注意南京城墙及秦淮河风光带的保护。注意历史街区和地下埋藏区的保护,注意中山陵園区的保护,并尽可能的建设新城区。

发展博物馆文化,完善博物馆体系。南京博物馆事业发展有着很好的基础,目前已初步形成“国有博物馆为主体、行业博物馆为特色,民间收藏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发展博物馆文化,就是要在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的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强化从重“物”(藏品)到重“人”(服务)的变化,即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应是教育功能、服务功能,要考虑观众的需求。博物馆从服务观众的理念出发,首先要考虑的是人性化的展览,之后考虑研究、保管和征集。不是说博物馆陈列做的如何好就能发展博物馆文化,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确定常规和特殊服务对象,根据不同服务对象,推出的展览或做成精品,或突出活泼趣味,以尽可能让观众参与。让观众在博物馆中真正体验和看到有价值的过去。

启动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既依托物质形态的文物的保存,又需要与物质形态紧密结合的造型艺术、口头文化、民间工艺和传统技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它们是不可割裂的,要避免保护了戏台却无人唱戏,保护了古镇和民居却无人愿住的情况发生。要通过共同保护,让古老的建筑注入活力。

文物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遗存,属于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它所蕴含的丰富价值,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和精神家园。实践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促进文博事业发展的活跃因素。

在新时代,南京要加大力度推动科技与文物保护融合,提升文博事业发展水平。在提高认识中改善管理,突出重点中增强合作;加强与国内外及高校的交流合作,拓宽成果转化渠道,扩大投入中打牢基础;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文化遗产领域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构建以文物主管部门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博物馆相结合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人才培训网络,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年安:《南京历史文化初探》,南京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2]杨新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南京重要新发现》,南京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3]邹厚本:《江苏考古五十年》,南京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作者简介:陈磊(1988—),男,任职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非遗部,初级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为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博物馆发展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博物馆
Tough Nut to Crack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露天博物馆
教师发展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